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0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她分配的部门是刚刚成立的金州军慈善总会。

这个金州军慈善总会是鲁若麟专门为李雪晴成立的,会长就是李雪晴。

为此鲁若麟拿出了二十万两注资慈善总会,还将一些济州岛和旅顺的商铺划到了慈善总会名下,为它持续输血。

说起来鲁若麟现在到底有多少钱他自己都不清楚,毕竟整个金州军都是他的。金州军名下的所有东西都可以说是鲁若麟的财产,甚至包括军队。毕竟官府和鲁若麟现在是两位一体,根本就没有界限。

不过鲁若麟正在有意识的将两者剥离,明确官府和他个人的所有权范围,杜绝以后为钱的事情造成矛盾。

这项工作非常复杂,还只能由鲁若麟亲自来操刀,所以进展很慢。好在金州军现在的地盘还不大,原有的制度还应付的过来,鲁若麟有的是时间进行调整。

李雪晴在担任慈善总会的会长之后,开始频频出现在一些弱势群体之中,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甚至倾听他们的诉苦和抱怨。

毕竟李雪晴还是金州军的女主人,是可以上达天听的。

虽然民政司也有一定的救济功能,但是总会有一些地方覆盖不到,这就给了李雪晴发挥影响力的机会。

孤儿、老弱、残疾、极端贫困家庭,这些都是李雪晴的访问对象。有钱有权的李雪晴做起慈善来那是顺风顺水,效果简直杠杠的。

送一些急需的生活用品,解决这些人的实际困难,总可以让这些弱势群体感受到来自金州军第一夫人阳光般的温暖。

事情多了,相关的工作同样就多了起来,因为张光瑶背景特殊,因此被安排到了李雪晴身边做事。

对于李雪晴张光瑶也是非常好奇的。

坊间李雪晴的各种传闻很多,有真有假,有好有坏,不过争议的焦点大多都集中在她的出身上。

虽然金州军女官大多是同样的出身,只是李雪晴特殊的身份使得她的问题放大了很多。

张光瑶第一次看到李雪晴的时候,觉得这个女人真漂亮,而且很有气质,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种别样的韵味。

李雪晴来金州军这么多年了,一直身居高位,早年间在青楼的那种谨小慎微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反而是上位者的气息越来越浓厚了。如果不知道她的底细,绝对会把她当做高门大户出身。

李雪晴也在仔细打量着张光瑶,对这个公爵千金也带有一丝好奇。

能够在李雪晴身边做事的人,身份自然都是非常干净的,稍微有些问题的绝对不会放进来。

张光瑶其实人也长的很美,而且眉眼之中带着一股英气,加上高挑的身材,别有一番韵味。

李雪晴之所以将张光瑶要到身边来,看中的就是她的特殊身份。并不是李雪晴觉得使唤一个公爵千金有多么了不起,而是张光瑶的身份对慈善总会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这就涉及到慈善总会的另外一项业务了,募捐。

第311章 墙头草

慈善总会除了自身造血之外,向外界募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资金来源渠道。毕竟慈善真要用心做起来是非常花钱的,钱自然是越多越好。

不过募捐这个事情也是很有学问的,最好是双方两厢情愿,否则很容易操作成逼捐,那样的话传出去就非常不好听了。

以李雪晴现在的身份和地位,想要举行募捐还是非常容易的,只是偶尔用用还行,用多了容易掉价,也会让别人看低了。

这个时候张光瑶的身份就能够形成很好的互补了,毕竟英国公府在大明北方权贵和商人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偶尔由她来组织一下募捐,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光瑶见过夫人。”张光瑶对李雪晴行了一礼,毕竟李雪晴现在的身份是伯爵夫人,并不比她这个公爵千金差。

李雪晴将张光瑶扶起,面带微笑的说道:“我比你痴长几岁,就托个大,叫你妹妹了。妹妹能够来帮我,实在是令我非常开心,我这身上的担子也要轻得多了。”

张光瑶连忙谦虚的说道:“姐姐千万不要这么说,小妹我什么都不懂,不给姐姐添麻烦就好。”

“有什么麻烦的,咱们这事简单,花钱就行,再也没有比这容易的事情了。就是平时要到外面跑,会稍微辛苦一点。”李雪晴笑着说道。

“小妹不怕吃苦,而且做善事是积福的事情,旁人求还求不来呢。”张光瑶善解人意,给李雪晴戴了个高帽子。

“你能够这样想最好。其实说是让你来做文书,那不过是对外面的说词,岂能委屈了妹妹这个人才,以后你就和我一起在外面行善积德,露露脸就好了。”李雪晴肯定不能真把张光瑶当文书使,即使张光瑶愿意,那也是大大的浪费。

“一切听姐姐安排。”张光瑶只是想体验下金州军女官们的生活,获得一些自由,并不是非要做文书的工作。在案牍上劳心费力也不是张光瑶喜欢的,她更喜欢在外面接触一些新鲜事物。

对于张光瑶和李雪晴一起做慈善,英国公府的老管家还是非常满意的。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也是非常有面子,不但不会被人瞧不起,反而会高看一眼,非常适合张光瑶的身份。

为此,老管家还代表英国公府给慈善总会捐了一些钱粮,以示支持。

以往不食人间烟火的张光瑶通过与李雪晴一起做慈善,了解到了很多社会的阴暗一面,以及平民百姓的痛苦,对她的思想造成了非常大冲击。

她从来没有想过人会活成这样,这么的困苦。道听途说与亲眼见到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还是在金州军有救助的情况下,很难想象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会是什么样的处境。

外表刚强,其实内心非常柔弱的张光瑶经常被那些惨状刺激得泪水涟涟,更加觉得做慈善是一份非常伟大的事情。

有了动力之后,张光瑶开始主动出击,那些京中勋贵的管家们顿时遭了殃。

每家都被张光瑶找上门去“劝捐”,不捐的话也不发脾气,就是赖着不走,让那些管家们都是无可奈何,只能或多或少给一些。

毕竟张光瑶身份特殊,又打着金州军的旗号,大家都要卖一些面子。

有了切实的成绩,张光瑶的干劲更足了,对慈善事业也更加上心了。每次从那些被救助者身上收获的感激都会让她异常的满足,这也是她持续下去的动力。

这样大规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