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除了接受还能怎么办。
除了高居庙堂的几位女官,安国军众多女官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充斥在各部门中。
这些活力充沛、干劲十足的女官们给了百官非常大的压力,将原本犹如死水的官场搅动得渐渐活跃起来。
输给男人情有可原,输给女人在绝大多数官员看来绝对是耻辱,为此而重新振作的官员不在少数。
所谓上行下效,鲁若麟对待女人的态度直接就影响到了天下女人的地位。
女人们从鲁若麟身上发现自己完全可以不做男人的附庸,也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和报复,对于鲁若麟比男人们更加崇拜。
有鲁若麟以身作则以及在朝廷的鼓励之下,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投身各行各业,大大的解放了生产,使得社会更加充满活力。
在大势所趋之下,那些抱着程朱理学不放的老古董们即使大叹世风败坏,却挡不住历史的滚滚车轮。
新朝建立自然有新的气象,鲁若麟以往在安国军中实行的各种制度和办法开始推行全国,大力打压地方豪强,整顿税收体系,为普通百姓发放土地,改善各地治安,推行政权下乡下村行动,朝廷统治的地区生产和生活情况大大改善,百姓对新朝的认可在逐步加强。
这个时期是新旧交替和融合的阶段,纵使还有很多令鲁若麟不满意的地方,但是大体的局面还是在向鲁若麟规划的方向发展。
鲁若麟明白大华不比以前的安国军,地盘大了无数倍,治下的人口同样增长了无数倍,想要完美复制安国军的一切是不现实的,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
华夏大地战乱已久,百姓急切盼望安定的生活,这是民心所向。
大华的建立重新确定了秩序,为百姓们提供了安稳的生活,任何试图改变这一趋势的势力最终只能被百姓们抛弃。
这种趋势感受最明显的就是还在苦苦挣扎的大顺残部以及日薄西山的张献忠。
在得到朝廷大力支援之后,原本在四川一带颇为活跃的张献忠开始举步维艰,可活动和流窜的地域越来越小,百姓们对其也是深恶痛绝,使得张献忠的势力越打越小,被消灭不过是时间问题。
回到陕西的大顺军残部,虽然有李过这个新皇帝,但是面对从山西、河南、湖广三面包围过来的大华军队,局面已经岌岌可危。
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之下,大顺军居然还进行着激烈的内斗,只能说不知死活。
李过没有李自成的威望,无法压制大顺军中的一帮老臣,虽然名义上大顺军还占据着陕西,但是李过的命令只能在西安城里得到勉强的执行,其他地方早已心怀鬼胎,与大顺朝离心离德了。
华夏重新一统,为时不远。
542.内外兼修(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大华朝新立后与前朝最大的不同就是鲁若麟发布政令,在稳定国内的同时,要以举国之力开拓海外领地。
朝廷在大员的开发在得到本土的大力支持之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迅速取代郑家领地以及荷兰殖民地成为了大员的经济中心。
郑家在大员的建设现在基本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郑芝龙明白郑家留不住大员的领地。
大员在鲁若麟的规划里属于绝对的核心领地,不可能交给勋贵或者地方势力管辖,收归朝廷是早晚的事情。
郑家已经将目光看向了南洋,鲁若麟承诺会在南洋划一块地盘让郑家立国,真正掌握实权的那种。
所以郑家现在的经营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洋一带,寻找适合郑家立国的土地才是最急迫的事情。
南洋地域广阔、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想要把南洋开发出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没有足够的利益驱动,鲁若麟相信没有人愿意去冒险开荒。
所以鲁若麟的想法是,南洋除了核心、重点战略区域,其他地方都可以分封出去。
只要大华本土足够强大,鲁若麟根本不担心南洋会跳出大华的手掌心。
汉人其实早就下南洋了,而且人数众多。
只是他们长期得不到母国的支持,所以在南洋一直受到当地土著和殖民者的压制和迫害,虽然聪明能干,但地位十分低下。
鲁若麟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南洋建立以汉人为主导的社会秩序,其他民族必须按照汉人的安排进行生活和生产,让整个南洋成为大华的后花园。
当然,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需要付出很多的艰辛和努力才能实现。
而目标起始的地方就在苏禄。
如今的苏禄被鲁若麟改名为南疆省,所辖地域基本为历史上的菲律宾领土范围。
南疆省在大华手里与在南疆土著和西班牙人手里是完全不同的,土地开发效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西班牙人虽然也有心开发南疆省,但是受限于自身实力以及人口数量,西班牙人在南疆省的统治完全是放羊式的,根本无法深耕细作。
土著就更加不用说了,南疆省几千年来依然处于原始社会,就可以知道那些土著的能力。
洪承畴以及他手下的部队这一年多来已经逐渐适应了南疆省的气候,大华实际控制的地域也在逐渐扩大。
与此同时,一批批的南疆省土著被抓捕并投入到开荒的行动中来。
南疆省土地肥沃,适宜作物生长,但是基础设施极端落后,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别说与农业相配套的沟渠、堤坝、水库等至关重要的水利设施,就是道路也只有一些简易的仅供人行走的小道,完全无法应对后续的农业大开发。
华夏人素来重视基础建设,看到南疆省因为基础建设匮乏导致大量土地荒废怎么能够忍得住?所以那些被抓来的土著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在没有机械的时代,开荒修路只能用人力来堆,别无他法。
好在南疆省为土著们提供了众多钢制工具,比起他们以前用石刀、石斧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土著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与生产工具的落后有直接的关系。
想要在热带雨林中开辟出农田和道路,没有大量的铁制工具无异于天方夜谭。
即便如此,土著们在开荒的过程中依然死伤众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热带雨林中致死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这还是熟悉雨林环境的土著们,要是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