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0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是十石。

这个数字只是想想他们就觉得像是在做梦。

感觉在做梦的不只是他们,还有李世民,怎么说好的五石变成十石了?他反而有些不敢相信了。目光忍不住朝岳山看去。

岳山知道自己必须要站出来了,于是来到李世民身边道:“孙校尉的计算没有问题,土豆的亩产确实可以做到如此。”

“只是他说的是理想状态,每个人种地的水平有高有低,有些地肥沃有些贫瘠……所以我们保守一点预估,五石是没问题的。”

众人这才点点头,觉得岳山说的这些更靠谱一点。他们真的不敢奢望太多,五石就满足了。

接下来岳山却又语出惊人的道:“但五石绝对不是土豆的极限,甚至十石也不是。”

见众人的目光都转了过来,倾听自己讲话,岳山继续说道:“这些土豆原来的主人是一群土民,他们非常的愚昧落后,根本就不懂什么种植技巧,都是把种子种在地里任凭生长。孙校尉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孙福才点头道:“确实如此,那些土人非常落后,有些连完整的衣服都没有,种植技术比大唐周边的蛮夷也强不了多少。”

岳山这才继续说道:“了解过耕种的人都知道,精耕细作可以让产量变得更高。而一代又一代的筛选良种,也能让庄稼变得更好。”

“比如菘菜,原本叶子是散开的,经过培育选种叶子向内包裹个头变大,产量翻了一倍还多。”

“现在这些土豆还是比较原始的状态,还有很大的培育发展空间。仔细培育,不用几年产量超过十石没有任何问题。”

不少知道菘菜变化的官员纷纷点头,并把这个变化告诉身边不知道的官员。有了实际的例子,众人开始相信岳山说的话,然后自然是更加兴奋。

亩产五石已经足够让人惊喜的了,没想到还能增加,而且还是增加几倍。这……他们已经不敢往下想了。

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可信度是不一样的,孙福才就算把嘴皮子说破这些人该不信还是不信。岳山的话就算没有任何证据他们也会信一半,更何况他说的还条理分明。

李世民也开心啊,连声叫好。

其实别看岳山嘴上说的厉害,其实刚看到土豆的时候他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太小了。

前世那些土豆小的也比成人的拳头大,大的能和砖头差不多。可眼前这一箱子,普遍都是鸡蛋大小。和前世根本就没法比。

他自然知道原因所在,前世那些都是基因改良之后的优质品种,亩产四五千斤。现在这些还是未经过改良的原始土豆,产量自然远远不如。

还好当初他保守了一点只说了亩产五石,要是敢吹三五十石,估计这会儿就要被打脸了。

很快有人发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出声问道:“岳候对土豆好像很了解?”

岳山笑笑没有说话。

孙福才则主动站出来说道:“良种所在就是岳候告诉我的,我们就是按照他的指点才能在万里海外取回此良种。”

第676章 收获

良种是岳山告诉你的?那没事了。

肯定是他那个神仙师父告诉他的,连神仙都认同是良种,那肯定错不了。而且和神仙扯上关系,众人就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当然了。

“这又是什么?个头比土豆还要大,产量应该更高吧。”李世民又看向另外一个箱子,问道。

岳山示意让孙福才解说,这么好的表现机会可不能错过。

孙福才感激的点点头,连忙回道:“此物乃甘薯……亩产至少比土豆高五成。”

比土豆产量还高?即便已经被土豆震撼了一次,众人依然感到不可思议。但还没等他们高兴,孙福才话锋一转道:“只可惜此物不宜多吃,只能作为辅粮。”

只能作为辅粮?群臣虽然有些遗憾,但依然非常兴奋。辅粮也是粮啊,关键时候总比饿死强啊。

这又是一个亩产超过五石……不,应该说是可以达到十石的良种。

岳山见孙福才介绍的比较粗略,猜测到很可能东胜神州的土民对红薯的了解也不多,所以他也没有打听到太多消息。于是补充道:

“甘薯虽然只能作为辅粮,但可以和主粮掺杂在一起吃,节约主粮。且它浑身上下都是宝……”

“叶子可以吃,能做菜也能和主粮混杂在一起做成菜馍……藤是上好的饲料可以喂养牲畜……一年能种春夏两茬……”

这可不是他瞎扯,小时候他们家就经常吃红薯叶窝窝头……后来工作了城里面卖一两块钱一个,还找不到地儿买。

除了不能作为主食,真的浑身上下没有一点无用的地方,而且它的用处也特别契合百姓的需求。

百姓没菜吃可以吃红薯叶,家里养点牲畜可以用藤当饲料,粮食不够了可以把红薯和主粮掺杂在一起吃。

所以,现代人认为的红薯的缺点在古代其实都是可以容忍的,不能当主粮?饿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是主粮,总比草根树皮观音土好吃。

要不是因为有更加完美的土豆在,红薯绝对会被所有人认为最完美的粮食。

不过朝堂诸公都是聪明人,已经有人开始琢磨解决红薯的缺点。

土豆高产,红薯也高产。土豆可以作为主粮,红薯可以作为辅粮。那把两者掺杂在一起吃,不就完美解决所有问题了吗?

如果岳山知道他们的想法,一定会说,小别致你们可真东西。

李世民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看红薯的目光也像是看瑰宝一般。

至于另外一种作物玉米,已经完全被大家给忽略了。有土豆和甘薯在,谁还稀罕这种低产的玩意儿啊。

了解过良种之后,李世民马上对探险队进行了封赏。孙福才被封为胜海侯,食邑两百户,其他封赏若干。

大唐的规矩,贵族的封号要用地名。但大航海即将开启,形势出现了变化,封号也会变得多元化。

刘仁轨的定海伯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封的,孙福才的胜海侯也是如此。以后还会出现平海、靖海之类的封号。

同行的其他人,不论是活着的还是牺牲的,皆有封赏。除了钱财之外,每个人都封赏了官位,最差的也是九品官。

别看品级低,却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入了流的官。只是他们大多都是有官无职,也就是有官身没有具体职务,以前干啥现在还干啥。

之后李世民还亲自在宫中宴请探险队全员吃了顿饭,这场迎接活动才算结束。

良种则按照岳山的指点藏在了宫中的地窖里,每天都会有人观察防止丢失腐坏,就等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