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1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天,遇到哪里有学术名家还会亲自拜访。

而学界名宿的这种举动也直接影响到了高句丽民间,原来所谓的大唐入侵只不过是换了个王上而已,并不会把他们这些老百姓怎么样。

再加上李世民严令各军不得欺辱凌虐百姓,惶恐不安的民心渐渐安定下来。

当然,也并不是都一帆风顺,这中间也遇到过不少次的刺杀。

任何国家都不缺少死忠,高句丽存在数百年,忠心之士还不在少数。只是他们力量太薄弱扭转不了大局,选择刺杀大唐的官吏将领制造混乱就成了他们的手段。

岳山周游高句丽进行讲学,影响力这么大,那些人自然不会放过他,几乎每隔几天都会遇到一次刺杀。

最危险的一次是他要去拜访的那个名宿亲自掏出了匕首,要不是他穿越以来坚持习武,要不是那个行刺的名宿年老体衰,就算不死也要重伤。

不过事后他并没有追究那个名宿的罪责,还当众表扬他有忠义之心。

但同时也斥责他心胸狭隘,不管是大唐还是高句丽都是华夏文明的一份子。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高句丽从中原王朝分离了几百年是时候合二为一了。这是大势所趋,你忠心没错,但也不能逆势而行。

其实这番话是故意说给那些投降大唐的名宿听得,否则他们脸上挂不住啊。

但不管怎么说,他遇到刺杀还原谅凶手,还正义凌然的说出这样一番话,确实折服了无数人。

就连那个刺杀他的名宿都当众拜服,承认自己狭隘,并表示要跟随岳山学习学问。

岳山欣然同意,并邀请他去渭水书院任教。

这个事情一经传出,引起的轰动比一百场演讲都管用,岳山的声誉攀上了新高,而高句丽国内残余死忠的敌视之心也被瓦解大半。

从那之后岳山几乎在没有遇到过刺杀,到任何一地演讲都会受到当地读书人的夹道欢迎。

与此同时李世民也没有闲着,一边任用降臣一边从国内抽调了大批的官吏过来。

同时还从国内调集了大量的粮食救济高句丽百姓……可以说收买人心的方法都用了个遍。

效果也是显著的。

三个月后岳山结束巡游讲学返回平壤城的时候,整个高句丽已然重新恢复了正常秩序。

然后一个新的问题来了,冬季之前李世民必须要班师回朝,谁来镇守高句丽。

(.)文唐

第713章 总督人选

“翠岚,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李世民问道。

岳山先是起身行了一礼,才叹口气道:“算算日子丽质临盆也就这几天了吧。”

李世民愣了一下,天天忙着国事他都忘记这回事儿了,此时经岳山提醒心中也升起一股担忧。

但此时岳山很明显是更需要开导的那个人,于是故作轻松的安抚道:“有皇后在,不用担心。”

岳山摇摇头道:“我只是觉得愧对她,这么重大的时刻居然没有陪在她身边。”

李世民道:“你这也是为国事操劳,她会理解的。”

“嗯。”岳山也不欲再多谈这个问题,转移话题道:“夷男派人过来求和了?”

“懋功接连攻破薛延陀十余部,斩杀四万余众,俘虏十七万,掳掠牛羊马匹数十万头,打的夷男往北逃窜数百里。”李世民大笑道:

“回纥、契丹等部直接宣布脱离薛延陀依附于大唐,这种情况下他敢不求和吗。”

岳山道:“恐怕还不止于此。草原不同于中原,必须要提前准备越冬物资。他们前半年储备的物资被英国公烧毁抢走大半,要重新补充。”

“现在离入冬只剩下两个月多的时间,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如果我军一直进攻不停,他就无法全力收集物资,今年冬天损失会更大。”

“所以他必须要求和,只要朝廷那准了这一点就能狠狠的敲他们一笔。”

李世民笑道:“我还以为你会让继续进攻一举消灭薛延陀你。”

岳山亦笑道:“我又不傻,眼下我们最重要的是稳住高句丽,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押后。”

李世民道:“英雄所见略同,所以我已经派茂约去和他们谈了。”

茂约就是唐俭,相当于大唐的外交部长和外国谈判经验丰富,有他出马薛延陀人不扒几层皮是别想走。

岳山心中一动,道:“对了,我有个人想送到莒国公那边历练一番,还请圣人准许。”

李世民饶有兴趣的道:“哦,能让你如此郑重其事的必是有大才之人,快说说是谁。”

岳山道:“一个叫王玄策的人,算是裴公的传人。一直在书院学习,这次出征我也把他带来了,准备把他留在这边历练一段时间。”

“裴矩?”李世民疑惑的道。

岳山知道他想说什么,解释道:“裴公把他一生所学著作成书托付给我,我觉得王玄策是个不错人才,当能继承裴公的衣钵,就把书转交给了他。”

“原来如此,那就让他去吧,我也想看看你替裴公选的弟子到底有何出彩之处。”李世民道。

……

岳山四处游历讲学这三个月,李世民等人也没有闲着,除了努力恢复高句丽秩序,还对周边的藩属势力进行了敲打。

比如百济,刘仁轨亲自带人杀上门,百济王马上就解散军队带着王公贵族前往平壤负荆请罪。

新罗王确实不是个安分的主,居然打着替大唐惩治叛逆的口号趁机出兵百济。

还没有离开的刘仁轨可不惯着他,率领战船把新罗的港口给劫掠了一番。新罗王意识到事情不妙,也马上有样学样,带着大臣前往平壤请罪。

李世民一顿大棒加红枣让两人彻底老实下来,不敢再有别的心思。

靺鞨诸部被收拾的就很惨了,谁让他们直接出兵助战了呢。

好几个首领被废,七八个部落十几万人被迁往大唐境内定居,未来还会有更多人被迁走。除此之外还要赔偿大唐许多钱粮物资作为军费。

可以说靺鞨诸部相当于被打断了一条腿。

契丹部落和高句丽北方扶余城接壤,实力也挺强,之前为了对抗东突厥投靠了薛延陀。

等到东突厥被灭,夷男野心一天比一天大,他们已经有了独立之心。

这次亲眼目睹了大唐是如何消灭高句丽的,二话不说就选择和薛延陀断绝所有关系,直接依附大唐。

回纥等部的消息还是有些滞后了,直到李绩出兵攻打薛延陀才知道夷男干了什么。他们可不敢和大唐做对,也是当场宣布独立。

经过接二连三打击的薛延陀势力直接削减了三分之一,夷男吐血只能说他心理素质好。

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