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千人,流离失所者数万。东州官粮已经调拨冀州赈济,而东州官仓不敷赈济之用”
政事堂的处理意见,是调集瀛州的官仓十万石,从海路运到东州赈济,然后令东州按照预防洪灾疫情的章程,严格预防疾病。再拨款五万元,加固江堤。
崔秀宁思索一会儿,批阅道:“可发东州囚犯,参与修筑河堤。钦此。”
她批完这一份,揉揉眼睛,就准备去午睡。
然而,终究是不能够。
“娘娘,何赟的远航舰队回了。”特务李织前来禀奏。
“什么?何赟回来了?”崔秀宁的睡意,顿时刹那间就飞到云霄云外,浑身都精神起来。
“十几前就到了松江。”李织也很高兴,“估计很快就能到长安了。”
“回来几艘船?多少人?东西找到没有?”崔秀宁眼睛亮晶晶的,连问三个问题。
何赟是一个水师舰长,也是跟随过郑和到过南美洲的将领。两年多前,唐廷派舰队第二次远航南美洲,何赟就是远航水师都督。
第二次远航的目的,是寻找橡胶树,金鸡纳树,苦柯树。舰队共有三艘大战船,三艘中等战船组成,各种人员上千名。
可是远航舰队一去两年多,却杳无音讯。崔秀宁想起来都心绪不宁,以为多半出了事。
可是,眼下竟又回来了。这真是意外之喜啊。
崔秀宁很清楚,金鸡纳树和橡胶树意味着什么。就是古柯树,也是天然的麻醉剂。有了古柯树,华西古老的中医就能发展出自己的外科手术学。
中医,要成为未来世界主流医学。
李织回答:“回来了六艘船,七百多人,还有两百多人和两艘船没有回来。他们带回来了一船的树苗,都种在陶罐里。”
“据说,那三种树都找到了,还带回了不少金银,估计总有上千万两。”
崔秀宁听了既伤心损失了两百多人,又高兴带回了东西。
她的神色有些复杂,“船队何时能到关中”
李织道:“他们在松江港口换了韩韶的长江水师战船,现在应该进入淮河入洛河,五日内必到长安。”
洛水本来就通长安。所以,船只可以从长江入淮,由淮河入洛河,再入渭河。
这几年唐廷搭理兴修水利工程,南北江河水水相通,水路可以从大海进入长安。
崔秀宁道:“传令给何赟,三种树苗只带几株入京即可。其他所有树苗,全部运到岭南,种植在岭南。本宫会下令给广州交州牧,让他们负责栽种。”
李织问:“老师的意思,运树苗的船不回关中了,直接返航去岭南”
崔秀宁点头,“就是这个意思。运树苗的船交给长江水师,让韩韶负责运到岭南,及时种植下去。至于何赟等远航将士和其他船,让他们直接回京便是。”
“遵旨!”
PS:蟹蟹大家的支持,今天是四月最后一天,祝贺大家五一节日快乐。这两天实在是太忙太忙了,根本无法加更啊。呜呜晚安!
第989、990节 太子殿下折煞微臣了
六月初六,摄政皇后懿旨,亲自迎接回到京都的第二次远航舰队将士。
皇后、太子、诸王公主、朝中大臣,一起去长安东城大豫门迎接功臣归来。甚至礼部还准备了凯旋乐,完全就是接待凯旋大军回朝的礼仪。
整个长安城的人都知道,远航两年多的何赟舰队,从极其遥远的海外大陆上回来了。那个遥远的大陆叫殷洲,听说还分为北殷和南殷。《华夏简史》说,殷商灭亡后很多遗民东渡大海去那里繁衍生息,所以被称为殷洲。
而水师的何赟,就是从南殷洲回来的。
所以,不光是朝廷,就是城中百姓,也有很多人自发的去迎接远航舰队。他们是京都长安的百姓,天子脚下之民,该有这个觉悟才是。
于是,外城东天街的两侧,简直是人山人海,都是迎接远航舰队将士的百姓。为了维护秩序,长安东城尉不得不派出大量警士,警跸道路。
高大巍峨的大豫门城楼上,一身盛装的崔秀宁,牵着小太子李征,微笑着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队伍,容光焕发。
“征儿,他们为大唐探险远航,是大唐的功臣,对大唐贡献很大。你以后做皇帝,也要重视开拓海外。”
“皇帝的眼睛,不光要盯着本土,也要盯着海外,内外兼顾,才是大唐长盛不衰的不二法门。”
李征很认真的说道:“母后教诲,儿臣铭记在心。这国内海外,就是一阴一阳,阴阳相济,我大唐才不会故步自封。”
崔秀宁点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而在城楼之下的护城河对岸,礼部官员正在对远航回归者履行程序。
礼部官员先检查何赟等人的印信,检查后对兵部官员大声道:“来者确属远航水师都督何赟?”
兵部官员大声回答:“来者面貌身份以确定,正是钦差远航水师都督何赟,原职南洋舰队甲等舰金陵号舰长,参将军衔,一等子爵。”
礼部官员再问:“来者确属远航水师监理张熙?”
兵部官员大声回答:“来者面貌身份确定,正是钦差远航水师监理张熙,原职东洋舰队都督府大参谋,参将军衔,二等子爵。”
礼部官员又问:“回归者七百四十三人,可都验明身份么?”
兵部官员再次回答:“所有回归人员,下船时俱已验明,确属远航人等,已经登记在案。”
礼部官员又问警部官员:“据何赟张熙报,远航舰队损失二百五十八人,乙等战船两艘,警部可查过死因和沉船缘由?”
警部官员回答:“下船后俱已查过。三十七人死于疾病,两百二十一人死于飓风。两艘乙等战船,皆因飓风沉没。与两人所奏相符。”
这当然只是个程序,可是这个程序不但表示隆重,也不能省去。
这么多人,谁能保证都是当年出海的大唐将士?有没有冒名顶替的?两百多人没有回来,人是怎么死的?船怎么沉的?
这都要过一遍。这是规矩。
接着,礼部侍郎就离开队伍,登上城楼,郑重对崔秀宁说道:“启禀皇后陛下,远航南殷洲将士等七百四十三人,已到城外!”
崔秀宁道:“奏乐!”
“遵旨!”
随即,“轰轰”几声礼炮轰鸣,紧接着就是钟鼓齐奏。
鼓乐声中,崔秀宁率领太子诸王和大臣,走下城楼,踩着铺出数十丈的红地毯,亲自迎接。
这是迎接功臣凯旋的最高礼节,也就是所谓的驾迎。
满面憔悴的远航水师都督何赟见状,立刻小跑着趋步疾行,在崔秀宁身前两丈外就匍匐下拜,高高举着都督印信:
“微臣远航舰队都督何赟,启奏皇后陛下!自洪武三年十二月奉旨远航,赖昊天保佑,陛下洪福,幸不辱命!今日终回大唐缴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远航舰队监理张熙也快步上前,和何赟并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