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4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才是安国军的首要目标。

晋商们的地窖对百姓来说确实比较隐蔽,但是面对专业的军队就不够看了。

很快,安国军就找到了范家在范家大院里挖掘的几个地窖,范家几十年积累的不义之财开始露出冰山一角。

这些地窖中堆满了范家来不及转移带走的金银,以及各种珍贵的器具,那些金银全都被铸造成了大冬瓜形状,普通人根本无法移动和带走。

除了一个个银冬瓜、大金砖,各种古董、铜器、精美瓷器、书画、精品织物、珍惜皮毛更是堆积如山,可见这些晋商们通过走私赚取了多么惊人的财富。

就这些还是范永斗转移大量财产后剩下来的,范家真正的财富绝对是富可敌国。

既然剩下的财产都有这么多,提前一步逃走的范永斗带走的财富绝对不会比剩下的少。

范永斗老奸巨猾,且早就在做准备,不可能不提前转移财产。

范永斗自以为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其实他的动向一直在暗影司的掌控之中。

范永斗一行人乔装打扮成一个很普通的商队,准备一路西行前往塞外。

既然是普通商队,人数自然就不多,很轻松的就被暗影司的行动队给包围了。

范家养的护卫肯定不能和受过严格训练、装备精良的暗影司行动队相比,加上有心算无心,范永斗一行被暗影司一边倒的屠杀,范永斗也最终落到了暗影司手里。

作为晋商的领头人物,范永斗还是有一些价值的,至少范家的财产肯定不止张家口的那些,其他地方的财产还有深挖的价值。

范永斗在暗影司发动攻击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完了。

像他这样精明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是有人早就盯上他了,在这个时间点,最大的可能性就只有安国军了。

只是他自认为自己做得如此隐蔽,特意从极少动用的地道出城,没想到还是被人抓住了尾巴。

其实这个时间点盯上范家还有晋商其他家族的势力还真不少,大家都知道这些晋商大祸临头,都像趁机捞一把。

大家都在等着这些富商们出逃,毕竟在城里动手不方便,也容易被人追查到。

这些势力中不乏以前是晋商们的合作伙伴或者下属,可惜落井下石、趁火打劫是这个世界的常态,范永斗肯定明白这点,才会让族人分散逃跑,吸引那些恶狼的注意,自己悄悄溜走。

他的手段确实瞒住了绝大部分的人,只是暗影司早就将范永斗身边的一名亲信策反了,所以范永斗的计划再隐蔽也逃不出暗影司的手心。

范永斗毕竟享了这么多年的富贵,也更加惜命了,面对绝境没有自杀成仁的勇气,最后是在瘫软中落到了暗影司手里。

暗影司从范永斗一行身上搜出了大量钱财,并就地找了一个隐蔽的地点对范永斗进行了审讯,拿到了很多范家和其他晋商家族的财富信息,成果非常喜人。

不光是范家,晋商的其他大小家族命运基本上大同小异,多年积攒的不义之财大多都落到了安国军手里。

安国军很少通过武力手段攫取民间财富,除非罪大恶极,恰恰晋商们符合这个条件。

在安国军大肆宣扬了晋商们的过往罪行之后,民间质疑安国军的行动的声音渐渐消声觅迹,反而称赞安国军为国除害,名声更好了。

清除晋商对安国军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情。

541.改朝换代(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清除晋商,查抄他们的财富早在安国军的计划中,最终的成果也很惊人。

除了数量庞大的金银,同时被抄没的还有大量的店铺、住宅、农田、山林等不动产。

有了这些财产,安国军在北方的军费短期内已经不用愁了。

局势到了这一步,鲁若麟已经不用担心会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只要按部就班,即使局部出现小的失误,也不会影响安国军统一天下的进程。

现在朝中要求朱慈烺禅位的呼声高涨,朱明皇朝已经被大部分人抛弃,大家都希望鲁若麟能够尽快建立新朝。

鲁若麟在思虑再三之后,也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埋葬掉腐朽的大明朝了。

钱谦益已经彻底丢掉了节操,指挥底下的马仔上书朱慈烺要他顺应大势,主动禅位。

朱慈烺面对这种局面悲从心中来,但是又无力阻止,也有可能明白大明朝无力回天,心灰意冷之下下达了禅位诏书。

三请三让的老把戏过后,鲁若麟才“勉为其难”的接下诏书,开始准备登基。

在礼部挑选的一个黄道吉日,鲁若麟正式登基为帝,昭告天下,改国号为“华”,依然定都南京,大明王朝正式寿终正寝。

朱慈烺被封为延明公,暂时于南京安置;李雪晴为皇后,张淑兰恢复本名张光瑶,封贵妃,雪梅封淑妃。

至于万众瞩目的太子位置,鲁若麟并没有确立,而是有自己的想法,留到以后再决定。

在登基的同时,鲁若麟自然要大封群臣,特别是那些常年跟随自己的老部下们。

王大海封齐国公,为诸公之首;孙富贵封燕国公、金大正为韩国公、朴正焕为辽国公。

除了自己的亲信,鲁若麟还封郑芝龙为闽国公、祖大寿为蓟国公、杨国柱为代国公,算是为这些盟友们给出了一个承诺。

其他臣武将们,鲁若麟也都做了安排,基本算是皆大欢喜的局面,除了前朝勋贵们。

随着新朝勋贵们崛起,前朝勋贵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特别是大明的那些宗室,除了朱慈烺三兄弟获得了爵位之外,其他人一夜之间都沦为平民百姓。

南方旧勋贵的领军人物魏国公府不但失去了爵位,还被揭发出了诸多罪行,核心成员论罪下狱,家产也被查抄,彻底的烟消云散。

登基为帝的鲁若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大刀阔斧实行自己的改革,首先一个就是从自己身边开始。

鲁若麟诏令天下,皇宫不再招收新太监,现有的太监愿意继续为皇家做事的可以留下来,不愿意的发放遣散费出宫自谋生路。

并且明确太监今后只从事皇室的服务工作,不再参与国家政事。

对于皇宫的侍女们,也不再终生禁锢于宫墙,采取招聘制度,服务到一定年限之后可以自行离开。

不仅如此,鲁若麟还大大裁减了皇宫里的服务人员数量,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就可以了。

鲁若麟针对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