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0 章(1 / 1)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老脸,去求肯陛下,成与不成,也只有看陛下的意思了。”

徐宣进宫去见皇帝,说道:“有一些将军校尉不愿与兄弟分离,宁可效抚民营与南城营屯田之事,在三辅寻地军屯,他们如此情深,如果硬要解散他们,恐怕会激起军变。请陛下圣心怜悯,成全他们的一番兄弟之情。”

皇帝沉吟道:“既然如此,便由将军们自行决定,可留在长安安享荣华,其营解散,归入民间,也可择地聚居军屯。一应爵禄,都如从前,但是长安之宅第,均要归还,将军校尉均须和将士们一道,离了长安,去往屯田之所。”

换句话说,他们不肯放弃兵马,那就放弃长安的舒适生活。

“屯田由公中供给种子牲畜,所产之粮谷,除自用之外,亦要供应公中之用。”小皇帝看着徐宣道:“还有最重要的一条,愿解散为民,还是随将军屯田,都要由各营士卒自行决定。各营将军能带走多少兵,要看有多少人愿随他们一道走。”

诏令一下,各营骚动。

皇帝的诏命并不是下到各营将军,而是下到两个主事人:杨音和罗由那儿,由他们再行下达。

罗由派了数百名军士,在城外大营中往来呼喊,将旨意直接下达到普通士卒那里,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心思,决定之后的去留。

二十万人立刻炸了锅,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哈哈大笑,有人痛哭流涕。

“一百亩好田啊,我家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地,这次总算能过上好日子了!”

“是啊!据说关中的田肥得要命,用代田法,每亩能产十石粟!”

“你说的也太邪乎了,哪有那么多十石之田,亩产五石便是了不得的好田了。”

“反正足够一家吃用了。”

“总算能住进房子里,有热乎乎的火炕,不用住这破帐篷了!”

“是啊,奔波了这么多年,终于能有个家了。”

也有些人不愿去做百姓,只愿留下来,让皇帝陛下供吃供喝,消遥自在。可是陛下说了,这次解散之后,便不再供给营中饮食,人人都得自食其力。

除非是去当皇帝陛下的兵。

大家都知道,皇帝舍得花钱养兵,当皇帝的兵,羽林郎经常有肉吃,皇帝愿意花大价钱在羽林军身上,让他们在关键的时候长身体,将来个个长成健壮的大汉。

即便不是羽林郎,只是平时整编的成年军队,伙食也比营中好了不知多少倍。

但是小皇帝信奉一条,兵贵精不贵多,不断抬高选兵标准,一般的青壮已经不入陛下的法眼了。

二十多万人中只有五万人成为大汉官兵,其余的人大多数接受授田,变为普通百姓。

174.需要理由

临沂将军贺长年亲自回营,召集士卒随他屯田,可是营中之人不是跑去报名参军,便是赶着去接受授田,愿随他出行者廖廖无几。

贺长年使出了各种招法,威逼利诱,痛说兄弟之情,无所不用其极,终于笼络了一批人,大约有三千余人,大多是无家的光棍,浪荡的闲汉,想要进入皇帝陛下的军队又不够资格的,在贺长年的百般许诺下,愿意随他屯田。

除去贺长年之外,还有六个将军愿率原来部下集中屯田,每人都召集了些人,有的有数千,有的只有数百。

其余的二十多个将军都不肯离开长安城豪华的家,再去过颠沛流离、挥锄垦荒的日子。

皇帝将六支屯田军队都安置在京畿附近,两个将军在高陵,两个将军在南陵,贺长年和琅玡将军被安置在了上林苑中。

临行时,徐宣对他百般叮嘱。

“上林苑土地肥沃,适合屯田,长年,你要好好干,争取多开荒种田,多打粮食。”

“丞相,你以为我还真要去种田啊!”

徐宣一惊,“长年,你不要乱来,陛下将你们都安置在长安近边,想必也怕你们贼性不改,骚扰乡里,那便是犯了约法三章,陛下必会派兵惩治。上林苑离此不远,苑中又有军队驻扎,每日操练。你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千万不要惹出事来,犯下杀身之祸。”

“丞相,你既然这么说,我就试着种种田就是了,不过你也知道,我本来就不太会耕作,能种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不过好在还有三千兄弟和我在一处,大家有个照应。丞相,这长安城要是哪天出了事,你就去上林苑找我,多少是条退路。”

其余人都分散安置在三辅之地,原来三辅有人口三百万,经过这些年饥荒战乱,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下一百余万人,荒田极多,空屋也不少,消化二十多万人,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只是这一次大规模地安置流民,皇帝陛下又狠狠地出了一笔钱,国库几乎被掏空,还是不够,只好由皇帝的内库出钱,好在皇帝陛下生财有道,靠着官方抢劫,豪杰贡献,以及女闾和足球收入,内库里满满当当,但这一次安置费用过大,也一下子去了一半。

终于把这几十万人解决了,皇帝陛下长长地出了口气,这长安城总算完完全全成了他的天下。

不过,还有王匡和张卬的六万军队,这是原本更始皇帝的军队,南军和北军的精锐,可不是赤眉军那种流民可比,这只军队要是由皇帝陛下安置,那是可以直接全盘接手过来的。

两军屯驻在长安城南,王匡、张卬虽然在城中有府第,但是两人却不常去住,两个人至少有一人守在军中,眼见得是不放心,随时准备拉队伍走人。

这天两个人一齐在大帐中饮酒作乐,突然来了圣旨,说是天气冷了,陛下怜悯两军将士露宿城外,忍受饥寒,故此特意腾出了四座军营,都有足够的屋舍,命两军移营过去居住。

两个人接了旨,坐回饮酒,张卬道:“这小皇帝发什么善心,居然可怜起咱们在营中寒冷,还给腾了房子。”

王匡冷笑道:“你道他有什么好心?他不过是忌惮我们两个在一处势力太大,生怕我们搞什么事。你看他腾的军营,将我们分作四处,明显是要将这六万人打散,好各个收拾。”

张卬道:“那怎么办?我们总不能学樊崇和徐宣,眼睁睁看着这班人马落在别人手里。”

“樊崇和徐宣虽然解散了大军,但影响力尚在,便是羽林军也多是营中原来子弟,依旧认两人是头领,皇帝不能拿这二人怎么样。我们两人可不成,这六万兵马就是我等安身立命的本钱,若是丢了这些人马,小皇帝随便把我们怎么拿捏,朝中连个为我们出头的人都没有。”

张卬便道:“听你这么一说,小皇帝居心不良,不如咱们离了这长安,打回南阳,还上绿林山做强盗去!”

“不成,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