第 136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血之人。在下岂能因为吃用取之生番,就不顾大局?生番实不可用,用必反噬。”

崔秀宁点点头,“你不必解释,我心中有数。真不可用,那就都处理了吧。”

曾渡道:“夫人明见。夫人既有杀人肝胆,又有菩萨心肠,海东百姓有福了。”

“曾先生,唆咯就交给你了。除了你,没有懂他的话。本夫人需要此人处死之前能有更多的用处。”崔秀宁道。

曾渡垂首敛目道:“是。在下必不让夫人失望。”

一个小时后,虎古等人过来汇报:“夫人,此战已毕。生番联军全军覆没,点验后共有七千八百余人。我军伤亡四十六,其中战死无甲保安兵四人,农兵九人,受伤三十一人。阵亡将士的遗体已经收拢,受伤者已经送回医务处”

终于还是死了十几个啊。崔秀宁忍不住有点心疼。洛宁营采用的的是高强度训练高待遇保障的精兵路线,每个保安兵都是精贵的。

有盔甲的一个都没死,而且杀敌也最多,可知盔甲的作用。

“回去后你们保安团按规定做好葬礼,好好抚恤”崔秀宁叮嘱,“天气炎热,恐生瘟疫。生番的尸体集中起来烧了吧!”

“诺。”虎古领命,却忍不住又道:“夫人,那这京观还堆不堆?”

崔秀宁皱眉道:“京观”

虎古道:“不堆京观不足以威慑生番。”

崔秀宁足足犹豫了半分钟,才开口说道:“这可是我们的地盘,这么多首级堆起来,这么热的天气算了,还是全部烧了吧。”

“诺!”

保安团和农兵大获全胜,仅仅战死十几人,就歼灭生番联军的消息传来,整个移民区都陷入巨大的惊喜之中。

难怪保安团训练那么苦,这苦吃的值得啊!还是他们那什么口号说的好,“要想战时少流血,就要平时多流汗。训练不想吃苦头,遇敌就把小命丢。”

这一仗可是夫人亲自指挥的。但有人听夫人说,社主早知大队生番会来,所以社主走时面授机宜,留下了锦囊妙计。但就算如此,这一仗夫人还是功不可没。

保安团如此强兵,生番经受如此大败,这海东百姓可是安稳了。

以后,他们百姓就可好好种地,安心过日子了。

可以说,这一战彻底稳定了新生的海东政权,凝聚了人心,进一步提升了李洛和崔秀宁“夫妇”的威望。

经此一战,生番元气大伤,必将彻底胆寒,再也不敢出山一步。汉人,再也不是他们的物!

崔秀宁不知道的是,就在她统帅保安团和生番大战时,两千里外的李洛,也率领一千多战士,乘坐两艘船,经过一日两夜,已经驶到“海屠夫”韩恭盘踞的岛屿附近,洛宁社另一战大战即将爆发。

第一百二十七章 狗拿耗子?

六月三十,时已黄昏。红日即将回到大海的怀抱,海天之间,落霞万丈,壮美无限。

除了两艘相依在一起的船,周围海域半天不见片帆。

“韩恭还真会找地方。这里,算是海上荒原了。”李洛挺立在成功号船头,看着夕阳晚霞说道。

旁边陪同的海勇监理郑和笑道:“无论是中原,还是高丽倭国,他们的贸易路线都不经过这里,除了海盗出没,平时见不到商船。恩师这海上荒原四字,很是贴切。”

郑和有航海天赋,又出身海运世家,本就有航海经验。通过李洛几个月的理论灌输后,他的进步简直是一日千里。

如今整个洛宁体系中,最精通航海和风帆战舰的,已经不是李洛,而是被李洛改名为郑和的王葵。

“如今出征,乃是军中,不宜再叫恩师。”李洛纠正道。

他如今对王葵,也就是郑和非常欣赏,这小子简直就是天才,仅仅学习了自己对郑和宝船和西方风帆战列舰的大概了解,郑和就还原出细节,摸索出历史上真正的郑和宝船和风帆战列舰。

也就是说,有了郑和,李洛已经解决了制造郑和宝船和风帆战列舰的技术条件。

这个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李洛那点业余的后世航海和帆船知识,都已经教给他了。那些知识虽然简单有限,却是最宝贵的原理和启发。

有了这些启发和理论,郑和极有可能成长为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海洋人才。

“是,营主。”郑和说道。

如今各部下对李洛的称呼不尽相同,这也是李洛有意为之。通过一个称呼来区别不同体系,排定远近亲疏。

比如常凯生,有人叫他校长,有叫委员长,有叫总裁,有叫介公。

洛宁系统中,夜月堂的学员叫他恩师,女真人叫他狼主,汉人军官叫他主公,乡勇士兵叫他营主,而洛宁社的社员,又能叫他社主。

同时李洛又特别规定,凡是出征作战,不管是谁一律称呼自己“营主”。

一大堆称呼,充分弥补了李洛在现代社会从未当过干部的遗憾。

“营主,看海图分析,韩恭老巢应该在东南海域百里以内了。是现在停船,还是再开二十里?”郑和问道。他本人是倾向现在停船的。

李洛想了想,“现在降帆停船。等到天黑了,再扬帆前进。”

根据袭击计划,部队趁夜色潜到离海盗岛附近,天色微亮时突然发动登陆作战。

之所以选择天微亮时动手,是因为那时海上雾气遮住了帆船,加上能见度不高,很难被海盗发现有船靠近。

第二,也因为天刚亮,上岛之后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什么都看不见。不用照明也能看清地形方位。

第三,海盗这时候也是睡的最沉、警惕性最低的时候。

“司令,营主有令,即刻降帆停船!”郑和找到海勇司令刘拓说道。

刘拓也在等着李洛这个命令。现在太阳还未入海,海上还看的清清楚楚,而离韩恭巢穴估计不到百里了。再往前开,可能会被海盗发现。

“降帆!”刘拓打出令旗命令。

在海上,无论是乡勇,还是颜铎招来的女真战士,都要听司令刘拓和海监郑和这对海勇主官吩咐。

但一旦登陆,无论水勇,陆勇,还是女真战士,都要听从乡勇团长萧北和团监光夏的指挥。

洛宁营施行“双主官,四首长”的指挥体制。长和监,属于平级的双主官。但还有策划长和团副这两个首长。四人相互补充,也相互制衡。

这次,随李洛出海的,足足有一千三百人。不是经过训练的乡勇和私兵,就是女真战士,都是上阵就能战。就连两大总教头都和乌图,这次也跟了过来。

主力是八百女真战士,这些人在队列和组织上只训练了短短十天,也只吃了十天好饭。可他们几乎都是当年起事和元军打过硬仗的老兵,其中有大把的猛士,只论个人勇武的话,不会比蒙古人差多少。

而且,除了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