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8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旨意,老朽就在此候驾罢了。”

李家寨的百姓何曾见过这等架势?六七百村民黑压压的跪在地上,都是不敢喧哗。

李念忠虽然是十品村正,也算见过一些世面,可是此时仍然紧张万分,唯恐出了差错,吃罪不起。

皇帝陛下要亲自进寨啊。

“将军,我李家寨属于苍林乡,乡公所就在十几里外,要不要传乡正过来,一起接驾?”李念忠忐忑的问道。

侍卫回答:“不用了。见微而知著,陛下不会在此多待,倒是不必传乡正过来。”

很快,数百骑兵进入李家寨警跸戒备,以免藏有可疑分子。

紧接着,又是数百骑兵前来,齐声大喊道:“圣驾将至!”,随即下马在村寨口布置警戒。

“圣驾将至!”第三批骑兵很快又来到村寨口,打着华盖,曲柄伞,斧钺等仪仗。

然后第四批骑兵也到了,打着天子大纛和龙旗。

“圣驾将至!”

接着又是一群身穿紫色云纹褂的侍卫前来,一个个按着唐刀,昂首挺胸的钉子一般伫立着。

半刻钟的功夫,竟然连接来了五批禁军和侍卫,个个鲜衣怒马,气度不凡,显示出天子亲军的威严。

这么大的场面,李家寨的村民们哪里见过?就是村正李念忠,此时也头都不敢抬起的默默跪着。

然后,皇帝御驾的大队人马才来到村寨口。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先来到村口警戒的禁军和侍卫,一起对着御驾跪下,山呼万岁。

李家寨的百姓,也跟着山呼万岁,磕头不已。

被侍卫和大臣众星戴月般簇拥着的唐主,看见恭敬跪拜的村民,声音平和而又如同天籁般说道:“平身吧。”

身边的御前侍卫立刻大声喊道:“陛下有旨,军民平身!”

“陛下有旨,军民平身!”几个侍卫纵马上前,大声喊道。

“谢陛下!”众人闻言这才一起平身,自然而然的站成长长的左右两列,空出中间的进村道路。

李洛走马进入窑洞村寨,然后下马,带着大臣在村寨中观摩。这是李洛自七年前称唐王起,第一次到村里观摩民情。

大唐君臣但见寨中一排排窑洞,井然有序,村寨中还有一个不小的广场,边上是村公所,村公所前是告示台,还张贴着最近的朝廷大政。李洛定晴一看,却是有关西征和发现兖州鼎的告示。

按照唐廷制度,凡是明发天下的诏旨,或者重要部令,都要传抄天下,一直要传到基层。

村寨广场东,就是村学堂了。

村学堂也是刚建好不久,只是一间平房而已。李洛进入村学堂,但见里面都是矮小的坐席,地面泥土夯实,也就只能坐下五六十人。看着虽然很简陋,但却更干净。

有黑板,也有工部研制的粉笔,毛擦。黑板旁是教师的书案,上面放着李洛和崔秀宁亲自编写,由大唐出版机构统一印制的村学教材。有《国语》、《算术》、《华夏简史》、《地理简要》、《德操》五门课程,内容都非常简单浅白。

大唐普及村学义务教育。七岁之前,必须进入村学学习,城中是坊学。十二岁之前,绝对不允许离开学堂,算是五年制小学教育。

就拿《国语》来说,除了收录《百家姓》和《千字文》,还要收录一些简单易懂的唐诗宋词,以及浅白的经史子集,比如《论语》和《道德经》的片段。

整个村学阶段,共收录有三千常用汉字。要求识写两千字才能村学毕业。

《算术》则是要求能打算盘,会简单的算法。

《华夏简史》,要求简单了解从神话时期到联盟时代的传说,以及三代到洪武初年的重大事件,比如秦统六国、文景之治、三国鼎立、五胡乱华、隋唐大统、两宋偏安、神州陆沉、洪武再造等大事记。

《地理简要》则是要简单了解大唐山川大地,五湖四海,以及海外地理大概。

《德操》是道德人格教育,主要是故事的形式。其实就是天道教推行的人道,核心是“忠勇信义礼”,俗称“九字德操”,宣扬做到九字,便能成就君子大道,感应天地神灵。

忠是对国家,对君父;勇是对敌人恶人,对不法之事;信义礼是对亲朋和其他人。

如果“九字德操”做的差,那就是失贞无道的劣等人,不但不能感应天地神灵,还会遭受厄运和报应,任何人做的坏事都无法隐瞒昊天神明,迟早会受到制裁。

除此之外,《德操》还简单描述了“君子六艺”的人格审美。

这五门课程,全部是主课,没有主次之分。

但是,由于大唐师资力量不够,财政也养不起太多教师,所以村学并不分班级,只有一个在编吃皇粮的教师。

教材也不分年级,就这五本。

为了解决教师太少,不分班级的弊端,崔秀宁采用了“学长助教制”,就是用成绩好、入学早的学生,帮助教师来教导入学晚的学弟学妹。而助学表现好的学长,就可以优先获得教师的推荐,升入乡学继续学习。

如此一来,就解决了师资和财政不足的大难题,同时也养成了以长扶幼的风气,强化了孩子的责任心,锻炼了孩子的综合能力。

可谓一举三得。

至于乡学,已经不是普及义务教育,那就需要考试了。一般而言,最多只有五分之一的村学生,有机会升入乡学。

乡学三年,同样不分班级,采取“学长助学制”。

李洛翻开一本《国语》,看到自己当年编入的一首诗《悯农》。又翻开《算术》,看到崔秀宁编入的面积计算法和乘法口诀。

再翻开《华夏简史》,看到自己亲自编写的一句话:华夏元年,黄帝轩辕氏打败蚩尤,统一诸夏各部,华夏联盟时代开启,传说时代结束。

又翻到最后,看到:“华夏3981年四月,唐国公恢复临安,正式起兵驱除鞑虏…华夏3983年十月初一,唐王顺天应命,在百官万民三请之下,在江陵继承华夏帝位,国号大唐,年号洪武。”

最后拿起《地理简要》,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大唐天朝地大物博,疆土万里,东到日出之海,西到里海之东,南到大洋之岛,北到大漠之边,陆地国土一万平方唐里(三千万平方公里)。

书中还有一份地图,是崔秀宁绘制的《大唐疆域图》,地图上看,整个后世亚洲除了里海以西几个国家,以及天竺中南部之外,都是大唐疆土。

八成的后世亚洲土地,都在这张地图中,面积是后世中华的三倍大小,真是丧心病狂。这可是几年前就绘制的地图,由此可见大唐帝后的巨大野心,根本早就有之。

地图上,大唐疆土的最西端,便是里海。而且整个里海都被划入唐土。波斯高原的一半,都划入唐土。波斯湾的一半,也划入了唐土。

至于北方的北海(贝加尔湖)就更不用说了,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