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进来。”甄良秀对那值夜侍女说道。
“诺。”值夜侍女乖乖退出夏室。室内只剩下李洛和甄尚院。
甄尚院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李洛。问道:“郎君的父君今年不过四十六岁,不知为何英年早逝呢?”
李洛道:“殁于蒙元侵宋战乱,全家只有我当时在外游历,得以幸免。”
甄尚院流泪悲声道:“不幸中的万幸,小郎君能延续三郎君血脉,真是菩萨保佑”
李洛哪里还看不出这甄尚院和李简关系匪浅?她这神色绝对不是装出来的,专业老戏骨也很难演这么真。
甄尚院的年纪,和李简差不多,两人应该一起长大,这关系不可能是主仆那么简单。
他察言观色,猜出了几分,眼睛一转的试探着说道:“甄姑,父君在日,不止一次提到甄姑,说很是想念。”
果然,甄尚院闻言并未大惊小怪,甚至对于李洛称呼她为甄姑也没有纠正,而是坦然受之。
有此可见,她和李简的实际关系,要么近乎兄妹,要么近乎情侣。
甄尚院泪目道:“我何尝不是挂念你父君哎,三十年了。他埋骨异乡,我也老了”
李洛立刻进入角色,“甄姑并不老啊。”
他现在已经猜到,甄尚院是完全相信他的身份,可能他和李简真的有些像。
尚院的职位应该很高,一定知道不少家务大事甚至内幕。这个甄良秀,值得拉拢。
一定要借助李氏的力量,征日之前拿到五品以上的武职官位。
这样的话,他必须一年内最少升六级,还要连过八品升七品、六品升五品这两个仕途门槛。可很多官员十年甚至二十年都做不到。
没有官场大佬鼎力支持,就是李洛再有军功,也不能一年之内从八品升到五品以上。而如果有李签的鼎力相助,再加一件军功打底,就完全能做到。
所以,最关键的是李氏对他的支持力度有多大,他是否能够充分利用李氏的力量。
那么,甄尚院的作用就不容忽视。
甄尚院听到李洛的话,顿时笑了,“小郎君不但长的有些像你父君,说话也像你父君那样暖心。”
第一一二章 知己知彼
甄尚院道:“明日上午,家主定会传小郎君相见。一则是认祖归宗之事,二则二则就是那玉瓷之事。”
李洛有点惊讶,甄良秀竟然直接说出李氏觊觎骨瓷之事,难道真的向着自己?
甄尚院继续道:“小郎君,那玉瓷的制作之法,真的掌握在你手里么?”
李洛点头:“这是大宋修内司官窑最新研制的烧瓷之法,可惜还没有开始烧制,元军就攻下临安了。我无意中遇见弥留之际的官窑大匠,这烧制之法竟然便宜了我。”
甄尚院毫不怀疑,因为这也是最合理的解释,天下制瓷之术,谁能比得上大宋?就是国族引以为傲的高丽青瓷,比起大宋官窑也有所不如。
这玉瓷为宋国官窑研制,再正常不过。
“原来真是最新的宋国御瓷。”甄尚院点头,之前族老们以及所有高阶家臣,也都认为玉瓷多半和大宋御瓷有关。
“只是,据那官窑大匠死前所说,天下只有他有此法,他既死,这玉瓷之法就被我掌握。”李洛道。
甄尚院道:“倘若家族让小郎君献上玉瓷烧制之法,小郎君是否愿意?”她问到这里,心里也很紧张,因为她不知道李洛心里究竟怎么想的。
李洛道:“我既然是李氏之人,这瓷法当然不是不能交给家族。”
甄尚院长长松了一口气,既然小郎君如此聪明大度,那她就既放心又好做了。
甄尚院压低声音道:“小郎君,为防万一,千万不能说这瓷法只有你一人知晓”
李洛故作惊讶道:“甄姑何出此言?这瓷法本来就不止我一人知道。几年前得到瓷法后,为了防止意外身故导致瓷法失传,我讲此法告诉了发妻。一旦我有了三长两短,瓷法也不会失传。”
李洛虽然年轻,可以前就在圈中有狡诈之名,他单刀赴会,怎么会承认只有自己一人知道骨瓷技术?
万一李氏得到骨瓷技术后,为了垄断技术将自己杀掉灭口,他岂不是死不瞑目?
虽然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不大,但可能性不是没有,哪能不小心?
如果李氏知道瓷法还有他妻子知道,就不会在这里杀人灭口了。因为杀了他也起不到垄断技术的作用,除了背上“杀侄夺方”的负担,还会促使他妻子向更多人泄露秘密。
甄尚院笑道:“原来如此,那就万事无虞,我也彻底放心了。小郎君也勿多想,你既是李氏嫡脉,尽可相信家主。我刚才所虑,不过以防万一罢了,毕竟族人太多,人心难测。”
李洛这次是真的对甄尚院刮目相看了。她能把话说的这么透,如此提醒自己,似乎真的为自己考虑。
不然,这些敏感之极的话,她作为李氏家臣完全不适合说出来。
“甄姑有心了。”李洛也表现出善心,“父君当年就曾言道,倘若回到本宗,遇事一定要和甄姑商议。”
甄尚院柔柔一笑:“小郎君不用和我见外。明天你就要面见家主了,礼仪方面我是毫不担心的。不过,有些话,我需要先说与小郎君知晓,也好知己知彼。”
李洛道:“甄姑请说。”
甄尚院开始说起来。
“郎君伯父,如今升了佥议府中书省佥议参理参知政事,乃从一品大员。平时都在王京,唯有冬夏在家两月。”
“家主夫人,也就是郎君伯母,出身金氏。而郎君堂姐,又嫁给你伯母娘家侄儿。”
李洛知道,这“伯母”的娘家侄儿,就是金光献了,原来金光献娶了自己表姐妹啊。
甄尚院继续说道:“家主有子四人,嫡子两人。有女五人,嫡女两人。请问,郎君之母,可是正妻?”
李洛道:“我母姓赵,乃是大族出身,当然是正妻。”
甄尚院笑道:“那小郎君就是郎君嫡子了。如此说来,郎君在公子中的尊贵,仅次于两位嫡郎君,比家主两个庶子更加尊贵。”
什么?
这点他倒是没想到。他这个“李简嫡子”,竟然比家主李签的庶子更尊贵?
李洛并不熟悉高丽礼法。其实高丽包括朝鲜王朝,嫡庶之间的差别远比中原更大。
李签和李简是同母兄弟。李签是家主,是族长,但是,他的庶子,还没有李简的嫡子地位高。
也就是说,按照贵族礼法,家主李签的儿子庶子,还没有侄子嫡子尊贵。
这样就有意思了,李洛所冒充的这个身份,在李氏这代子弟中能排第三,正儿八经的“主子”。
甄良秀不知道的是,李洛哪里会在意李氏的主子身份?他在意的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李氏,让对方帮他升官谋权啊。
“家主性子恬淡,喜爱佛禅,书法”
“如今族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