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5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油以为,最好不要指望眉山的民兵部队能有那个能力。

最后将拉力定在了二石四斗,这也是仁宗朝后期军方的通用弩力,一百五十斤左右。

加上上弦器的杠杆原理,实际开弩的平均拉力在八十斤左右,刚好是汉代大黄弩的拉力范围。

不过威力,可就几乎是大黄弩的两倍,苏油对这样的结果已经相当满意了。

两支小队伍,每二十人为一小队,五队为一百人队,三百人为一都,各设头目。

队长的考核内容,包括目测距离,背诵标尺与距离的关系。不会这个,连做队长的资格都没有。

至于大角度仰射,那属于超纲科目,队长们平日里可以自行摸索,但是不计入考核成绩。

就这样已经把俩老军给郁闷坏了,比如郭隆,目测距离对他来说简直轻松得不要不要的,问题是将距离转化为军士们听得懂的标尺读数,愣是背了一个月。

这批弩,弩臂用了部分软钢,又有弹簧秤作为出厂测量标准,弩力除了非常符合人体力学原理外,还非常的统一和精准。

陈田喊道:“把长箭都撤了,船底箱子抬出来!”

这种弩的配箭也是特制的,其实如今大宋已经有了类似的形制三亭箭。

箭很短,总计不过二十厘米,箭羽很小但是很长,箭头是如后世子弹头那样的圆锥形,也比寻常箭头要长。

箭羽,箭杆,箭头,差不都各占三分之一,这就是三亭这个名称的由来,不过准确名称,应该叫矢。

经过理工小组多番测试,才试验出这种弩箭的最佳配置。

这种颠覆长箭的设计让郭隆大大的看不惯,但是在几扇猪肉上进行了对比试验之后,这种妖里妖气的设计,威力竟然比寻常弓箭高出很多,有效射程有一百二十米,关键是射击方式非常稳定和精准,而且对射击目标具有可怕的穿透性。

至少目前的所有重甲,都拦不住这种弩矢的穿透。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弩箭的战时携带量,也比普通弓弩手多很多,达到恐怖的四十五支。

十五支一筒,三筒拼接到一起,可以背在背上方便行军。

乡里的弓手,仅仅训练弓箭,那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产生战力,因此苏油不得不从各种地方寻找捷径。

这六百把弩,甚至比六百个弩手还要重要太贵了。

大宋的弓弩不怎么讲究准确率,陈郭两位手下这些则不然,有步卒在前边守卫,然后让这些弩手在后边形成三段式射击的话,威力是非常恐怖的。

准确性,是考核重中之重,用苏油的话说,老子在器械上为你们做到了最好,就这点要求了还要怎样?天天给老子练!七十步内必须十发七中!

鹤腿弩这是没有什么化水平的乡弓手给这种弩取的名字,黑漆漆的,上弦时两边拉开的拉杆就像两条瘦长的鹤腿很难听,但是却很形象。

苏油只好捏着鼻子认了这个名字,把腿改成了胫,鹤胫弩,难听是难听了点,却是对付泸州蛮的信心所在。

不过这娃现在也没有和汉人弩手在一起,他正在另外一膄大船上,和阿囤烈阿囤弥说话。

阿囤烈对泸州蛮不怎么看在眼里,汉人弩队的威力他是知道的,不过那玩意儿技术性太高数学这东西,上到二林部的贵族,下到战士们,都还掌握不了。

阿囤烈就搂着哭着喊着死命蹭上船来的阿囤元贞说道:“元贞啊,跟着龙山长好好长学问啊,还有那个数学,一定要学好,以后打战,远远的就将对手干掉,不用像哥哥这样一刀刀地硬砍!”

阿囤弥就翻白眼:“哥哥你少教坏小孩子,元贞以后要读书考进士的你见过拿刀砍人的进士?!二林部出了进士,才能得朝廷看重!”

苏油笑道:“射箭厉害的状元,拿刀砍人的进士,大宋还真的有不少。”

“欧阳内翰的卖油翁元贞你读过的,陈尧咨可是我大宋状元!”

“蜀守张咏,未举时匹马单剑行天下。侠气干云,杀恶人不带眨眼!”

“老包出使辽国,辽人欲以围沮之,结果老包射杀了一大堆物,将辽人都震了!”

“不过你们也不要给元贞这么大的压力。元贞,学习的目的首先是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然后充实自己,提升能力,成为能够帮助别人的人。出仕的目的,也是为了在帮助自己别人的时候更加方便有利。不要听哥哥姐姐瞎说。”

阿囤元贞点头:“说的对,明润也还没有考进士,不是也帮助过我们不少了吗?”

这下阿囤烈翻白眼了:“你跟他比?你怎么不跟支格阿鲁比呢?唐老师说的学问要一步步慢慢积累,你已经忘了?”

阿囤弥也对哥哥表示赞同:“我看最近明润不在眉山,元贞你有些自满情绪了啊”

阿囤元贞:“”

大船很快到了泸州,军士们下船,成行军队列朝淯井进发。

新年伊始,苏油在营中度过了自己的十岁生日。

先期派出的谍报人员陆续返回,几方情报一汇总,幕府里的众人不由得哭笑不得情报出现了重大失误!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或者说,还没发展到想象里那么严重!

不管如何,淯井监到了。

淯井监是个准军营,朝廷在此设立了长宁军,与都江堰的永康军差不多的性质,什么都能干,就是不能打战。

将盐从盐户那里收集起来,运至泸州,装船,过夔门转运东南和京师。

长宁军光荣地表示这才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第二百四十五章 乞第龙山

第二百四十五章乞第龙山

淯井,“泉有二脉,一咸一淡,取以煎盐。塞其一,则皆不流,又谓之雌雄井。五代前蜀置淯井镇、淯井刺史。宋置淯井监,以收盐利。”

如今井上正自风声鹤唳,已经闭寨自守,盐户们连同周边种田的农夫,全都躲进了寨子里。

寨子外头,则有另外一支军队,队形散乱,衣着破败,更像是一群流民,不过穿着都是夷人服饰。

苏油他们的到来,让两边的人都惊疑不定。

一千六百人的队伍,士气高昂,装备精良,步卒全是标牌和长柄长刀,弩手手里古怪的弩弓,整齐划一,一看就是制式装备。

可问题是,两支队伍汉夷相杂,夷人打的是汉人旗号归德,在藜,两位将军。

汉人则不是大宋红衣军服,穿的都是青麻袄子,比宋人军服贴身太多,身上的零碎也多,皮带,背筒,腰中短小的箭筒,还有一把短剑,短剑柄前和柄后还各有一个大环。

两边都忧心忡忡,这特么到底是来帮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