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4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存在,他也不用死了。”

玄奘沉默了一会儿才回道:“一饮一啄自有天定,非人力所能为也,这就是鞠施主的命。”

王绩又说道:“反过来说,或许大师应该庆幸回来的晚了两年,这样就不用陷入两难的境地了。”

岳山暗自摇头,王绩这话说的夹枪带棒一点都不客气啊。鞠文泰反叛大唐和突厥勾结在一起,两年前朝廷派程咬金、薛万均率大军十万远征。

和历史上一样鞠文泰忧惧而亡,大唐灭高昌国打通通往西域的通道,并在高昌国的旧址上设立了高昌道,正式把吐鲁番盆地纳入大唐领土。

并在这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开始经营西域。

言归正传。

如果玄奘提前两年回来,面对对他有恩还结拜为兄弟的鞠文泰该怎么办?支持鞠文泰就是背叛大唐,支持大唐就是忘恩负义。

王绩这话就是嘲讽玄奘。

玄奘并没有生气,而是用一句话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先贤有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

岳山眼睛一亮,他有些摸到玄奘的内心想法了。但这还不够,而是继续问道:

“释迦牟尼佛是根据天竺的风土人情创立的佛教。然天竺和大唐差异甚大,佛法自然不能完全套在大唐身上。如若两则有冲突,不知道大师讲如何?”

王绩也紧紧的盯着他,等着他的答案。

这一次玄奘沉默的时间有些长,过了好一会儿才坚定的道:“圣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王绩满意的笑了起来。

岳山也笑着道:“大师此言,大慰吾心。”

玄奘道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岳山笑过之后郑重的问道:“宣扬佛家思想必先翻译佛经,大师准备如何翻译这些经文?”

玄奘回道:“天下佛门公推了九位佛学深厚又懂梵语的僧人,来协助我翻译这些经文,刚才您见到的辩机就是普光寺主持道岳法师的弟子。”

岳山道:“八百部经书,凭你们十个人恐怕一生也难以全部翻译。大师乃是有得高僧,对我华夏文明对大唐乃至对天下苍生,都有更大的用处。如果一生困顿在书卷之中,太浪费了。”

玄奘回道:“翻译经文的过程也是深入专研佛法的机会,我会遴选优秀的佛家后起之秀一起来学习翻译经文。等他们学有所成,当能承担起翻译经文的重任。”

岳山赞许的道:“不错,大师是个明白人,培养后起之秀方为长久之道。”

玄奘道:“不敢当,我也是受到您创办书院的行为启发才想到这些的。”

岳山又此问出了一个犀利的问题:“你真的能说服其他佛众,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翻译佛经,推行你心中的佛法吗?”

玄奘摇摇头道:“不知夏国公有何法可以教我?”

岳山道:“圣贤祠,佛家尚无一人入内,过几日你可以举荐释迦牟尼佛入内为佛圣。”

玄奘却并未高兴,而是问道:“列何位?”

岳山看着他,严肃的道:“如果你们承认老子化胡之事,可与孔圣同列。若不认同,则与墨圣同列。”

玄奘再次沉默,如果经他推举能让佛祖入圣贤祠为圣,将可以一举奠定他的江湖地位,在没有任何一个僧人能和他比肩。

至于高一头低一头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然而岳山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给他这么大的好处肯定有所求,好处越大所求的越大。他在考虑自己能不能付得起那个代价。

岳山大致能猜到他在想什么,补充了一句:“把佛祖出生、悟道之地亲手并入大唐的国土,我猜应当是大唐所有佛众最高的成就了吧。”

玄奘愣住了不可思议的看着岳山,这句话对他的冲击力实在太大了。把佛祖的诞生之地纳入大唐的国土?这是他从未想过的事情。

王绩却一点惊讶的样子都没有,即便岳山给他说要统治全球,他都不觉得奇怪。毕竟亲眼见过地球仪,他很清楚岳山的长远计划。

岳山不等他说话,继续说道:“我给你讲一个关于绿教、犹教、基教和耶城的故事吧。”

于是他就娓娓道来把这三个宗教和耶城的关系讲了一遍,并重点描述了它们为了这处圣地都做了哪些疯狂的事情。

当然了,这些事情大部分都还没有发生过。不过没关系,他要转达的意思表述到就可以了。

果然,听完后玄奘的眼神似乎有了那么一点点变化。嘴里喃喃道:“圣地,圣城,朝觐……”

过了好久,玄奘的表情突然平静下来,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当年我西行之时夏国公曾言,要我把沿途的风土人情和经历都记录下来。”

“只是时间仓促还尚未成书,夏国公不妨稍等些时日,等我把此行经历整理成册之后在交由你,以完成当年的承诺。”

“哈哈……”岳山大笑起来:“大师必然会成为我大唐佛家第二圣。”

“阿弥陀佛。”玄奘再次呼了一声佛号作为回答。

如果说最早他是信佛祖,那西行万里他见多了人间疾苦,再经过苦行僧般的磨砺之后思想已经转变,现在他信的是佛家的思想。

翻译佛经已经不是他的主要追求了,他有了和儒道法一样的想法,教化众生。

用佛家的思想来解决人世间种种心灵上的磨难苦楚,为‘心’寻找一个港湾。至于有没有真佛,无所谓了,或者说佛就在心中。

可教化众生必须要有完整的佛经,必须要把这些经书翻译出来,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

翻译佛经就没空去做别的,做别的就没空翻译佛经。

这就必须要借助整个佛家的力量,可佛家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别看现在大家都抬举他,目的是为了借用他的影响力替大家谋好处。

一旦他不能做到这一点,很快就会抛弃他。

翻译佛经的工作同样不能交给别人,那样翻译出来的东西就不是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所以佛经的翻译工作他必须要亲自盯着,或者培养一批和他志同道合的人来接手这个工作。这样他才能腾出手去做别的。

这就意味着他必须要有更大的影响力,压倒不同意见的人,成为佛门真正意义上的领袖。就和岳山在文坛的地位一样。

只是他只有名声没有根基,想实现这一点很难。起码要用十年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势力,可人生有几个十年。

岳山给他提供了一个捷径,由他出面推举释迦牟尼佛入圣贤祠。

这是亿万佛众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要是他能办成,必然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人,而不是被别人推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