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周边地区最近最大的大瓜了。
而不论是洪斌、张黄、崔二、陈六子,还是刘黑子,包括山子、小金子,乃至是虎头等人,都已经开始成长起来。
基层军官就更多了。
在军队方面,对李春来而言,真的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那股东风了。
奈何,在职方面,李春来却是菜的抠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此时国朝贵武贱这个概念,始终是不得扭转。
这几年来,李春来虽是通过杨德山和师爷的关系,收拢了不少账房先生以及读书识字之人,却只能算是小猫小狗三两只
都是些不如意的读书人。
或许他们未必没有才华,奈何,想真正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那路还长着呢。
但对此时的李春来而言,职方面的要务,俨然比武职这边要重要的多的多了!
毕竟,武职这边的工作,说句不好听的,真要没人,李春来自己都能兼任过来。
可职方面,把李春来累死他也忙不过来啊
现在,真正能帮李春来顶事的,也就杨德山和师爷两人了。
可杨德山单单是这几天的时间,就已经瘦了七八斤了。
师爷就不消说了
本来便是猴儿一般的人,再这么搞下去,怕是只快皮包骨头了
搞的李春来都不敢再怎么使唤他了,就生怕万一那天,这厮扛不住了,一下子趴窝,那他李三爷也要尴尬了
就在这种痛与快乐的反复纠葛之间,五月末的最后一天,悄然到来了。
而李春来和早已经等待多时青州左营一众儿郎们,终于是等来了朝廷的天使,带来了切实封赏的结果!
第516章 正式开府
这次过来的天使不是别人,正是老熟人魏忠贤。
此番去京师报功的时候,李春来是很想与魏忠贤多多交流,加深一下感情的。
奈何,魏忠贤比李春来还要更为清明,节奏把握的很不错,并没有与李春来纠葛太深。
之前的时候,李春来还对魏忠贤有些不爽,但此时再见到满面春风的魏忠贤,李春来已然明白,这是魏公公又给他好好上了一课啊。
虽说因为京师的事情,李春来与魏忠贤之间,已经有了某种不好言说的隔阂,那种不信任感很甚。
但不论是李春来还是魏忠贤,自都是场面人,不多时,气氛便欢快起来。
在封赏前的饭局上,魏忠贤也对李春来透露了此次封赏的最大核心!
在加封李春来勋衔的同时,李春来这一次终于明确了食邑的标准,而且并非是寻常的五百户,而是六百户。
别小看这一百户的差距,这可是个重要的信号。
另外,便是李春来新建军户所的权利了。
天启小皇帝已经允诺,允许李春来重新开一个新所。
不过,魏忠贤这话说的漂亮,李春来又如何能不明白他其中的深意?
天启小皇帝这是想自己能加速开拓辽海啊!
吃过了午饭,封赏仪式正式开始。
李春来先要沐浴焚香之类的就不消说了,沂源各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基本上都到齐了,过来观礼。
虽说比不得青州那等大城,但在此时的李府之内,场面同样不小了。
待一通流程走完,李春来换上崭新的副总兵官袍,登时将场内的气氛推到了高潮。
各种恭维恭贺声犹如潮水一般,不断的朝着李春来涌过来。
特别是一身喜庆的杨德山,那等感觉,直比他自己升官发财还要更为骄傲。
谁能想到,他们老家那小小山沟子里,竟能出了李春来这等人才啊。
而此时,在中院花园阁楼上,遥遥的看着这一幕的三娘姐妹,脸色也是颇为复杂。
妹子晴儿便不用说了,自从李春来那次装神弄鬼之后,她基本上已经认命了,已经决定要好好伺候李春来。
奈何,李春来最近着实是太忙了,脚不沾地一般,她便是想勾引李春来都没有什么机会的
三娘这边自是比晴儿要深刻许多。
看着此时意气风发的李春来,她恍如看到了当年的父亲
可惜啊。
他的父亲纵然有不少才干,却又怎能与眼前的李春来相比?
这小李三儿,简直就是个人精中的人精!
三娘有一瞬都在止不住的幻想,若,若她是这个宅子的女主人,这人生,未尝便不好。
奈何,她究竟不是
不过,三娘的心志很快要坚硬起来,坚若磐石。
这才到哪儿?
她想要的东西,她自会用她的双手去争取,去创造,又哪需要什么男人了?
此时的京师究竟千头万绪,魏忠贤自也不可能在沂源停留太久。
在当晚与李春来进行了一次长谈之后,次日一早,他便是急匆匆返京了。
一路将魏忠贤送到十里长亭,看着他们几十人快步策马离去,李春来的眼睛止不住微微眯起来。
新的时代,开始了啊。
以魏公公的这等性子,这等手段,他真正开始掌握大权,怕已经是为时不远了!
送走了魏忠贤,李春来也开始投入到了更为忙碌且复杂的工作当中。
升官发财虽是可喜可贺,但后续的人情往来俨然也不能不做。
随着李春来升任为青州军主将,并且,兼任了整个山东的副总兵,之前没有来参加李春来封赏的青州众人,包括山东军各部的其他人,都是赶到沂源这边来,拜见李春来。
别的不说,至少先跟李春来混个脸熟不是?
更不消说,从李春来一路声名鹊起到现在,多少人,早就想跟李春来搭上关系,却是一直不得机会了。
而就在这等纷杂之中,李春来也逐步拉拢了一部分人才,特别是职人才,或许不用他们有什么大才干,能独当一面,但至少能维持正常运转。
毕竟,这种大才干、独当一面的能力,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得慢慢培养。
此时这般状态,李春来除了自己培养,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
甚至,李春来还特地去拜访过沂源那位有名的袁秀才,希望请这位伙计出山。
奈何,袁秀才虽然穷困潦倒,饭都吃不上了,脊梁骨却是比擎天柱还坚挺,根本看不上李春来的这三瓜俩枣,还是要一心苦读圣贤书。
李春来倒也不生气,反而是赞助了他几十两银子,祝福他有好运气。
毕竟,能力先不说,袁秀才的这等骨气,还是很让人佩服的。
再者说,以李春来此时的丝蕴,三十两银子而已,他养个小老婆都不够,去投给袁秀才这等潜力股,沉了便就沉了。
可万一这厮真考中了呢?
难道,沂源出身的他,还能逃得过他李三爷的影响力?
就算袁秀才以后拼命撇清,难道还能挣脱乡党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