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2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们大理的内政,我没有干涉的理由也没有干涉的必要。

当然还是那句话,大佬们只管谈意向,具体后续细节,自有搞熟了境外矿藏开发的石家代表前来敲定。

接下来苏油便领着石薇在大理两大经济发达地区游玩,直到十二月,弄栋府矿务司诸事草创,六百人保护勘探小组的护矿队抵达后,苏油才启程前往二林。

原二林部大鬼主阿囤赤尊,如今的嶲州防御使苏赤尊,以最隆重的礼节,前出到安宁河口的冶金大镇渡口相迎。

这里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大镇还在大理建昌府的南边,不过镇内几乎都是二林部的夷人,以及大量的宋人管事。

这片地方,是宋人勘探,修建起来的,以前是不毛之地,如今自然深深的打上了大宋烙印。

为了不刺激大理人,这地方也没有取名字,就叫渡口。

其实后世的攀枝花市,之前就叫这个名字——渡口市。

除了衣着打扮和肤色,苏油差点怀疑自己来到了美国西部时代的一个大镇。

镇子上都是木楼和棚屋,镇子外围几乎都是高高的冶炉,苏油和石通从胄案偷来了大炉设计方案,这里万斤级别大炉,一眼望去不下五座。

大炉外围是选矿区,大如广场,有简易铁轨铺设。

骡马拉着一串串矿石车,在这里卸货。

选矿区一般选在山坡,巨大的风车带动钢铁粉碎机,将矿石砸成小块。

小块滚入振动筛,无数满脸尘灰,衣裳褴褛的夷人和汉人,在那里选矿,然后将矿石送往冶炼区堆放。

矿区内还有无数高大的烟囱浓烟滚滚,那是炼焦炉。

如今的土法龙窑炼焦,煤的消耗量颇大,也就导致矿区的烟尘和废气污染非常严重。

一处大炉下面红光闪烁,那是一炉新钢出炉了。

高温将精准配比的矿石融化成钢水,得益于二林盛产的耐火砖和石棉,炉温高到能将钢铁融化成液体的程度。

钢水沿着长长的石墨导流槽流出,流到出口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可塑性。

第四百五十五章 乐于县

第四百五十五章乐于县

几个工人用长长的夹钳夹住半融化的钢条,送入滚轧机的轧轮之间。

钢条通过不同轧轮之后,有的变成钢棒,有的变成钢片。

热弱?听说你在西北夷人那里,得了个智慧光明上师的称号?”

苏油好不容易从老头袍子的猞猁皮毛里挣脱出来:“十年不见,大将军还是如此雄健威武。”

苏元贞上前与老头见礼:“爷爷,我回来了。”

苏赤尊大手扶着额头:“得,又多一个书生娃子,如今的二林娃子越来越不像二林娃子了,冬天里脸干净,夏天里手干净,这样的娃子还有什么娃子样儿?”

苏油将石薇招呼过来:“伯伯,这是我刚娶的新妇,石薇。石薇,叫伯伯。”

石薇对这粗豪的老人家印象很好,笑着打了招呼。

苏赤尊看到石薇眼神一亮:“听阿弥来信说你武艺高强,险些将西夏国主都给剁了?好!这样的女娃是好女娃嘛!我二林部的女孩子,也是能盘马弯弓,舞刀弄剑的!”

苏油更关心范先生:“伯父,范先生还好吧?”

赤尊笑道:“还好,老范是越活越有仙气儿了,如今每日里调琴诵经,要不就监督娃子们进学,对了,等到了大祭殿,保准吓你一跳!”

众人上了大船,一路沿着安宁河来到邛海,大理建昌府城守,如今也是二林部和江阳城重点笼络的对象,像宋国的官员更多过像大理的官员。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理与大宋在这一带的疆域本来就划分不明,建昌府这城池肯定是属于大理的,不过如今却在二林,江阳,渡口三地包围之中,处境变得非常古怪。

好在如今大家好得穿一条裤子,小高相爷早就给二林部发了行牌,任由商队出入,城守的日子不是一般的滋润,也都知道财神爷是谁。

队伍在这里换了好马,开始上山。

建昌府到嶲州的大路正在修建当中,还未全程贯通,要去嶲州,还是得先去二林。

不过到二林部核心,也就是如今的乐于县,嶲州防御司所在地,大路早就修好了。

赤尊骑在高头大马上:“这是阿弥从渭州搞来的,拿船兜了好大的圈子,骑着是威风,就是只能跑大路,翻山去雅州眉山那是没戏。”

道路虽然宽敞,但是弯来弯去,没办法,这条路还要负责将二林的锰矿运往渡口,坡度不能太大。

路上运输非常的繁忙,见到至尊和苏油的仪仗,所有人都停下车马,汉人躬身施礼,夷人匍匐跪拜。

仪仗过去,身后一般都会传来隐隐的欢呼。

“我见到大巫了!跟家中画像上那小孩不一样!是个俊俏郎君!”

“那是,大巫身边的小娘子,肯定就是我们乐于县的县君!”

“赶紧赶紧,这趟货送完,我们就去祭殿朝觐,兴许还能见着!”

“那到时候借张大哥这车,把两家老小也拉上!家里老人可是念叨得我耳朵都长茧子了,估摸着这次要再见不着,大巫几年后就得去汴京城了!”

“对呀,还是老弟你想得周全……”

……

从二林山谷中流出的溪水,沿着大路边的水沟潺潺而下,路边山上的松林里,已是积雪。

远处层叠的山峰之上,雪线清晰,一座座雄伟的山脉,都如同戴着白色棉帽的巨人。

有的山顶将白云撕扯得像一面旗子,如同雄壮坚守的仪仗兵,对这支队伍礼敬欢迎。

石薇很少见到如此景象,不由得啧啧称奇。

苏油逗弄着石薇鞍前穿着厚厚棉袍的木客:“回家了,高兴不?”

木客指了指山上的松林,比划着手势。

苏油笑了:“就知道吃,松果里边的松子早就爆走了,等到了二林部,请你吃面包。”

又问石薇:“薇儿,冷不?”

石薇摇头:“不冷,想不到阿弥姐姐的家乡景色如此壮丽雄浑,难怪能有那样的性格。”

苏油说道:“我倒是对姐夫很好奇,能让阿弥百炼钢变绕指柔的男人;还能默默搞好家庭后勤,让爱妻在外行商带兵,建功立业的男人。这胸襟气度,不是我说,比当朝宰执也差不了多少。”

苏赤尊对这女婿似乎也是非常满意:“你姐夫是范先生的学生,阿弥早年在外边闯荡,不知怎么的,有一年回来,一次就看对眼了,幸好也是高姓人家,没给我添麻烦。”

“阿烈常年在外领军打战,阿弥做生意,元贞要进学,家里的一摊子,都是你姐夫操持。”

“如果说老范如今是大半个神仙,你那姐夫就是小半个,见面你就知道了。”

转过山口,空气中一下子带上了几丝暖意,二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