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5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的第一人。

有了这个影响力,他就能吸引一大批的追随者,缩短培养势力的时间。

但他想宣扬佛家思想还有个桎梏,那就是佛毕竟是外来的,必然会受到读书人的排斥。

你作为宗教传播还行,想插手教化众生,找揍。

岳山又给他提供了另外一个解决的方法。

把释迦牟尼佛出生悟道之地纳入大唐国土,一切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那块地方就是我大唐的国土,自古以来就是。老子西行就曾经来过这里,还指点过释迦牟尼佛……

而如果他能推动大唐做到这一点,那他将会成为大唐的功臣,会成为佛教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位格最高的佛。

到那个时候,他要用佛家思想参与到教化众生中去,几乎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不过,天上不会掉馅饼,岳山突然给他这么多大的好处必然有所求,所求还非常大。

而且他还能猜到岳山的所求是什么,把佛纳入华夏文明体系内,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对这一点他并不排斥。

他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没有任何问题,先是华夏后裔大唐子民,然后才是佛教徒。

他不远万里去天竺取经,是觉得大唐现行的这套体系有问题,想去学习别的文明的经验,然后让大唐变的更好。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他就不会去天竺取经,就不会从天竺回来。要知道在天竺他可是被誉为大贤,是各个国家争相邀请的座上宾。

而且那里还有无数佛经原本,有高僧交流佛法,日子过的也非常滋润,留在那里比回来舒服太多了。

可他依然毫不犹豫的回来了,因为他是唐人,天竺再好也是异国他乡。所以把佛家并入华夏文明体系,他没有任何意见。

文唐

第781章 佛国计划

接下来就有玄奘讲述了西行路上的见闻,以及天竺的情况。

“天竺并非是一个国家,而是整片地域的称呼。其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为戒日国与遮娄其国,分别通知北天竺和南天竺,还有数十小国……”

“戒日国王乃雄主,南征北战征服诸国建立了戒日国……”

王绩道:“那不就和我华夏春秋战国时期差不多吗?戒日王难不成是天竺的始皇帝?”

玄奘摇摇头道:“遮娄其国也不遑多让,双方数次大战互有胜负,我返回的时候双方已经约定疆界暂时休战了。”

王绩道:“那这样的话等将来我们打过去的时候岂不是很麻烦?”

“阿弥陀佛。”玄奘呼了一声佛号没有正面回答,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很难?岳山暗自摇头,这话你问过王玄策了吗。不过他也没有小瞧天竺的意思,打败他们容易,难的是后续统治。

王绩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道:“看你的样子应该是有想法了?”

岳山道:“想法是有一些,戒日王确实雄才大略,然而他差秦始皇远矣。”

“他把戒日国分封成为三十几个藩属国,这些藩王手握大权。他活着的时候还好,一旦他死了整个国家马上就会分崩离析。”

“甚至整个天竺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没有外力还好,一旦有外力介入,这个问题就能迅速让他们灭亡。”

玄奘惊讶的道:“没想到夏国公对天竺了解如此之深,敢问您说的隐患是什么?”

岳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知道佛祖的身份和他为什么会创立佛教吗?”

玄奘颔首道:“知道一些,佛祖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因见民间疾苦才创立佛教教化众生接触万民疾苦。”

岳山先是点头,又摇头,道:“你说的确实没有问题,但没有抓住核心。”

“天竺最大的隐患在于种姓制度,他们把人分为四等,每一等的特权都不一样,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样。”

“上等人永远都是上等人,孩子一出生也是上等人,享受特殊待遇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

“下等人永远是下等人,孩子也是下等人,只能被掠夺欺压,永无翻身可能。”

王绩忍不住说道:“这不就是血统论吗?商周时期我们华夏也是唯血统论,两晋时期也是如此。”

岳山道:“对,就是血统论。他们的血统论和华夏的血统论不同,我们华夏人哪怕是个奴仆,追溯起来也都是炎黄子孙。如果真有才能,是有机会改变身份的。”

“天竺不同,他们对血统的认知是,贱民的祖宗就是贱民,追溯到最初也是贱民。上等人的祖上就是上等人,双方不是同一个祖宗。”

王绩瞠目结舌,道:“居然是这种情况?为什么下等人不造反?”

岳山反问道:“陈胜吴广之前为什么没有平民造反?天竺就是缺了一个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

“而且他们还把这种血统论和宗教联系在,他们的血统是神决定的,凡人无法更改,除非背叛你的信仰。”

王绩摇摇头道:“这还真是……难。”

玄奘也叹了口气,道:“夏国公还没说佛祖创立佛教的事情呢。”

岳山这才把话题扯回来,道:“佛祖虽然是一国王子,但国家实力太弱小,常被其他国家的人凌虐,时刻面临灭族危险。”

“通过学习使他明白,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原本的宗教婆罗门教,他就立志创立一种新的思想新的宗教来取代婆罗门教。”

“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就是针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设立的。”

“只是可惜,虽然释迦牟尼靠着过人的才智创立了佛教,却没能遇到一个愿意践行他意志的帝王。”

“婆罗门教依然存在,种姓制度这个枷锁依然套在天竺人的脖子上。甚至我可以断言,只要无法消灭种姓制度,佛教早晚有一天会败在婆罗门教的手里,被彻底赶出天竺。”

玄奘情不自禁的握紧了手中的念珠,好半天才再次呼出了一个佛号:“阿、弥、陀、佛。”

只是这一声佛号喊的尤其的长,就是一字一字喊出来的。

王绩在桌子下面给岳山竖起了大拇指。岳山瞟了他一眼,神情不变的对玄奘道:“已经聊了这么久了,我也是时候告辞了。不过再走之前我想向大师求一尊佛像,不知可否?”

玄奘起身双手合十行了一礼道:“贫僧谢夏国公指点。佛像本就是赠与有缘人的,您请稍后,我这就去取。”

说完转身去了翻译经书的书房,没一会儿就双手捧着一尊尺许高的金佛像出来。把佛像放在石桌上,道:

“这是我从天竺带回的佛祖金像,最玄妙处还在于这里。”

他双手扶住莲座,对岳山道:“还请夏国公捧住佛祖金身往上抬。”

岳山心中疑惑,这是做什么?但还是先单手竖起行了一礼,念叨:“佛祖勿怪,弟子非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