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1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搭上了大宋的关系,可现在看来,大宋也不是只有高家一个选择,自己也行啊!

就听苏油说道:“有了弄栋府这个非战区作为缓冲地带,有了商业合作,再有什么事情,大家就可以坐下来慢慢谈,而不是现在这般,动不动就刀兵相见。”

“当然,为了保证商人们的收益,你们两家应该允许商人们自发组织一支武装,就叫护矿队吧,这支队伍是象征性的,人数不多,我觉得六百人就够了,他们只保障大宋商人在弄栋府的资产不受侵犯,这其实也是保障大家的收益。酋望觉得如何?”

杨允贤问道:“明润,这收益,大致能有多少?”

苏油笑道:“这个得看铜矿的产出了,不过四通商号做惯了大事,如现今大理境内这般小坑小冶是看不上眼的……嗯,我们先期可以投资十五万贯,并在三年内增加到三十万贯,产出收益嘛,我的希望是,月产精铜……五万斤起步吧。”

后世清代滇铜年产上千万斤,其中南铜四成,北铜六成。

而北铜的产地,主要就集中在楚雄和昆明以西,刚好就是如今弄栋府所在范围。

以眉山十年发展,开采冶炼技术造已经不下于清代乾隆年间。苏油乐观估计,等到铜业全部建设起来后,年产百万斤应该问题不大。

这些铜虽然和大理四六开,但是绝大多数的最终流向,肯定还是大宋。

几个大铜矿的矿脉,四通商号其实早就派人测量清楚,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能帮助大宋解决部分钱荒问题,这份功绩,不会比平西夏差上多少!

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镇

第四百五十四章渡口镇

杨允贤已经被苏油的蛤蟆哈欠震得有些神思不属了,月产五万斤,年产六十万斤,自己这方所得十二万斤!

如今铜就是硬通货,宋境一斤铜能铸造八贯钱!

想到自己什么都不用做,每月就能得到一万斤铜,同时还能与大宋搭上关系,加上苏油一路上洗脑灌输的眉山矿上消耗,到时候光卖粮食给矿区,那就是一笔巨大财富。

等到一行人抵达羊苴咩城,两人已经深入讨论到很多细节,感情融洽到不行了。

苏油心里有些悻悻,后世那段军阀混战,各方大佬讨好帝国主义,不惜丧权辱国,让矿山之利,尽数被列强瓜分的历史,是不是有点现在这意思。

如今自己,竟然成了教材里边的反派,实在是有些啼笑皆非。

城门处一支军队拦住去路,旗帜兵甲倒是精严,大抵是杨家拿得出来的最好一支部队了。

为首的将领将手一挥,大军拔刀向天大呼万胜。

那将领纵马上前,抱拳道:“父亲,主上已在宫中,请天使入见。”

苏油一见这阵仗,不由得笑了:“酋望,这仪仗倒是威风,不知道是姓段啊,还是姓杨啊?”

杨允贤臊得满脸通红,一鞭子抽在儿子头盔上:“搞什么搞!撤了,没得让天使笑话!”

杨义贞都傻了,这才出去一趟,怎么父亲大人对大宋天使的态度就大改了?

苏油对石薇使了个眼色,石薇微微退后,躲在张麒身后,从马侧取下手弩,一扣机簧,一枚古怪的东西发射了出去,将对方悬挂旌旗的绳子给削断了。

旗子倒挂了下来,大理军方的齐声高呼顿时变成了大呼小叫,城门口乱做一团。

石薇放下手弩,一副老神在在地样子,直到看到苏油偷偷把手放在背后,竖起大拇指,这才不由得噗嗤一笑。

杨义贞赶紧回去整顿军队,最后才让开大路,请苏油一行入城。

这娃再不敢小瞧苏油了,大理的传说里,苏油从小种种神异,传到现在,和地仙都没有什么区别。

刚刚的旗杆上,嵌着一枚边缘磨得锋利元祐通宝折三铁钱。

道家一直有“青钱飞蚨”的传说,这玩意儿就是苏油搞出来讨好老婆的小玩具,毫无杀伤力,几个小的成天拿着射梨子赌胜,结果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但是在不明觉厉的杨义贞眼里,这就无疑是仙家手段。

好在苏油很客气,经过城门时还跟他拱手:“世兄,久仰大名,只恨今日方才得见风采。”

杨义贞咽了口唾沫:“天使……义贞才是久仰探花郎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果然不凡。”

大理人不懂接待使节的规矩,苏油也就懒得跟他们补课,早完事早好,正好留出时间规划生产。

大理的王宫还是很有特色的,不过文武两班明显是临时拼凑,苏油也不以为意,收拾停当,捧着国书,手持节杖,从中门步入正殿:“皇宋礼信使苏油,奉赐国书,宣喻大理国主。”

国主起身,从座位上下来,避到侧席:“领下邦大理国主段思廉,不辞庸顿,诚奉皇命。”

诏书是张方平的手笔,从太祖时期说起,到擒侬智高成为两国关系转折点,再说到美好的远景,两国和平的重要性,叮嘱国主要守境安民,最后才是戏肉——同意大理五年朝贡一次。

最后这条非常重要,如今的朝贡体系,其实是一种周边国家与大宋朝廷变相的贸易方式,而且大宋给予的回报,远比朝贡的货物值钱得多。

但是也不是你想朝贡我就收,这相当于是非常厉害的奖励,必须经过大宋朝廷的允许,方许入朝进贡。

小高侯爷和眉山生意做得飞起,早就看不上这点收益,不过从大理国主到杨家父子幕僚,人人都是一脸喜色。

一通手续走完,苏油就算是完成了使命,国主对苏油调理大理两方冲突,避免刀兵,更是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苏油趁机提出了非战区的方案,建议在东西大理之间建立起一个缓冲地带,以便斡旋。

不过铜矿之利,国主没有一文钱的好处。

大理国两大军阀都同意的事情,傀儡就没有插嘴的余地了。

接下来苏油前往弄栋府,鹊巢鸠占,在弄栋主持高杨两家的谈判工作。

弄栋府城守一直是两家拉拢或者打击的对象,夹缝中求存,如今突然来了苏油这根大腿,立刻牢牢抱紧。

这其实就是分赃预备大会,事情明摆着对谁都有好处,那就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高家将这件事情作为进军杨家传统势力范围,拉拢游移部族的好机会;

杨家则将这件事情,当做打破高家在外交,交通,经济上垄断大理的良机,努力与苏油和苏油背后的大宋靠拢。

用苏油的说法,我就是为四通商号代言的,大家做事要讲规矩。

舞台给大家搭建起来了,只要保证商号的利益,在合作的大前提下,你们两家底下如何勾心斗角,那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