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出入口,其他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
这天上午,受邀参加宴会的人们开始陆续抵达会场。
最先抵达的是那些普通的百姓和老人,他们难得的穿上了干净的衣服,送的礼物也非常的实在,都是一些鸡鸭、寿桃之类的普通物品。
即便如此,朝廷的官员和内廷的太监们也没有给他们脸色,反而笑脸相迎,非常热情的将他们引到座位上,并奉上了茶水。来者是客,何况这样大喜的日子,原本就没有指望这些百姓送什么值钱的东西,心意到了就行。
当然这些百姓的位置在整个会场的最边上,即便如此依旧让他们受宠若惊。
接着入场的就是那些商人们了。
因为前期就打过招呼,加上这次寿宴收的寿礼都会用来赈济难民们,所以商人们也就不用送那些价值昂贵的礼物了,折现就行。银子、粮食、布匹都可以,只要承诺一个数字事后交给朝廷就行。
在入口处,有一块巨大的竖立纸板,上面是整个会场的平面图,并将会场划分为几个大的区域,让人看得一目了然。
比如正对承天门和舞台的那块区域上,就明显标注了内阁、礼部、户部等朝廷衙门和勋贵府邸的位置,其他一些部门的位置依次向外延伸。
因为位置有限,不可能每个官员都来,每个部门都只有十来个名额。除了各个衙门的主要官员,剩余的名额竞争非常激烈。这不光要看个人的人脉关系,出多少钱粮也非常重要。因为各个衙门也是有捐款任务,到时候会以衙门为单位公开宣布的。
虽然朝廷没钱,衙门也没钱,但是官员们可不穷。除了一些确实清贫的官员,大多数官员家里都是富得流油的,就看能够榨出来多少了。
不过在紧邻内阁的地方,留出了一张空桌,没有标明主人,非常引人注目。
丰源号的王掌柜来得比较早,对守卫出示了自己的请帖,并奉上了礼单。白银一千两,粮食五百石,应该说已经非常拿得出手了。
丰源号做的是粮食买卖,根基就在江南,家族在南方也颇有势力,朝中就有几位家族的官员。既然来参加寿宴,肯定不能太寒酸了,出手太多也不合适,所以王掌柜权衡再三定了这么个数字。
看到王掌柜递上的礼单,内廷太监一脸的笑容,大声喊道:“丰源号王掌柜捐献白银一千两,粮食五百石,庚一区就坐!”
然后看到一名官员快速将”丰源号王”写在一张小纸条上,顺势贴在了那个巨大的纸板上。
只见庚一区几乎就在整个会场的最外边,除了那些平民百姓,没有比它更靠边了。
王掌柜看了看,眉头就皱了起来,刚准备跟太监说一下,能不能换个更靠前的位置。只听一个太监高声喊道:“广源号陆掌柜捐献白银两千两,粮食一千石,己一区就坐!”
王掌柜抬头看了一下己一区的位置,刚好比自己的庚一区靠前一点,顿时明白过来,原来是看钱下菜啊,谁给的钱多谁就往前坐。
陆掌柜看了己一区的位置,也有些不太满意,想要往前挪一挪,便开口问道:“这位公公,能不能将在下的位置换到丙区或者丁区去?”
整个会场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排列,最中间的是甲字区,向两边各延伸出九个区。一边为乙一、丙一等,另一边为乙二、丙二等,依次排列。
甲乙二区最尊贵,位置也最好,是朝中大臣和勋贵们的区域。民间人士可以竞争的最好区域也就是丙区或者丁区,比较靠近会场中央。
“陆掌柜,不是咱家不通融,只是按照你捐献的钱粮,想去丙区或者丁区可有些不够啊。”接待的太监笑盈盈的说道。
陆掌柜好奇的问道:“那这丙区和丁区怎么个进法?”
接待的太监非常耐心的解释道:“壬癸二区专门为京师平民百姓设立,丙、丁、戊、己、庚、辛六区则为士子、外臣,以及仁善之士设立。至于具体的标准嘛,就说这丙字区,想要进去,起码要捐银一万两,粮食三千石。”
这个标准有点高啊。
如今京师里粮食价格高涨,一石粮食起码可以卖到六七两,精细些的粮食甚至可以卖到上十两。这样算下来,想要到丙字区就坐,没有三万两根本拿不下来。
正在王、陆两位掌柜有些犹豫的时候,接待太监指着纸板上最中间的一张空桌,傲然的说道:“看到这里没有?紧邻内阁诸位阁老,甲字区唯二的两桌,比一众勋贵位置更靠前,也是为民间的仁善之人预留的。只要捐献的钱粮价值在十万两以上,你就可以和阁老们平起平坐,还有可能得到皇上和娘娘的接见并赐匾,获得无上的荣光。”
接待太监的话一下子就将周围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纸板上最中间的那张空桌上,眼中充满了炙热。
这样的事情可是从来没有过,居然可以和大明帝国的阁老们平起平坐,虽然是用钱买来的,但是这样的事情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唯一的问题就是,实在有些贵了。
第284章 与勋贵们的合作
最后王、陆两位掌柜的实在是舍不得那么多钱买最好的位置,但是也没脸待在最外围,所以将捐款加到五千两外加一千五百石粮食,去了丁字区。
随着商人们陆续到达,终于出现了一些豪商,买了丙字区的位置。
对于这样的大主顾,不但有太监亲自送到座位上,而且上的茶水点心明显要高档不少。用的茶具一看就知道是宫里的精品,而且明确告之宴会后可以带走,是皇后娘娘的赏赐。
就连坐的桌椅都是黄花梨木的,比丁字区的红檀桌椅要高档不少。
更可气的是,丙字区伺候的宫女们,都要比丁字区的漂亮不少,这样的区别对待再明显不过了。
丙字区只有十来张桌子,最多不过坐七八十号人。不像丁字区,几十张桌子,起码可以坐几百人,分量完全不一样。
后面发生的事情更加令人眼红,宫里的大太监王承恩、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还有顺天府的府尹郭建初亲自到丙字区与每个商人进行了亲切的交谈,给足了他们面子。
几位京城的大佬言语之中对这些商人赞赏有加,并表示以后京师里的生意会让底下的人重点关照,让那些商人们受宠若惊。
不管这些承诺的真实性有几成,能够结识这几位在京师颇有影响力的大人物,这些钱就花得不亏,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