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0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对着洪承畴也是板着个脸。礼数不失,就是缺乏热情和敬畏。

洪承畴等人在鲁若麟和王大海的陪同下上了南关主关,因为清理射界的原因,关前一片坦途。

亲眼看了南关城墙的高大雄伟,洪承畴对于金州军挡住鞑子的进攻充满了信心。有这样的条件,明军都守得住,何况一向以战斗力彪悍着称的金州军。

洪承畴忽然看到从远处行来一群兵马,赶着马车,不像是行军打仗的队伍,反而像是在运送东西。

洪承畴疑惑的朝鲁若麟看了一眼,鲁若麟也不是很清楚,看向了王大海。

王大海解释道:“那是奉命去拆金州旧城的队伍,现在正在往回运东西。”

“拆城?”洪承畴不解。

“关外不远处就是曾经的金州城,马上鞑子的大军就要到了,可不能让他们有个如此好的休息地方,自然是拆了的好。”王大海淡淡的说道。

鞑子这次很有可能倾巢而出,即使金州军再有自信也不能与鞑子在野外硬刚,还是缩回南关比较实际一些。既然退回南关,关外的东西自然就不能留给鞑子了。特别是金州城,离南关很近,非常适合驻军,还是拆了比较好。

知道了情况后洪承畴点点头,表示赞同。

金州城拆下来的石头、木料也不会浪费,南关这边准备建一个巨大的关城,这些东西都用得上。而且守城的时候这些东西还能当做武器使用,否则王大海也不会花这么大的力气运回来,干脆一把火烧了多省事。

“鞑子到哪里了?”洪承畴问道。

“阿济格将大营设在复州城,每日派游骑来南关骚扰,不过都被我们打退了。这几日鞑子出动的人马明显变多了,想来应该是有援兵到了,我正在派人进行核实。”金州军和清军的相互侦查造成双方在复州与金州之间开展了激烈的游骑交锋,双方的损失都有点大。

如果按照战损比例来说,金州军的损失比清军是要小的。虽然清军弓马娴熟,但是金州军的骑兵们在战争中成长的也是飞快,加上装备上的优势,往往能够以很小的代价杀伤更多的清军。

但是当清军的数量达到一定级数时,金州军的游骑再出去就比较危险了。所以金州军现在正在逐渐收缩探查的距离,尽量减少损失。等到金州城拆完了,金州军也差不多要回到南关内了。

“看来鞑子这次是不会善罢甘休啊。兴汉,可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洪承畴作为统筹辽东战事的最高官员,要是明知金州军将与鞑子来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而不做些什么就有些失职了。

鲁若麟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现在还不确定鞑子会来多少人,虽然南关一线可以让大军行进的道路不多,但是毕竟战线比较漫长,金州军的兵力稍有不足。如果大人能够支援一些军队过来,那样把握就会更大一些。”

其实关宁军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只是被实力更加强大的清军压制了而已。如果能够拉一批关宁军过来帮忙,那样的话鲁若麟在调度上就会更从容一些,也可以有足够的预备队防止突发情况。

现在金州军的主力几乎都在辽南和南关一线,加上编练的民兵,以及必要时可以征召青壮,守住南关问题不会太大。但是如果能够有更多的兵力的话,鲁若麟当然会更高兴。

其实最好的做法是鲁若麟在南关牵制清军主力,关宁军从锦州一线出击掏清军的老窝,这样的话清军首尾不能相顾,说不定会草草退兵。

但是明军这些年被清军打怕了,对出城野战有很大的畏惧心理。再加上目前对清军的部署还不清楚,说不定清军声东击西,在锦州那边做好了笼子等着关宁军来钻呢?

所以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明军是绝对不会轻易出击的。不过派一部分兵马来南关这里帮金州军守城关宁军还是乐意的,毕竟守城大家都擅长,危险性也小得多。

而且听说金州军一向大方得很,说不定这些来帮忙的军队还可以趁机换个装什么的。

洪承畴也想展示一下辽东诸军的团结,顺便捞一些军功缓解一下压力,所以对于鲁若麟的请求没有多做犹豫就答应了。

“可以。马科和曹变蛟手下的士兵战斗力还不错,他们暂时也没有什么战事,我可以做主抽调一部分来支援金州军。”马科和曹变蛟跟随洪承畴在中原剿灭过农民军,算得上是洪承畴的嫡系,有好事自然会想到他们。

增援这种事情其实绝大多数明军是不喜欢干的,因为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虽然按照规定,朝廷会给增援部队开拔的费用,以及命令沿途州府提供粮草。但是那点钱粮经过层层克扣,落到手里基本就没有多少了。更加坑爹的是,很多时候沿途州府会找各种理由拒绝提供援兵的补给,这些客军只能自己想办法筹措粮草。

最极端的情况是,自己掏钱买粮草也就算了,有时候甚至有钱还买不到,简直是又受累又受气。

所以如果不是上官强制命令,明军真的不愿意长途行军增援其他地方。

不过这种事情在金州军身上就不存在了,当初天雄军的事情在明军内部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宣府的杨国柱和虎大威跟随卢象升出战虽然损失不小,但是回去的时候,士兵们浑身上下的装备几乎都换了个遍,战斗力不降反升,可是羡慕死了不少人。

口碑这种东西是很容易传播的,有杨国柱和虎大威的例子在前面,增援金州军的部队能少了好处?

马科和曹变蛟听了顿时喜笑颜开,满口就答应下来:“末将一定派精兵强将来南关帮金州军的同袍们一起杀敌,定要让鞑子有去无回。”

在一旁的吴三桂这个时候不干了:“督师,杀鞑子的事情怎么能少了我们宁远军?我们宁远军也要与金州军一起杀敌,为死去的父老乡亲们报仇。”

见吴三桂为了争取来南关的名额,连报仇雪恨都用上了,洪承畴只能用战事需要来说事:“长伯,宁远是锦州的后盾,抽调兵力只怕会有隐患。”

“鞑子主力南下南关,辽西有祖总兵把守锦州,鞑子定然不敢来犯。何况宁远军只是抽调部分兵马,绝对不会影响辽西的安全。”吴三桂也是有抱负的,南关这次的机会难得,他怎么能轻易放过。

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