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悦,谁知道班氏史书会不会触犯到皇威呢?
如今刘钰命班彪修史,立即将此事由私修变为官修,班彪可以得到国家的支持,合理合法地搜罗资料,光明正大修史了。
所以班彪心中十分激动,觉得自己命太好了,皇帝这个命令简直是打到了他的心坎上,就像是预先了解到他的志向,为他预设了一种理想的生活。
世间最喜乐事莫过于此。
皇帝将班彪留了下来,以他为太史令,主持修撰汉书。这是一个破格的提拔,班彪不过二十五岁,年纪轻资历浅,但已一步迈入朝廷中级官员的行列了。
其实刘钰还有一点担心,怕自己的干预改变了班彪的生活轨迹,会影响到他传宗接代的大事,如果后世著名的班固、班超兄弟因此而被改命,干脆就不出生了,那可怎么办?毕竟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偶然性太大了。
他问道:“班卿可有子嗣?”
“臣膝下无子。”班固老实答道。
完了完了,那哥俩还没面世呢,这事儿确实有点麻烦。
皇帝纠结了一会儿,说道:“卿不要只为读书著述,忘了传宗接代的大事啊!”
班彪心里一暖,刚忍住的眼泪又差点掉了下来。他心里感激得不行,皇帝人真是太好了,身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却充满了人情味。不仅满足了他著书修史的愿望,而且还关心臣子的家族子嗣。这是怕他过于劳累,影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
皇帝说了这句没头没脑的话,让班彪眼眶发热,感动莫名,伏地拜谢。士为知己者死,他班彪为了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一定好好写汉书,让它成为一部经典史书。
君臣间的对话充满了上位者的赏识和下位者的感谢,在旁人看来却是另一番情景,窦融的长史刘钧一起得到了接见,虽然皇帝授予他高官,但是却没有像对班彪这样给予关注。
其实在这个使团中刘钧是正使,班彪只是个从官,如今班彪因为皇帝的眷顾,竟隐隐凌驾于刘钧之上,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
刘钧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看了看班彪,年纪轻轻,唇红齿白,仪表出众,再看自己,人到中年,风姿不再,他心中恍然大悟似的。
哦,原来如此啊!
汉代的皇帝可是出了名的好男色,使多少美男得以在史上留名,邓通、韩嫣、张放,数不胜数。想来眼前这位陛下也是如此,毕竟根就是那样。
想到这,刘钧心里平静了许多,此时再看眼前的君臣两个,还感觉挺般配的。
刘钧的心里翻腾着无数说不出口的想法,皇帝已挥手向他们退下了。
这次会见在后世十分有名,以皇帝慧眼识才载入史册,当然这史是班彪编的。由此还传下来两个成语:“班子择官”“世祖问子”。
299.护羌校尉
临近过年的时候,有一个给人添堵的坏消息传来,先零羌首领封何叛乱,金城、陇西两郡告急。
其实羌人叛乱这事儿还真是怪不得羌人,在大汉说是“叛乱”,在羌人却是“回归”。
羌人是古代对于西部游牧部落的泛称,殷商时期,羌为其“方国”之一,周朝开始,羌人分化,一部分与华夏融合,一部分西迁。羌人以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为中心,依着地势,在群山之间形成一个个零散的部落。
大概在战国后期,羌人开始进入河西,此后匈奴崛起,河西走廊也是匈奴的游牧地。匈奴强大,役使羌人,双方经常一道骚扰汉境。
汉武帝筑金城,开河西,驱逐羌胡,羌人只好向西南逃遁,去环境更恶劣的高原上讨生活,而匈奴人则向东向北退回到大草原上。
河西归汉,对大汉来说,是战略上的巨大成功,河西走廊不仅沟通了大汉和西域,打通了东西方的联系,而且将匈奴和羌人隔绝开来,使其不能联合行动。
大汉的扩张是无止境的,汉人不断前进,羌人不断后退,他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原来水草丰美的家园只能出现在部落传说中,或者是每个羌人的梦里。
所以说羌人的所谓反叛是被迫的,他们要生存,要夺回家园,这是弱小民族和落后明的无奈抗争,对于高级明的大汉来说,对这种叛乱是理所当然要狠狠打击的。
护羌校尉牛邯原本是隗嚣的部将,隗嚣对羌人的政策就是安抚,借其兵用于征战。牛邯却没有继续这些,而是毫不迟疑地出兵,也确实打了几场胜仗,可不幸的是,还没等到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牛邯竟然受伤了,战报上称其“大腿为流矢所贯”。
牛邯回家养伤,平羌之事拖了下来,陇西太守王遵和金城太守库钧请求皇帝重新任命护羌校尉。
这两个太守的本事加起来也没有马援一个人大。
他们不能快速平息羌乱,两个人只是固守要塞,虽有精兵,但对山谷间来回流蹿的羌人毫无办法。
平羌难的不是打胜仗,因为几十万羌人到处跑,总是能抓住几拨痛殴,但是却很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去年马援平羌是直接端了他们主力的老巢,才一举获胜,让羌人消停了一年。
如今马援为定蜀主将,正在汉中与公孙述军激战,总不能把他调回来去平羌。难道大汉只有一个马援堪当大任吗?
皇帝将护羌校尉人选之事交付朝议,众说纷纭,却没有议出一个众望所归的人选。
皇帝心道,人才难得啊。
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他一直觉得水分比较大,但是现在想一想,还是有几个颇为厉害的,不过是刘秀更加厉害,没有显出这些人的本事而已。
他突然想起,其中最厉害的之一现在就在长安,已经在牢里呆了一年了。
皇帝下令召见寇恂,召见的地点在广阳殿。
寇恂进殿,见皇帝正站在一个沙盘旁边,俯首看着。
他见了礼,走上前去,皇帝看着他,笑了,“寇卿,你胖了!”
寇恂坐了一年牢,完全不像一个犯人,每天好吃好喝地招待,竟然养胖了不少。
寇恂叹道:“臣乃待罪之人,百无一用,蒙陛下厚待,岂敢不长些肉,以谢陛下款待之情乎?”
皇帝哈哈大笑,说道:“谁说卿百无一用?朕欲用卿为护羌校尉,驱逐羌胡,保境安民,可乎?”
寇恂军政才能皆强,闲置一年太浪费了,可是他已是上了河北朝廷烈士名单的人,如果大张旗鼓地任用,必然会对其尚在河北的家族产生不利影响。
这也是寇恂执意要住在牢里的原因。如果刘秀的情报工作做得和刘钰一样好的话,有可能已经探听到寇恂的去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