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爆炸品。
不过苏油没时间点开硝酸制备,那玩意儿比较复杂,也比较危险,污染也重。
既然自己勉强算是士大夫,那还是先搞定印刷业,先为大宋的教事业再贡献一份力量。
纸浆抄起,经过硫酸溶液短时间浸泡后淘洗制纸,再经过甘油处理,便得到了硫酸纸。
将硫酸纸砑蜡,这是宋朝已有的工艺,不过宋人擅用胶矾药液,苏油换成了薄蜡而已。
最后还要喷上硝基漆,说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桐油生漆。
蜡纸便制备出来了。
有了这个东西,底下垫上磨砂铁板,便可以用铁笔,铁脚圆规作图刻写,纸上的蜡质部分会被铁笔和铁板磨掉,形成无蜡的纯纤维笔画。
再在底下垫上白纸,上面用粘上油墨的羊毛滚子一滚,便可以印刷出一页图纸。
理工教材的印刷方法,各种图纸,地图,图表,绘画的印刷方法,从此得到了解决,避免了雕版的麻烦。
西南图志、西南农书,其中的图画部分,可以开始大量印刷,结合活字印刷术,每整理出一册,便能够印刷一批。
至于理工类的其它东西,尤其是军器,苏油还不敢乱来,万一西夏辽国,乃止日本朝鲜,拿去点开了科技树,自己怕不是要哭瞎。
自己人不重视,被别人重视,然后反过来搞死自己的教训,太多太多了。
乞第龙山最近美坏了。
眉山的东西,太好吃了,又香,油又大,尤其是那种红烧肉,啧啧啧,一次能来一斤半。
然后大巫对他很好,给他改良了兵器。
作为一只披着科外衣的工科狗,苏油当然知道压强和破坏力的关系,因此将乞第龙山的骨朵,被大巫改造了。
重量不变,拳头大的骨朵,变成了六片更大的半圆形钢叶子,均匀地分布在以前骨朵所在的部位。
这东西叫叶锤,顶部还有一个两寸长的细锥尖,可砸可刺,威猛异常。
第一次拿到这兵器,乞第龙山跑林子里去挥舞了半天,这东西一锤下去,有三把小斧头一起砍的效果,后世在欧洲有个外号“骑士终结者”。
目前没有什么铠甲,能挡得住乞第龙山来上一下。
乞第龙山兴冲冲地从林子里跑出来:“大巫!太厉害了这兵器,我舞起风来自己都害怕!”
苏油敷衍道:“是是是,你发起疯来谁能不害怕”
这娃如今也有了官职,宋廷鉴于抚远大将军的突出贡献,在二林部立了一个军州单位,称为囤安军。
抚远大将军阿囤赤尊,领益州路兵马钤辖,位在转运使防御使之下。掌管囤安军驻屯、守御、训练之政令。
其下,唐淹为都监,阿囤烈,阿囤弥为副钤辖,赐玉带,印信,锦衣。
这就是阿囤弥在城门口显摆的原因,现在是人家大小姐是实务将军了。
囤安军人数不多,三千人,不过是马军,准确说,是骑马步兵。
为了均衡汉夷实力,陈田郭隆手下的六百弓手也扩成了一军,三千人,名为“控鹤军”。
郭隆为钤辖,陈田为都监。
苏油听到这名字就笑尿了,叫你们乱给兵器起名字,如今自己的锅自己背,控鹤二字不是好词儿,乃武则天的男宠队伍领工资的地方。
不过这支队伍实力强横,全部装备鹤胫弩。
两支部队番号是赵抃努力争取来的,妥协的结果就是朝廷就只给名头,不负责给养。
不负责倒还好了,这支武装,装备,训练,伙食,都远远超过了普通的厢军部队,甚至比上四军都不差。
二林部振振有辞,装备精良怎么了,可谁叫我们铁多呢?!
苏油和阿囤烈对重步兵毫无兴趣,西南翻山越岭,穿上重铠,走不出两里地去。
因此主要技能点,放在越野能力和进攻能力上。
马匹,皮靴,贴身衣物,锰钢刀,背上五支软尾梭镖,藤牌。
装具主要是皮,只关键部位有冷锻钢片防护,而且防护平时还是可以拆卸的,能不背就不背。
青唐瘊子甲,手工一锤锤砸出来的东西,几个人穿得起?可在如今的眉山三亭矢前,也不能说就必然可以防住。那还不如干脆放弃进化乌龟壳,将技能点全加在爪牙上边。
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
第二百五十四章少年行
苏油还设计了配套的单兵小装备水壶,多用途小刀,临时急救小包,硅胶过滤袋,小皮包。
随身药物有三种,防伤,防瘴,防痢。
最受军士欢迎的是眉山压制的冷锻钢盔,钢盔是两个弧线组成,中部有棱,可以有效反射箭矢。
这东西受欢迎的原因,是可以当锅子用,没错,有苏油的影响力在里边,这必然是两支吃货部队。
腊肉,香肠,鱼干,榨菜,芽菜,豆豉,酱料,炒面都是随军能带的东西。
有了这些东西,加上饭菜里的油水比普通军队的油水多很多,味道真是没得说。
夷人和汉人的习惯不一样,他们的意识中,部落最出色的汉子,才能成为军人。
这种风气在苏油和唐淹,石家的引导之下,也渐渐影响到了控鹤军,眉山推出了不少军人军属优待政策,军人在眉州的地位,和外州的贼配军,是两回事。
川峡四路,第一次有了真正的职业部队,他们的职责,就是锻炼专业技能,消弭叛乱,拱卫西南。
阿囤烈非常具有军事天赋,对控鹤军远程打击能力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囤安军和控鹤军,从来都是联合行动,控鹤军没准备好之前,他的囤安军宁愿不动窝。
阿囤弥的朝廷编制把乞第龙山羡慕坏了,哭着喊着要大巫给他也解决一下。
苏油被闹得没八法,只好给乞第龙山也活动来一个编制权领控鹤军骨朵指挥。
不过搞笑的是控鹤军就这一个耍骨朵的人,纯属挂靠,自己领导自己。平日里,还是担任苏油的跟班。
嘉佑三年四月,江卿们修建的陆路,终于通了一条。
嘉益眉,四川第一条交通干道,将两个最重要的经济区联系了起来。
这是赵抃此次赴任四川的最后一个德政,接下来,他也要返回中枢,继续他的老本行了弹劾人了。
赵抃治蜀,得到了中枢和官家的高度评价,成为地方治理的典范。
因为他的任上,四川切实做到了一件所有地方都做不到的事情减轻自耕农负担。
自耕农人均土地占有面积每增加一亩,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增加一分,负担就会减轻不少。
加上家庭饲养业的推广,自耕农这个最苦逼的群体,在益州路,竟然家家有了余粮!
梯田大量增加,作坊大量增加,劳动力需求也就跟着大量增加。
豪强们的地租只得跟着降低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