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1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大的往济州岛运,海禁政策就会变成一纸空文。兴汉军和江南大族是赚的盆满钵满,朝廷却拿不到一丝好处。”陈新甲抱怨道。

“海禁本来就是错的,谁不知道海贸可以赚大钱。支持海禁的都是那些参与海上走私的江南大族,别说什么祖制和倭寇了,大家都是聪明人,不过是他们想吃独食罢了。”鲁若麟嘲笑道。

说到这里陈新甲的申请更加阴郁了,不过江南大族财雄势厚,朝堂上有的是人为他们摇旗呐喊,即便是皇帝都惹不起,何况他陈新甲。

“不过自从我兴汉军在济州岛立足,与江南往来频繁,这附近想要阻碍两边往来的海盗势力都被清扫一空,即便是那些背后的大族也被敲打了一番,如今海禁已经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再也没人拿来说事了。”鲁若麟得意的说道。

陈新甲一愣,确实是如此,以前还有人在朝堂上书指责兴汉军引诱江南士民出海,现在这方面的消息几乎销声匿迹了。

“因为无论是来软的还是硬的,他们都对我无可奈何。来硬的,只要是他们的船敢出海,我就可以让他们下海里去喂鱼。来软的,你认为他们的那些官场手段和地头蛇做法能够影响到我吗?有些人不死心,还说动江南水师出面来搅和,被我好好的敲打了一下,现在江南的水师已经不敢插手与兴汉军相关的事情了。”鲁若麟抬手给陈新甲续了杯热茶,继续说道。

“而且我们兴汉军不是海盗,是给江南带来利益的。现在不但江南的货物不愁卖,还有大量的商品和银钱流入,如今的江南比以往更加繁荣富庶。你只要看看江南新开了多少工坊,新招了多少穷苦百姓,产出的粮食作物卖到了什么价格,就知道兴汉军在江南有多少人在靠我们养活,靠我们发财了。朝廷要是想断绝我们与江南的往来,那些利益受损的大族会闹出什么动静出来不用说你也知道的。”

陈新甲听到兴汉军已经和江南大族建立了庞大的利益联盟,心中一暗。如今北方残破,江南成了朝廷的救命稻草,是万万不能出现什么意外的。

“再好又怎么样,朝廷照样收不到一两银子。”陈新甲抱怨着,明朝的商税就是这么坑爹,明明江南商贸繁荣,朝廷却不能从中捞到什么好处。

“这也是我要说的,如果兴汉军加入了朝廷,那么兴汉军支持朝廷在江南征收商税。如果朝廷压服不了江南地方,我可以允许朝廷在兴汉军内设点征收属于朝廷的商税。在我兴汉军治下,没有人敢逃税。”

鲁若麟的话犹如惊雷般在陈新甲耳边炸响,让陈新甲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兴汉军真的愿意为了朝廷得罪那些豪商巨贾?毕竟这本来就不关兴汉军的事情,完全是吃力不讨好啊。

第206章 双方妥协

“济州伯为何如此做?”陈新甲不会相信天下会有掉馅饼的好事,所以对鲁若麟的做法持怀疑态度。

“商人经商交税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既然你们没有办法收到钱,那我帮你们收一下又何妨。要是你们收到了钱,能够用来救济一下灾民,哪怕是多救活一个也是好的。”

也许鲁若麟确实有一点这样的想法,但是陈新甲明显不信,就这样盯着鲁若麟不说话。

“兴汉军在税收的问题上一视同仁,以前因为独立存在,这个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如果加入了朝廷,我希望的是朝廷按照我们的办法收税,而不是让我们学朝廷一样不收税。”

“以前那些江南大族们对我无可奈何,如果兴汉军加入了朝廷,保不住一些人会以为机会来了,又想搬出官面上的势力逃避收税。我现在连朝廷的税也一起收了,就是想告诉他们,想逃税就不要做那个梦了。”

“还有就是一个公平的问题。江南大族们本来就通过海上贸易赚了大钱,如果连自己国家的税都不交的话,他们的商品价格优势就太明显了,对其他人是不公平的。”

“而且朝廷也缺钱不是,从这些豪商身上收钱,总比在那些穷苦百姓身上搜刮要强吧。”

“不过我也丑话说在前头,兴汉军敞开门做生意,欢迎任何人过来发财,当然,鞑子除外。我不要朝廷出钱粮军饷,但是也不会允许有人坏了我的规矩,耽搁我赚钱。只要来到我的辖区,规规矩矩做生意,我保证你安安稳稳赚钱。但是想要把大明本土的那一套拿到兴汉军这里来用,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这个话陈大人可以带回朝廷里去,特别是那些宫里出来的,一时嚣张惯了,别到时候说我不给皇上面子。”

“如果宫里确实缺钱用,可以派人来找我。别的我不敢说,赚钱这种事情我在行,保证漂漂亮亮的把钱赚了,用不着拿着皇上名声又换不了几个脏钱。”

听到这里,陈新甲才明白鲁若麟确实有心帮着朝廷收税,脸色顿时好看了不少。

“济州伯,依你的看法,如果朝廷在你治下收税,能收到多少商税?”

“恩,以后不敢说,现在嘛,一年也应该有个几十万两吧。要是操作的好,一百万两也有可能。”鲁若麟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下。

每年大明本土与兴汉军的双边贸易额都在两千万两以上,而且增长的幅度还非常大,朝廷哪怕是只收百分之五的税,也有一百万两,比起那些商人们获得的利润,根本不算多。

“果真?济州伯没有虚言?”陈新甲惊喜的问道。

“要是朝廷不相信的话,我可以每年给朝廷一百万两,税收不够的话算我倒霉,要是有多出来的就是我赚的,陈大人可愿意?”鲁若麟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让陈新甲分外纠结起来。

鲁若麟做生意起家,向来精明的很,肯定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既然他能打这个包票,证明能够收到的税绝对不止一百万两。现在陈新甲纠结的是拿这一百万两落袋为安,还是赌一把能够收到更多的钱。

“如此大事,不是本官能够决定的,必须上报朝廷请皇上定夺。”涉及到如此大笔的收入,陈新甲肯定没有决定权,需要上报朝廷。

“恩,事关重大,可以理解。不过我既然帮着朝廷收税,那么也需要朝廷发文允许大明的商人前往辽南或者济州岛贸易,废除海禁。”鲁若麟帮朝廷收税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肯定是希望朝廷能够解除海禁政策,让更多的人参与海外贸易。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