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堂有七位族老,都是族中德高望重的嫡脉近支”

“家臣中,最有权势的是白都管,还有统领私兵的宋忠卫,这两人”

甄尚院将各种重要人物详细说与李洛知道,哪些人可以交往,哪些人必须要提防等等。

甄尚院又提出如何通过瓷方获得最大好处,如何提出最有利的条件等等,全部都是为李洛着想。

李洛仔细一琢磨,觉得甄尚院说的建议没有问题,完全可以采纳,可见她是深思熟虑过的。

可能就是李氏,也不知道甄尚院会站在李洛这边出谋划策。

李洛很清楚,明天的戏码,名义上是温情脉脉的伯侄相见,确立名分,实际上是却是关于骨瓷的谈判。

事关重大利益交换的谈判,能事先摸清对手这么多情况,知己知彼,当然是好事。

直到将重要内容全部交代清楚,甄尚院才放心的告辞离开。

李洛卧榻歇息,一夜无事。

第二天大早,李洛被一阵钟声惊醒,赶紧坐起来。

李氏家城的晨钟一响,除了老病之人所有人都要起床。

很快,几个侍女就进来侍女,洗漱,穿衣,梳理头发。

半个时辰后,约摸早上七点,甄尚院进来说道:“小郎君,家主请这就过去见面,共用早膳。”

李洛头戴玉簪网巾,一身白色罗衫周衣,腰间青玉带,足上檀木屐,完全一副高丽贵族子弟打扮。

尤其是他身材颀长,气质清越,看着颇有几分卓尔不群的仪态。

“小郎君真是一表人才”甄尚院露出赞赏之色,很是满意。

小郎君如此风仪,就是在几位郎君中也算出挑。家主见了,必生欢喜。

第一一三章 “伯父”李签

亲自来请李洛的人,除了早就熟识的李蕙质,还有一个相貌儒雅、年约二十四五的青年。

李洛一看就猜到对方身份。果然李蕙质介绍道:“五兄,这是二兄李知易。”

李知易温和可亲的呵呵一笑,上来就携起李洛的手,说道:“五弟,今日可算是回家了!”

接着唏嘘道:“哎,但是我那可怜的叔父,却遇难中原,不得回归故土。”

李洛被“二兄”李知易拉着手,虽然心里膈应,却不好甩开。他自是知道古人有“携手礼”,乃是至亲好友间才有的礼节。

李洛想起甄尚院昨晚的话,提到李知易时说:敬而远之。

作为家臣,甄尚院当然不好说主子的坏话。这“敬而远之”四字,已经给出了评价。

“小弟初见二兄,当真如沐春风”李洛也不得不说几句话套近乎。

以他的经验,李知易可能比较虚伪,外热内冷,内忌外宽。和这种人交朋友,友谊的小船可是说翻就翻的。

不过,“伯父”大人能派出嫡子嫡女亲自来请他相见吃早饭,那是非常给面子了。

面子主要不是给他的,而是给骨瓷的。

当然,他捏造的身份,对方应该是基本相信了。就是没有骨瓷,也可能承认他是李氏族人,但是家族的好处,就很难指望了。

李洛让人抬着他带来的几箱礼物,跟着李蕙质兄妹穿过一个小湖,就来到家主院。

家主李签的居所,是家城中最奢华的所在。主院中别有楼台堂阁,簇拥着一座五间三进,重檐叠嶂、朱门绣户的高大华屋。

匾额上题着:萧斯堂。

李洛暗自点头,难怪有人说“高丽肖周”,萧斯堂这取自诗经的名字,真的太贴切李氏的政治身份了。

一路穿堂过户,雕梁画栋,湘帘翠幕,处处奴仆如织,门门守卫森严。

真真就是侯门深似海。

家主院的家臣、奴仆、私兵,见到李蕙质李知易一行人,要么驻足行礼,要么蹀躞问安。

李洛的出现,立刻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李洛等人一走过,窃窃私语的议论就交耳相传,如同涟漪一般,从家主院传开,很快演变为话题事件。

李洛昨天黄昏才进入家城,可是由于他的身份太敏感,仅仅一夜之间就嫡庶尽知。

就连稍微有点身份的奴婢都听说,家主流落在西国的亲侄儿回来了。

此人名叫李洛,年纪二十左右,肯定比四郎君还小,那就是五郎君了。

家主和族老们都定了调子,说是真的。前段时间,族老堂就派了闵管事去江华,上门拜访,不想今日才来。

据闵管事说,那五郎君在江华只做着八品微末小官,比四郎君都低了好几级。

突然多了个五郎君,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至于玉瓷和李洛的关系,只有少数族人和极个别的高阶家臣知道,绝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

此时住在嘉客院的金光献兄妹,也已经起床。

金光献道:“小妹,我带你去家主院,拜见我岳父。李氏的各位郎君,应该都会去问安的。”

李洛进了萧斯堂,再来到一间典雅大气的广厅,一眼看见一个男子正斜依在案榻上看书。

两个俏丽的侍女,一个在给他揉肩膀,一个给他打扇。

这男子年约五旬,他白衣葛巾,雍容儒雅,尤其是颔下三缕长须,很是飘逸潇洒。光看卖相,就已不俗。

此时他抬头凝眸间,那久居上位的气势已流露无余,不怒自威。

果然是一品大员,气场比江华郡守郑律还要强。

他看到李洛,顿时有点恍惚。李洛看的真切,他那瞬间的惊讶和恍惚,不似作伪。

“父君,五弟到了。”李知易恭敬的禀告道。

李洛就当自己演戏了,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当即下拜行礼道:“侄儿李洛,拜见伯父大人!”

李签这个年纪,自己本来就能叫伯父。就像叫一个老人为大爷一样,不吃亏。

至于下跪,李洛以前刚入行,还跪过圈子里的老大拜师敬茶呢。没有那一跪,能有后来的雅盗?他能二十出头就挣一个亿?

洪武跪过郭子兴,努尔哈赤跪过李成梁,秀吉跪过信长,魏武跪过董卓,石勒跪过王衍,勾践跪过夫差还有跪搓衣板的。

跪都不能,还能干什么?

男儿膝下有黄金的解释,就不能是跪下就能拿到黄金的意思?男子汉们别喷我

所以,李洛虽然不情愿,却还是干脆利落的跪了。

“想不到,竟真有三分相似”李签喃喃说道,目光有点迷离。他好像有看见三十年前的那个雪天,送弟弟李简去中原的情景。

“三弟,要是高丽本宗被胡人灭族,你千万不要回来,一定要在宋国开枝散叶”

“大兄,倘若胡人要下毒手,你一定要逃,逃到宋国来找我”

那个少年是他唯一的同胞兄弟,他去了中原就音讯全无,再也没有回来。

三十年了,每当想起当年弟弟西去中原的背影,李签就很是伤感。

李签之前听了李蕙质的汇报,原本对李洛的身份半信半疑,只是因为玉瓷才决定接受。可是现在看到李洛,他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