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又语气一转,“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刘卿但说无妨。”李洛微微皱眉。
刘三治叉手道:“回陛下。这烧煤的成本,本来不比木柴贵。只是,要是远途运输,那边不同了。若是两百里之内运煤,臣还能保证,百姓用得起廉价煤,不比木柴更费钱。可要是距离一远,那运输成本便大增,除非朝廷亏本,不然百姓就只能接受高煤价了。”
唐廷和后世不同。所有矿产,一律朝廷计划性的专营专卖,民间不得开矿。既然矿业全部国营,那真爱百姓的朝廷就应该保证百姓用的起低价煤。
不然的话,那就是与民争利。钱是赚到了,可民心也丢失了。朝廷要是这样干,那就别怪百姓砍树烧柴了。
可是,煤炭虽然本身很便宜,但长途运输就贵了啊。就算用奴隶运煤,奴隶可以不要工钱,可路上总要吃饭,也要消耗钱粮啊。这都是成本。
那么,除非朝廷贴钱。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
李洛摇摇头:“刘三治,你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南方先不说,这北方大地,几乎各县都有煤矿,只是大小不一而已。就算一县没有,郡内也肯定有。只要你们矿务司提高找煤的本事,就能把运输距离控制在两百里内。我大唐驿站四通八达,两百里内距离用骡车运煤,成本并不大。”
“还有,等到北方水利大兴后,江河通汇,水路纵横,用舟船运煤到各地港口,再用骡车陆运,也能大省运输成本。”
刘三治眼睛一亮,“是臣愚钝了。那臣回长安后,就增派人手,在北方各郡县发动百姓找煤,就地经营,百姓就能烧廉价煤了。”
李洛却是想起另一个东西:天然橡胶。
匠造司的匠师们已经改良了轴承,造出了先进的减震器,使得大唐马车的速度比之前提高了一半。要是再有了橡胶,那么就能制造出轮胎,马车的速度最少再提升一半。
只是,第二次去南美洲的船队出发快两年了,却一直还没有回航,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就是能回来,也未必能带回橡胶树和金鸡纳树,古柯树等东西。
李洛在延安城停留一天,就继续北上。
五月初八,圣驾一路北巡,终于来到无定河边的横山,这里完全是当年西夏的腹心之地了,也就是银州。唐廷废州设郡之后,银州被改为横山郡。
横山林海苍茫,草甸丰茂,是训练骑兵的好地方,当年这里出产的西夏横山铁骑,可谓最精锐的西夏骑兵。
只是,如今的横山健儿,很多都加入了唐军骑兵。
秦汉长城也在附近,南北朝时期赫连勃勃夏国所建的统万城也在东边不远,真的是边塞之地了。
虽然同是陕北高原,但横山一代的风景又和延安不同。
唐廷君臣们举着千里目,将这数里外的风物看的格外分明。
最主要是,窑洞越来越多,地上建筑越来越少,也就县城和市镇,还能见到不少地面建筑,就算是乡村中的大户人家,也都住窑洞。只是大户人家窑洞更大更多,还有院子,石兽,走马风灯。
而无论大户小户,几乎都有马厩。马匹也很不少。
延安的窑洞却没有横山这么多。
唐主用千里目看向一户人家的窑洞,只见一个高大健硕的老者站在窑洞前,手搭凉棚往御驾的方向看。
接着,这个老者遥遥下拜,他的家人也跟着下拜。与此同时,附近很多窑洞的人也都纷纷下拜。
很显然,附近的百姓知道圣驾经过。虽然还隔了几里远,可他们竟然自发的对着御驾下拜。
这些可都是西夏遗民啊。
此处的窑洞可与后世不同。后世的窑洞,大多建在黄土坡子上,周围一般都是光秃秃的黄土,显得既荒凉,又土里土气。
可是这一路走来,所有的窑洞都修建在郁郁葱葱的山脚或者山谷间,花木扶疏,溪水淙淙,看上去很有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的美感。
而窑洞也很少是单门独户。要么没有,要有的话就一定是一排,或者梯田一般几排。很多窑洞门口,仍然贴着去年过年的对联,或者挂着高粱尾巴。
很多没见过窑洞的南方大臣,不由啧啧称奇。当然,也有人面露不屑之色。有些南方汉人士大夫,比如钱选等人,仍然对西夏人怀有很大的敌意,或者说不屑。
李洛指着路边不远一座山麓下的、梯田般的密集窑洞,对群臣笑道:“你们休要小看窑洞,这其中可别有洞天,冬暖夏凉,而且建造起来不伤树木。”
“这里的西夏遗民,如今都是大唐子民,就连身份证件的族属,也成了汉人。诸卿可别要心生轻视才是。”
“走,朕带你们去窑洞村寨看看,让你们没见过的见见。身为朝廷大臣,怎么能不知道风俗风情呢。”
接着,李洛就下令往数里之外两山之间的窑洞村寨而去。
ps:蟹蟹大家的支持,晚安!
第985、986节 百世英雄百世梦万里长城万里空
这个窑洞村寨,建在两山之间,规模还不小,足有百余户。一条小河从山谷蜿蜒而出,还有牧童在河边放牧牛马。
眼见大队人马前来,村寨口的飞快的回村禀报。
隐隐间,响起铜锣敲响和犬吠的声音。紧接着,一个身穿黑衣,头戴无翅高冠纱帽,腰佩汉剑的老者,就率领男女老幼六七百人出了村寨,井然有序的一起跪倒两边,让开通往村寨的道路。
“来者必是御驾,尔等不得喧哗,好好跪着便是!”老者须发皆霜,年近六旬,可仍然很有气势。从他的穿戴来看,必是村正无疑了。
很快,几个鲜衣怒马的侍卫带着三百骑兵来到村寨门口,领头的乙等侍卫对跪在地上的村民们高声喊道:“皇帝陛下御驾北巡,要进寨查访民情,村正何在!”
老者立刻躬身下拜道:“老朽李家寨村正李念忠,见过诸位将军!”
与此同时,一男一女也一起上前拜到行礼。两人一个是治安使,一个是司妇使,都是从十品的最低官吏。从十品的官俸每年只有十二元,可毕竟属于官身。
一个紫服侍卫跳下马背,“李村正免礼,治安使司妇使免礼。皇帝陛下经过此处,心念百姓疾苦,要进寨驻跸半日。我等要进寨警跸,布置迎驾。”
李念忠听说果然是天子要进寨,顿时心中激动万分,赶紧说道:“陛下亲来李家寨,真是李家寨天大的福气的。老朽这就吩咐杀鸡宰羊…”
“这倒不必。”那乙等侍卫笑道,“陛下乃天降圣人,仁爱万民,怎么会让百姓上供酒食?陛下有旨,你等一切都无需准备,只需有人回话即可。”
“遵旨!”李念忠叉手说道,“既然陛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