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1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了。”朱朝卿得到的消息是二月份的,现在已经是三月了,估计杨嗣昌已经凶多吉少了。

对于杨嗣昌,鲁若麟还是有点同情的。

至少在崇祯年间他算得上是少数有能力又肯干实事的人,可惜大明的病灶已经深入骨髓,并不是杨嗣昌可以改变的。

去年张献忠再次反叛,李自成见势重新出山,中原局势因此一发不可收拾。

当初招降张献忠的熊文灿是杨嗣昌举荐的,熊文灿因为张献忠再叛被杀,杨嗣昌同样摆脱不了干系。加上局势危急,朝中竟然无人可用。万般无奈之下,杨嗣昌主动请缨,准备南下督师剿匪。

因为朝局迟迟不见起色,重用杨嗣昌的崇祯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便同意了杨嗣昌的请求。倘若杨嗣昌剿匪成功,崇祯也可以对外面有个交代。

可惜的是这次剿匪并不成功,农民军是越剿越多、越剿越强,最后连洛阳和襄阳都丢失了,福王和襄王更是被杀。

杨嗣昌知道自己罪责重大,已经没有活路了,干脆一心寻死,说不定还能留一点身后名。

杨嗣昌一去,朝廷可用的统兵大将愈发稀少,说不得就要让洪承畴统领关宁军南下了。

明朝的精锐军事力量都在边关,内地的官军战斗力比起这些边军要差很多。一旦关宁军南下,这场仗还有得打。

关宁军战斗力强是强,但是在大明腹地作战后勤补给反而不如农民军。一旦后勤出现问题,再强的战斗力也干不过数量庞大的李自成大军。

“你去给关宁军那边传个消息,要是他们南下剿匪俘虏了流寇,除了那些积年老匪,其他的都可以拿来和我们换粮食、兵器等物资,千万不要随便杀了。”鲁若麟突然想到什么,马上吩咐道。

“是,都督,我马上去办。”朱朝卿知道鲁若麟的“人贩子”属性又爆发了,绝对不放过任何可以收人的事情。

官军剿匪以前还会对俘虏手下留情,但是现在对于那些俘虏很多时候都是一杀了事。也不管你是不是被逼迫的,反正他们是没有多余的粮食来供这些俘虏吃喝的。

更主要的是中原大地已经完全陷入了战争的泥潭,那些百姓即使放了也没有地方可以活命。在官府不管他们的情况下,再次做流寇几乎是肯定的事情。为了以绝后患,官军才会不管不顾的下狠手。

但是这样的行为在鲁若麟看来是巨大的浪费,一定要想办法阻止才行。

这些人可都是真正的华夏苗裔,有的是地方等着他们去征服和占领,绝对不能死在这种毫无意义的杀戮中。

第381章 盘点家底

不管朝廷与满清的议和是否成功,明军与满清的关系缓和将是大概率的事情,因为双方都不想被彼此牵扯了力量,他们都有自己更急需解决的问题。

崇祯的目光已经转移到了中原的战事上,皇太极则时刻准备着应对金州军的发难。

满清的探子已经打探到消息,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金州军的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军队更是扩张到了近二十万人,足足比以前多了一倍还多。

而且这二十万人还不是虚张声势的数量,全都是实打实的人数,并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金州军大肆扩军肯定不是准备在辽南玩过家家,目标所指昭然若揭。正因为如此皇太极才会心急如焚,在不断扩充实力的同时还希望搞好与大明的关系,免得到时候腹背受敌。

既然决定对满清动手,金州军就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首先是要清楚自己的家底,是否能够撑得起这场大战。

因此鲁若麟召开了金州军的高层全体会议。

在新建的辽南都督府衙门,金州军的高层们齐聚一堂,连过年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完整过,可见这次会议的重要。

大家都知道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发生,但是除了寥寥数人知道大概的消息,其他的人并不知道鲁若麟为什么要召集大家前来。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军队的变化是最大的。

金州军如今有师级作战单位二十三个,其中水师三个,作战人员三万三千人,有大小战舰近三百艘;骑兵师三个,作战人员两万五千人;炮兵师一个,作战人员八千人,大小火炮近五百门;步兵师十六个,作战人员十二万八千人。

另外加上一些文职和后勤人员,总兵力已经接近二十万。

在作战上师已经不再是最大的作战单位,而是为了满足作战需要增设了军级作战单位。

军没有固定的编制,视战斗需要可以临时组建,下辖两到三个师,形成更加强大的战斗集群。

目前辽南都督府内有资格担任军长职务的只有王大海、沈世魁、孙富贵、金大正、朴正焕、王德川、周永胜,基本上都是原来金州军的高级将领。

其中王大海和沈世魁更特殊,一个是金州军的副将,一个是东江军的总兵、辽南都督府的副都督,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统帅几个军组成的军团。

因为扩张过快,虽然训练严格,但是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削弱,后续还需要通过训练和演习来提升战斗力。

与会武将的人数剧增,文官的数量增加得更多。

济州府、金州府的两府官员,辽南都督府下辖的各个部司官员,够资格参加会议的文官也有近百人。

辽南都督府衙门的会议大厅内,财政司的副司长张淑兰正在就辽南都督府的财政情况做现场汇报。

既然要打仗了,肯定要让大家知道辽南都督府的家底。

“截止到十四年二月,财政司共有存银约七百万两,各色粮食约三百五十万石。在这里财政司要感谢各位同僚们的辛勤工作,正是因为有你们的努力,都督府的收支状况非常良好,每月都有结余,可以为都督府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钱粮支持……”

看着在发言台上侃侃而谈的张淑兰,鲁若麟不得不感叹她的进步之大。

当初被鲁若麟硬推上财政司掌门人位置的张淑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彻底站稳了脚跟,将财政司打理得井井有条,让鲁若麟省了不少心。

张淑兰不愧是国公府的大小姐,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鲁若麟的提点,硬是在原本不是太熟悉的领域干出了成绩。

为了干好财政司的工作,张淑兰甚至将要孩子的计划都推迟了,付出不可谓不大。

一年前李雪晴和雪梅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