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0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朝廷和内廷这次如此给他们面子,让他们与有荣焉。

看到这样的场景,那些在其他区的商人们动心了。这宴会还没开始呢,就已经如此重视丙字区的商人了,后面说不得还会有什么好处呢?一些原本准备藏富的商人开始回到入口,对接待的太监言明,他们要升舱。哦,不是,是升区。

面对这样的要求,太监眉开眼笑的答应下来,将代表他们的小纸条慎重其事的换到了丙字区,然后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安排小太监亲自送往丙字区。

一旦有人带头,后面的人就开始跟进,很快丙一和丙二两个区域就坐满了。只能说这京师里的有钱人真的太多了,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现在一个小小的攀比,就跑出来一堆。

在商人、士子代表们进场之后,朝中的大臣也开始进场了。

比起商人们的大手笔,这些大臣们就要小气得多了。几十两、几百两比较普遍,上千两的都不多。

其实这也很正常,这些大臣们即使再有钱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拿出来,那岂不是明摆着说自己贪污受贿吗?

勋贵们则要大方得多,大家都知道勋贵们有钱,而且勋贵们和皇室几乎是一体的,这个时候不展示一下忠心,难道是想被皇帝记恨在心里吗?

这些勋贵们很有默契,按照爵位的高低,捐献的标准依次为伯爵五千两,粮食一千石;侯爵一万两,粮食一千石;公爵两万两,粮食两千石。

按照这个标准算,确实出的不少了,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内廷大佬们都非常满意。

要不是有这么多人围观,又是皇后娘娘的寿辰,这些铁公鸡们肯定是不会出这么多的。

最引人注目的中间空桌也终于名花有主,大明帝国内的几个大商帮拿下了那几个位置,分别是山西商会、徽州商会、扬州盐商,以及江南地区几个实力强劲的地方商会。

为了这些位置,每个商人捐出的银钱起码在十万两以上。就这一张桌子,为朝廷和内廷赚来了大几十万两的银钱,让操办此事的王承恩和杨嗣昌大大佩服鲁若麟的奇思妙想。

既然人家花了这么多的钱,该给的面子一定要给,反正也损失不了什么,不过是放下点架子。这是鲁若麟告诉陈新甲的原话。

所以薛国观带着一帮内阁大佬们,依次会见了旁边的商会代表,以及丙字区的商人们。至于其他区的商人们,人数太多,意思一下就行了。

然后就是士子和百姓的代表们,亲民风展示得十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这些商人和官员们到场后,金州军的士兵们也开始入场了。

为了这次的大场面,鲁若麟足足安排了一千名士兵。高台上站了两百多人,其他的士兵沿着两边依次展开,尽量让大家都能听到他们的歌声。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崇祯皇帝携皇后以及几位皇子、公主出现在了承天门之上,底下的臣民跪倒高呼万岁。

因为不是什么正式的朝廷大典,所以一切从简,也没有必要那么严肃。

简单的开场之后,表演就开始了。

周皇后和皇子、公主们在皇宫里也听说了金州军唱歌的事情,非常的好奇,但是没有机会听到。这次能够借着给皇后祝寿的机会来观看表演,也算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满江红》、《男儿当自强》、《精忠报国》、《一条大河》,这些在京师中最火热的歌曲在金州军这些原唱口中唱出了最强的风采,听得人热血沸腾。

为了让这些贵人们听得过瘾,每首歌曲还唱了三遍。

除了金州军士兵的表演,教坊司底下的乐户们还表演了乐曲和舞蹈,气氛还是非常欢乐的。

期间,崇祯皇帝在承天门上接见了几个大商会的代表们,毕竟花了那么多钱,总要表示一下重视。

这些商会代表们无一例外的获得了皇帝御赐的牌匾,都是崇祯手书的“天下义商”,并赐官承直郎,可谓给足了他们面子。

那些花高价钱坐进丙字区的,也都获得了一个朝廷颁赐的,盖有皇帝私印的“积善之家”牌匾,赐官承事郎。其他花了钱的商人们,则赐官迪功郎。

宴会结束时,早就准备好的纪念币就发到了每个人的手里,连金州军的士兵们也是人手一个。

平民百姓对于参加宴会还能收获这么有价值的礼物感到惊喜,权贵们则对这样的形式感到有些新鲜。发纪念币完全是惠而不费的手段,而且面子上也过得去。

这款纪念币虽然只有一两,但是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升值空间巨大,一般人家甚至都可以当传家宝了。

百来个金质的纪念币则发给了朝廷的大臣以及勋贵们。

比起银质的纪念币,金质的无疑要高档得多,让他们大臣和勋贵们也很满意。

为了记录此次盛会,朝廷还会在京师永定门旁铭刻立碑,所有捐献了钱粮的商人富户,都会留名其上,也算是让他们的这些钱出得更有价值一些。

比起以前明目张胆的勒索,虽然这次也是花钱买平安,但是无疑朝廷这次做的就要好看得多。一个得了名,一个得了利,双方总体上都还比较满意。

盘点此次宴会的收获,居然收到了近两百万两的银子,以及十几万石粮食,大大出乎了崇祯和内阁的预料。

这么大一笔收入朝廷和内廷肯定都不会轻易放过,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交锋之后,双方达成了协议,内廷拿走一百万两,剩下的给国库。

好歹是打着皇后寿辰的名义举行的慈善宴会,内廷又是出人,又是出东西的,怎么可能不分一杯羹?

朝廷对此也没有什么怨念,毕竟是白得的,而且数目也不小,偷着乐就可以了。

鲁若麟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金州军在京师以及朝廷内的声望更高了。

而且鲁若麟点石成金的本领被传得神乎其神,更夸张的说法是济州岛和辽南遍地黄金,就看有没有胆子前往发财了。

宴会过后前来鲁若麟这里套近乎的商人、权贵们更多了,都有意向到辽南去看一看。

只要确定金州军能够挡住鞑子的攻击,想必这些人都会有去辽南做生意的想法。

这年头无论做什么事情,名声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名声可以让你事半功倍,这也是鲁若麟留在京师刷声望的主要原因。

辽南想要大发展,离不开资金、物资、人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