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缚吗?
袁秀才显然也明白李春来的心思,晚上他老娘做饭的时候,虽是比以前丰盛的多的多,有好几个肉菜。
可袁秀才却是止不住失笑着感慨,他读了一辈子书,到头来,却是已经被一个武人算计的明明白白
就在这等纷杂之中,李春来逐渐把幕府的架子撑起来。
当然,因为种种原因,这是缩水很大的幕府。
原本,李春来的构架中,幕府是能军方五五开,能对立牵扯的局面。
可此时,只能是九一开,幕府只能是先当做李春来的传声筒,去做一些繁琐的统计与统筹工作。
两个主官自然还是师爷和杨德山。
以师爷为主,杨德山为副。
若是真按能力来说,杨德山明显还要在师爷之上,毕竟,这是搞了一辈子实务之人。
师爷倒是懂得多,却也沾染了不少读书人的毛病,太虚头巴脑了。
但李春来究竟也要千金买马骨,为此,还做了杨德山好几次的工作,总算把他哄好了。
因为这颗种子着实是太过渺小了,简直小的让人不忍直视。
所以幕府成立的时候,李春来也并未举办太大的仪式,只是小小的在内部搞了一下。
但李春来也并不着急。
只要幕府真正开始运转起来,并且他李三爷逐步把一些事务、乃至是核心事务,交到他们身上,他们自然会显示出他们的存在感来。
幕府的办公室设在李春来这沂水畔新宅的前院,用一道简易的墙,单独隔出来一个小院子,供他们六七十人,工作办公之用。
当然,麻雀虽小,却是依然五脏俱全。
此时,幕府虽是集中制,但依然分成了士农工商等数科,李春来也是费劲了心思,逐步让他们适应这种责任到人的细分工作。
待到以后时机成熟,再搞隋唐时或者后世的那种执笔制。
说到此,不得不说,后来满清的四阿哥,搞的军机处还是蛮不错的,很符合李春来此时的工作纲要。
不过,若李春来要搞,显然不会跟那位无头皇帝一般,小家子气的,一点权利不给人。
抓住核心的便是足够了。
而随着李春来幕府的正式上线,三个重头工作便是直接推给了他们。
一是李春来食邑的确切安排。
虽说天启小皇帝给了李春来食邑这种恩宠,却是并未给李春来切实的人口。
显然,他也是明了了李春来与李如柏之间的一些交易。
基本上就等同于他只开了空头支票,便是对李春来和辽东李家几方面人,来了个通杀。
李春来对此虽略有小不爽,但俨然不可能跟天启小皇帝去较真,谁让人家是天子呢?
但李春来此时要把麾下这两千余丁口,加之匠户们的千余丁口彻底安排妥当,俨然不是件容易事。
一点便卡死所有了。
沂源弹丸之地,究竟还是太小了啊。
不过此时这些问题俨然不用李春来操心了,到底去哪里开拓,到底去哪里买地,便轮到师爷和杨德山去操心了。
李春来此时做的,便是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第二点。
便是后封赏时代的工作了。
前番,李春来虽已经对青州左营的儿郎们发放了一部分先期的封赏,但后续还有诸多事务,都需要协调、总汇。
这也是个极为庞大的工作。
不仅要与军方那边牵扯,同时,也要求幕府中的人们,切身实地的到儿郎们家中,查看情况,做出评估,然后,再给出正确的方案。
第三点。
则是酒厂方面的事务了。
不仅要帮酒厂解决诸多问题,还要帮酒厂开拓市场,扩大影响力。
俨然也不是个轻快活
李春来这是真的把人当牲畜使唤了
不过,虽然李春来对幕府的要求极为严苛,给他们的待遇也是真的高。
不仅没人都有招录名额,可以将同僚好友之类的招进来,本身的薪水也是极为丰厚的。
单单底薪,便是有二两现银,五十斤米面。
若是做的好,还会有各方面的奖金。
而出门方面,基本上是人人都配马,单是马车,李春来就给他们配了十五辆至多。
不说还有十几顶轿子了。
可以说是极尽体面。
这使得工作虽累,幕府众人却是都充满了斗志,一个个都如打了鸡血一般。忙来忙去。
沂源上下,时刻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而随着幕府这边的工作逐步展开来,李春来也迅速便尝到了大甜头,终于可以将他解放出来了
李春来真的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可以稍稍缓缓节奏,休息一下。
但,李春来的好日子还没过两天,正忙着与各部军官交流,准备开战参谋制的时候。
老娘杨氏,却是一大早便怼住了李春来,跟李春来谈及了一个十分严重的话题!
第517章 镇江水师之秘
兄弟们,弱弱求一发支援,船多谢了
~~
“娘,孩儿不是不想成亲,孩儿怎是那等不负责任的人呢?这不是情况特殊吗。前番,新皇登基,这段时间,辽地又战火连绵,孩儿现在大办亲事,究竟不合适啊……”
看着自从搬来沂源后、少有沉着脸时候的老娘,李春来只能是一边端茶倒水,一边小心解释。
但杨氏却不买账。
冷声道:“三儿,为娘我不听你说这些虚的。你今天便给我一句准话,到底什么时候办亲事?人家俞家小姐、李家小姐,还有如意、玉奴、秀娘、采雪她们,是哪个对不起你了?孩子都生了啊!现在却无名无分的!你让你娘这张老脸,往哪里搁?你怎么对得起我李家的列祖列宗……”
也不知道杨氏到底是吃了什么枪药,一顿操作,直将李春来喷的满头是包。
偏偏,李春来还根本无法反驳的……
甚至,小寡妇钱月儿都被杨氏算在了其间。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段时间简直忙成狗了,李春来倒真把这个可人的小甜点给忘了……
好不容易等杨氏骂累了,李春来只能是硬着头皮保证,若今年条件允许,一定会成亲。
这才是将杨氏送回去。
“呼。”
送走了杨氏,李春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张黄却又找上门来。
不过,这厮经过这些年的打磨,俨然也更老辣了许多。
一看李春来脸色有些不对,他也谨慎了不少,没直接谈公务,而是笑着调侃道:“帅爷,怎的回事?我刚才听说老太太过来了,不是又来催婚的吧?”
至此时,李春来俨然也有了被人称为‘帅爷’的资本。
当然,也是李春来他们都是战兵序列,一直向九边看齐,否则,在山东这边非九边地区,普通人还是称呼‘军门’的更多。
“哎,别提了。”
跟张黄李春来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