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4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封赏名单已经开始拟定,这一批封赏的主要是功勋权贵。

这些所有权贵顿时就偃旗息鼓了,和封国比起来《仪礼》算个什么玩意儿,不值一提。

《大唐仪礼》就这样稀里糊涂的通过了。

不要觉得一本规定礼仪方面的书没什么用处,要知道古代律法是人治大于法治的。

律法的制定和执行也是以礼法为标准的,也就是说礼是大于法的。

在案件的审判过程中,《大唐仪礼》的法律效力是要高过大唐律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用几年大家就只知道有《大唐仪礼》而不知道《仪礼》这本书。

古学派直接被废了一半。

紧接着新学派又提出抛弃了一个论调,抛开九经重新核定儒家经典为四书五经。

也就是《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和《诗》《书》《礼》《易》《春秋》。

并且这九本书的注释全是以新学注释版为标准。

比如《论语》的注释版是岳山的《论语正义》,《易》的注释版是以王绩的《易经注》为标准。

《孟子》就不用提了,孟家家主孟曜就是新学核心人物之一。

还有《大学》,也是以岳山的注释版为标准。更何况他还基于这本书写了一片巨着《教育》,就算古学派也不敢否认这部书的优秀。

甚至有新学派的人提议把把《教育》这本书列入四书五经的行列,变成五书五经或者四书六经。

只是岳山的脸皮还没有那么厚,给否了。起码他活着的时候,是不会同意这件事情的。

这件事情自然也再次遭到古学派强烈反抗,然而这次新学派是铁了心要和他们刚到底。

不管你们愿不愿意,反正从今天开始在我们新学派不讲九经了,而是以四书五经为核心典籍。

古学派的核心典籍《仪礼》正式被新学派踢出儒家经典行列,没过多少年就沦为了研究周朝和春秋其实风俗和生活习惯的杂书。

纷纷扰扰中大朝会到来,李世民率领文武百官权贵名士去祭祀了苍天,并把更改历法的事情告诉了苍天。

然后又去祭拜了宗庙,告诉了祖宗要改历法,改行《大唐礼仪》,在海外领土实行分封制度。

当一众权贵在祭文中听到分封字眼的时候,无不露出激动的表情,这件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了。

尤其是宗室子弟,要不是场合不合适,都能激动的跳起来。

大朝会结束就是赐宴,李世民在永安宫宴请朝臣。

只是和往年不同的是,这一次李世民只是做了开场致词,后面就以身体不适为由把主持工作交给了太子李承乾。

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问题,只以为皇帝确实身体不舒服,还表示了关切。

极少数消息灵通的已经预感到问题不对,但又不敢确定发生了什么,只能默默的看着。

朝廷并没有在大朝会上宣布什么重大的决策,按照规矩今天只庆祝新年不干别的,有什么事情也要等到沐休结束再说。

所以纵使权贵很心急,还是要等到年过完再说。

在这些人度日如年之下,沐休结束,朝廷也接连宣布了好几项震惊天下的决定。

文唐

第808章 长孙无忌的另一面

沐休过后朝廷宣布的第一项重大决策并非分封,而是让太子李承乾提领内阁协助圣人处理朝政,且许其在东宫自置官属。

这个命令一下,真的是朝野震动。

内阁是什么地方?皇帝的秘书机构,皇帝的很多决策都是经由他们的手写出来然后送到政事堂的。

而且它还兼具锻炼年轻又有才能的官吏的功能,从内阁走出来的官吏晋升都很快,基本都在重要岗位任职。

标标准准的位卑权重。

如果说让李承乾提领内阁还勉强能想得通——皇帝这是准备手把手教太子如何掌权如何治国。

那么自置官属就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这个权利太大,相当于是允许李承乾自己在京城组建一套小班子。

自古以来有这个权力的皇子只有一个人,就是以前的秦王,现在的皇帝李世民。

再结合让他提领内阁的命令,这就相当于是皇帝准备移交权力了。

一般只有皇帝身体快要不行,准备着手让太子继位的时候才会这么做。李世民身体还很健康,为什么突然做出这个决定?

所有人都慌了,但没有人敢反对。

谁反对这件事情,就相当于是反对李承乾当太子,甚至可以看做是挑拨皇帝的父子关系。

而李承乾的心腹如杜荷等人,在震惊之过后就陷入了无尽的狂喜。难怪太子要让出在辽东的利益,和这两个封赏来说辽东又算的了什么。

好不容易挨到退朝,众人纷纷奔走打听消息。

长孙无忌第一时间就低了牌子求见皇后,别看他是皇后的亲兄长,却很少私下去见皇后,就是为了避嫌。

可这次他再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不把这件事情搞清楚他的心就无法安下来。

很快就有内侍把他带进了勤政殿。

“娘娘,圣人到底想做什么?”简单的行过礼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圣人累了。他前半生征战沙场,这二十年又操劳国事一刻都不得闲。承乾长大了懂事了,可以替他父亲分担一部分压力了。”长孙无垢轻声说道:

“圣人就想把一些担子交给他过几天安生日子,也能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我陪陪子孙,享一享天伦之乐。”

“我不信,我和圣人君臣数十年这点了解还是有的,他还想成为天下共主,怎么会突然生出退隐之心。”长孙无忌道。

长孙无垢也没有和他争辩,而是说道:“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我可以这样告诉你,圣人是真的准备把一部分权力移交给大郎。”

“至于你……你效忠的是圣人,他让你做什么你酌情去做就可以了。他让你辅佐大郎,你就好好辅佐大郎。咱们是血脉相连的亲人,还能害你不成。”

长孙无忌的情绪渐渐冷静下来,通过这一番话他肯定了两件事情,第一皇帝确实准备让权给太子了。

第二宫中发生了未知的事情,让雄才大略的皇帝不得不生出退隐之心,把一部分权力移交给太子。

第一件事情先不管,他迫切的想知道那件未知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下一步的计划。

可是看长孙无垢的态度他就知道自己什么都问不出来,所以也没有再做无用功,聊了几句之后就离开了皇宫。

“大郎,回府吗?”车夫问道。

“去夏国公府上。”长孙无忌登上马车说道。

“夏国公昨日已经回四姓坪了。”车夫低声汇报道。

对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