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9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摆好,我们进京。”

跟着他们一起过来官吏马上把三箱子良种抬到了一座步撵上——这是李世民的御撵,专门拿出来迎接良种入京。

“起。”随着一声吆喝,步撵被抬起。

“走,诸位将士和我一起进京。”李承乾大声道。

李承乾和岳山走在前面,身后就跟着孙福才等人,装着良种的步撵跟在后面,最后面则是打包好的其它物品。

路边挤满了欢迎的人群,他们经过那里,就会受到那里的百姓一致的欢呼祝福。

孙福才等人哪经历过这样的阵仗,大半人都激动哭了,剩下的人也飘飘不知身在何处。

这一刻探索路上的所有辛苦都觉得值得了,甚至再让他们跑一趟都愿意。太子亲迎、长安城数万百姓夹到欢迎,这是之前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成真了。

这注定是他们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且子孙后代都将以此为荣。

与之相比起来,路上遭遇的那点危险又算得了什么呢。

装良种的那三个箱子的盖子并没有盖上,就这样敞开着,沿途百姓纷纷踮起脚尖观看良种的模样。

“看到了看到了,怎么有三种?”

“哪个是良种啊?”

“应该是第一个,你们看那个粮食的颗粒多大多饱满,比黄豆都大,一看就高产啊,五石真的有可能。”

“肯定的,颗粒大才压秤,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好香尝一尝啊。”

“想什么呢,这可是良种,你全家的命加起来都不值那一颗种子。”

“这可是种子,怎么能吃呢。没听老话说吗,饿死爹娘不吃种子粮。”

“对对对……”

“后面那两个箱子里装的是啥呀,看上去个头更大呀。”

“不知道,和良种放在一起,应该也是刚发现的新吃食,我觉得应该是做菜用的。”

“别管是什么东西,能充饥就是好东西。看那两样的个头,产量少不了。”

“真是天佑我大唐呀,一次发现三样粮食。”

“天佑大唐……”

“天佑大唐……”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喊起来,声音越传越远,永安宫大殿之上都清晰可闻。

天佑大唐?

正在宫里焦急等待的群臣听到这样的呼喊声大致也猜到发生了什么。可……难道良种是真的?要不然百姓不会这么高兴啊。

越来越多的大臣改变了想法,一种喜悦的氛围开始弥漫……良种是真的,那可真是天佑大唐啊。

不少人把袖子里的奏折往里面塞了塞,回家就烧成灰绝对不能给别人看见。

……

一路来到皇宫,除了孙福探索队其他人都很兴奋,这就是传说中的皇宫啊,没想到这辈子能有机会进来。

即便是孙福才自己也是感慨万千,自己终于以另一种身份重新来到这里,当初认为不切实际的梦想真的实现了。以至于让他觉得有些不真实。

李承乾和岳山前去复命,不久大太监赵蒙亲自来宣他们觐见。不可能几百人都进去,只选了几名代表。

十几名禁卫则抬起木箱跟在后面。

走在路上的时候赵蒙崇敬的道:“孙……校尉,你是我们所有力士的榜样和骄傲,请受我一拜。”说着就行了一礼。

孙福才可不敢大大咧咧的受这位大太监的礼,连忙让开半个身子道:“赵太监太抬举了,我也只是奉命行事。说实话现在我都感觉自己像是在梦里一样。”

赵蒙笑道:“呵呵,想想十几年前的天下大乱,再想想现在,可不就是在梦里吗。”

不一会儿就到了宣政殿,赵蒙先进去通禀,孙福才等人则留在门外等候。

“孙校尉,你紧张吗?”陆盎正小声道。

“我还好,别紧张,对待有功之臣圣人很仁慈的。”孙福才安抚道。

“可……我还是紧张。”陆盎正用颤抖的声音说道。

“是……是……是呀,我……我……我浑身发抖。”另外几个选出来的代表也说道。

“咳咳。”孙福才正想安抚他们几句,忽听旁边站岗的小力士干咳一声,然后给了他一个歉意的眼神。

孙福才马上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让大家不要说话,然后悄悄的朝那名小力士拱手表示感谢。

把那名小力士兴奋的差点没笑出声来,可见赵蒙说所有力士都以孙福才为榜样并不是吹嘘之言。

就在这时,殿内传来呼喝声:“传孙福才、陆盎正等觐见。”

孙福才脸色一肃,当先走了进去。一开始他还习惯使然的垂着头往里走——之前在宫里当差的时候就这样。

刚走两步刘仁轨的叮嘱就在耳边响起:你是探险归来的大英雄,是棣州水师的代表,必须要昂首挺胸的去见圣人。

想到这里他心中升起一股豪情,胸膛直直的挺起目光平视,无视群臣的瞩目一路走到殿前。

“臣孙福才拜见圣人,圣人福寿安康。”

“免礼。”李世民威严的声音从高处传来。

接下来就是一番见礼问答什么的就不赘述了。

简单问话结束之后李世民终于问到了众人最关心的事情:“良种何在?”

已经适应的朝堂环境的孙福才指着三个箱子道:“就在箱内,臣这就打开给圣人看。”

说完孙福才把三个箱子一一打开,群臣无不伸着脑袋往这里看。李世民远远的看着,发现不是很清楚,干脆也不讲什么礼节了,直接起身走了过来。

“哪个是亩产五石的良种?”

“这一箱就是亩产可达五石的土豆。”孙福才指着中间那个箱子道。

李世民走上前来,从箱子内取出一个土豆仔细端详起来,越看越是开心。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拿一些给众卿家也瞧一瞧。”

“喏。”跟在后面的赵蒙马上用自己的衣服下摆装了一些土豆给群臣观察。

长孙无忌、房玄龄、杨师道、魏征……一个个都兴奋不已的伸手拿出一颗仔细观察,那模样就好像是在看瑰宝。

大约过了一刻多钟,朝中大臣都看过之后李世民才问道:“孙……校尉对这土豆了解多少?产量真的能超过五石吗?”

孙福才胸有成竹的道:“臣询问过当地土民,每一株土豆秧可结这样的果子三至五颗,一亩地可种植四千余株。”

“一颗鸡蛋大小的土豆重量可达一两半,一株按照平均四颗果计算就是六两。四千株苗可产土豆千五百斤。”

“除去残次品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减产,至少也有千斤产量,亩产远远超过五石。”

听到这个数据朝堂犹如炸开了锅一般变得吵闹起来,大家脸上同时露出怀疑和兴奋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

怀疑的是真的有他说的这么高产?兴奋的是他各项数据说的头头是道不像是假的……

关键是土豆他们亲眼见到了,一颗就算没有一两半也差不了多少。要是真按照他说的数据计算,亩产已经不是五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