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都是听明白了。
不是大明的将士们不尽心用命,而是,天时地利不在,阴差阳错间,棋差一招啊
这让谁能不遗憾,不痛苦?
朱常洛这时终于回过神来,不过,他还是没说话,而是又把说话的权利给了朱由校。
朱由校忙道:“李将军,你是说,你们南路军这边,若事情稍微顺利一点,结局便怕是会”
李春来忙用力擦了一把眼泪,重重点头道:
“皇太孙殿下,正是如此!
若能早上半天,我南路军主力,怕是已经杀到老寨城下,那时,纵然杜松杜军门和马原马军门兵败,却也绝不会全军覆灭。
而那时,若我大明主力一旦攻破了老寨,前方鞑子主力必然会崩盘,到时,必是一泻千里之势!
这一来,纵然我大明未必能取得大胜,损伤依然会惨重,但鞑子的情况也绝好不到哪里去!
换言之,那时我大明或许会遭遇重创,损失惨重,但鞑子的国运都将受损,特别是那时还有叶赫几部”
李春来虽是没有说下去,但朱常洛父子三人再次相视一眼,便是朱由检也明白了李春来的意思。
后金鞑子就算凶,却究竟只是弹丸之地,且他们背后的纷杂依然不少,一旦出现颓势,那必将是墙倒众人推的连锁反应。
纵然大明这边一样会受损严重,可,大明何等庞大?
稍稍缓缓,便已经能缓过来。
且有这种大势当前,怕是顷刻间便能将鞑子灰飞烟灭啊。
可惜。
可惜啊。
事情已经发生,叶赫部早已经被觉罗部覆灭,又怎还能再重来啊
便是朱由校都止不住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但转而,他又强自振奋起来,忙是看向李春来,道:“那,李将军,你为何判定,若再有大战,你便能做成此事呢?”
“殿下您这个问题问的好!”
李春来忙又擦了把眼泪,眼神陡然射出无尽的希望与骁勇:“古人言,吃一堑,长一智。萨尔浒之役时,卑职不过区区副千总,人少位卑,也并不了解其中地形,很多时候,都是人云亦云。对战事的了解也不够充分。但若再来一次”
李春来那种自信不由更甚,一时将朱常洛爷仨都压住了:
“并不需萨尔浒那般大队人马,只需三五千人便已经足矣!卑职愿学那冠军侯与卫大将军,封狼居胥!纵然身败名裂,永世不得超生,也无怨无悔!!!!!”
兄弟们,不知道为啥,船就是腿软了呢
快来扶我一把
我真不想当韭菜啊,我不玩了,把钱还我,哭啊
第415章 最有可能完成的路线
“皇儿,你怎么看?”
大殿内,熏香浅浅萦绕,朱常洛端坐在一张椅子上,目光冷冽又淡漠的看向了皇太孙朱由校。
朱由校一时后心里冷汗都是止不住的渗出来,想说些什么,但犹豫了一下没有开口,急急思虑起来。
便是刚才很活泼的朱由检,此时都老老实实端坐,大气儿都不敢喘。
哪还有刚才李春来在时的父慈子孝?
看着父亲朱常洛那种最熟悉的冷漠,根本不似有半点人感情,朱由校周身的压力不由更大。
虽说他的皇祖父万历皇爷,在临去世之前,办了一件大事,从法律上明确了他皇太孙的身份。
但朱由校很明白,他的父亲,并不喜欢他。
乃至也并不喜欢他的弟弟朱由检。
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到了他朱由校这里,这方面更是讳莫如深,根本不是常人可以揣测的。
半晌,朱由校额头上都是渗出冷汗来,心中终于是有了腹案,忙是深深对朱常洛一礼道:
“父亲,以孩儿之见,李春来小李三儿此人,还是可用的。虽说他后面有着一些狂妄,竟封狼居胥自居,但孩儿以为,我大明,此时,怕还真的需要他这种有锐气与闯劲之人”
“另外,以孩儿之见,李春来所言,整体还是比较踏实的,以务实为主,并未有什么浮夸。而且孩儿之前上课时曾听方首辅言,李春来前些时日在青州围剿莲花教事务时,是有功劳的”
说完,他忙深深对朱常洛一礼,卑微至极,恍如是在等待命运对他的审判。
朱常洛却并没有任何表示,恍如老僧入定,久久没有动作。
这让朱由校、朱由检哥俩,心迅速沉到了谷底。
纵然皇祖父万历皇爷明确了朱由校皇太孙的身份,此时,便是朱常洛也不可能动摇。
可哥俩都明白,他们的父亲,还有很多办法,让他们吃苦头。
“嗯。”
正当哥俩都如坠冰窟,就快要到极限的时候,朱常洛终于是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缓缓点了点头:
“皇儿所言不错。这小李三儿此人,虽是略有骄妄,不过也是年轻人的常态,整体而言,还是可用的。皇儿在这方面,可有计较?”
“”
朱由校兄弟俩终于如获大赦,至少最难的一关,他们算是过去了。
不过,此时朱常洛的这个问题,俨然也绝不好回答。
朱由校又想了很久,这才恭敬道:“父亲,以孩儿之见,李将军的功绩,再升一级,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也须得对他有掣肘,他毕竟还年轻。
或或可提升其为青州参将,但却又在名义上受另一位青州老参将统领。这一来,既不耽误他练新军,又能对他有所掣肘,掌控于父亲您的手中”
“哈哈。”
朱常洛脸上终于见了笑意:“皇儿所言不错,这个办法很好。但是,此事孤还是不放心。这样,皇儿,待今夜,你代孤出宫去,仔细与这位李将军聊聊,孤再做决断!”
“是”
看着朱常洛大步离去,朱由校和朱由检哥俩相视一眼,都是犹如刚从水中捞出来一般,如获大赦。
朱由检想了想,忽然低低道:“兄长,待你见到那李将军时,怕须得询问下李将军对于熊廷弼的看法,弟恐明日父亲会询问此事”
朱由校看向朱由检,目光很快变的柔和,亲昵的揉了揉他的小脑袋:“为兄省的了”
出了皇宫,李春来的周身也早已经被冷汗湿的通透。
本以为,这位即将即位的泰昌皇帝,会跟当年的太子朱标一般,也是位宽仁之辈呢。
却不曾想,他李三儿还是太过年轻了,差点便被其中表象骗过去。
虽说这位爷的生平,在民间流传并不多,可透过那个灵魂,李春来还是多少知道些的。
就不说大明后期的几大悬案,什么红丸案,移宫案之类,都跟他有莫大牵扯了。
便只说一点,这位爷到底是怎么挂掉的。
按照李春来从那个灵魂中得知的史书记载,这位光宗皇帝,是纵欲过度而死。
但是史书终究有着种种限制,或美化,或丑化。
结合明史是满清编著,里面丑化的因素或更多一些。
但光宗本人究竟有着一定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