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61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团,贡不过四十饼,专拟上供,虽近臣之家,徒闻之而未尝见也。”

唐慎微担任过皇子御医,曾经出入过宫禁,倒是曾经见过。

庞安虽然年纪够老,却何曾见过这等极品团茶,不由得大惊失色:“这可是天大的恩赏!”

苏轼将篮子提起来,见到底下有“进奉宝慈”四个字,立时明白了过来,感动莫名:“这是太皇太后赐下的。”

见到庞安眼馋的样子,不由得笑道:“茶赐下来就是喝的,我家小幺叔常说‘上山打鸟,见者有分’,子安你今日有口福了。”

……

五月,河北四路都转运使沈括奏报,大名府孙村埽工程竣工。

之前尚书省曾经上奏:“大河东流,为中国要险,自大吴决后,由界河入海,中国全失险阻之限,不可不为深虑。”

于是高滔滔诏范百禄、赵君锡条画以闻。

范百禄等人考察回来之后上奏:“臣等按行黄河独流口至界河,又东至海口,熟观河流形势,并缘界河至海口铺砦地分。

使臣各称界河未经黄河行流以前,阔一百五十步,下至五十步,深一丈五尺,下至一丈;

自黄河行流之后,阔五百四十步,次亦三二百步,深者三丈五尺,次亦二丈。

乃知水性就下,行疾则自刮除成空而稍深,与汉张戎之论正合。”

赵君锡上奏:“自元丰四年开河出大吴道,势如建瓴,经今八年,冲刷界河两岸,日渐开阔,连底成空,趋海之势甚迅,虽遇泛涨非常,而大吴以上数百里,终无决溢,此乃下流深快之险也。”

“今又开孙村道,且可为三股分行,以纾下流之患,虽未保冬夏常流,已见有可为之势。臣等窃谓本朝以来,未有大河安流,合于禹迹如此之利便者。”

“且行夹水冲沙之法,趋深走下,湍激奔腾,只有阔深,必无浅淀。”

“至此汴京以下,水利全举,中国得抗捍百年之利,无全失险阻之理,不至上烦圣虑。”

高滔滔大悦,赏赐汴京以下诸路水利之臣,命户部成立水利局,专责天下河防之事。

今年除了两浙路有灾情,天下又是大丰,秋,七月,诏户部令诸路提刑司下丰熟州县,量增钱广行收籴。

大宋第三类粮食储备仓——转般仓,开始建设。

这个转般仓和之前的转般仓虽然名字相同,但是实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变成在保障国家基本存粮之后的商品流通粮仓,和常平仓的强硬举措相比,转般仓就温和了很多,通过市场行为,国家通过转般仓里的商品流通粮,可以实现温和平抑部分地区,小地区粮价波动的目的。

其产生的收益,则将继续用于补贴国家粮食储备工程。

虽然表面上看,这是从苏元贞、司马康、刘安世、范祖禹之请,但是这个思路,其实是在按照苏油按部就班的规划在执行。

今年之后,大宋将具备国家常备——常平仓;救灾常备——广惠仓;商业常备——转般仓;加上民间自发的一些粮食仓储如义仓,族廪,以及小家小户的升斗储备,大宋基本上解决了粮食问题。

这项大成就,将是下一任宰执们响当当的政绩,跟着蜀国公的步伐,就是这样豪横。

八月,壬寅,敕郡守贰以四善三最课县令,吏部岁上监司考察知州状。

这是朝廷开始兑现承诺,地方州县官员,开始按照政治考绩作为升迁的硬标准。

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奖励宣传优秀干部,接下来还要惩戒一部分,不过这些就不好意思出现在各大报纸之上了。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三君子

九月,秋收开始,朝廷完成了一系列重大人事调整。

范纯仁依前官为观文殿学士、知颍昌府。

王存为端明殿学士、知蔡州。

吕大防进尚书左仆射,章惇进尚书右仆射。

枢密直学士、户部尚书韩忠彦为尚书左丞。

翰林学士苏辙为尚书右丞。

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晁补之为同知枢密院事。

沈括进工部尚书,苏元贞进吏部尚书,曾布进户部尚书。

毕仲衍任大理寺卿。

漏勺的恩师李格非任太学正。

最大的大佬苏油,朝廷恩旨拟进司空,依前官为观文殿大学士、平章军国重事、河北四路节度使、判大名府。

虽然苏油这算是高风亮节,完成了自己对朝野的承诺,但是依旧上书辞谢,认为朝堂荣宠过重,坚决推辞。

高滔滔拿着章惇送进的拟任表看了半天,最终划去了司空二字,还是改回司徒。

以此为代价,坚决保留了苏油河北四路节度使之职。

这是给予了苏油最大的信任,宁愿放弃苏油在中枢虚衔上的进步,也要保证苏油地方上虚衔的进步。

这其实是将之前国家交给韩琦与文彦博二人的重担,一起加到了苏油的肩上,说白了就是替朝廷看守北方门户。

一旦有事,苏油这个四路节度使立即就可以改任为四路制置使,主持河北军事。

当然那得非常时期才有可能,现在只能算是买了个保险,如今这个文官的四路节度跟军节度不是一回事儿,抓的不是军中实权,而是四路军政的总监督权。

朝廷正在组建登州海军学院,高滔滔还任命扁罐为登州海军学院战术科知事,让他随自家老爹赴任。

这等恩遇,在宋朝几乎是到顶了。

虽然是虚名节度使,一样需要开府建牙,苏油如今夹袋里的可任人选那是无数,但是苏油挑来挑去,最终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幕府掌书记,王彦弼;军司马,高世则;判官,王寀。

王彦弼是长公主独苗,现在长公主也由荆国进到秦国长公主了。

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高世则是高士林的儿子,高滔滔侄孙。

王寀是王韶幼子,五岁看花灯走丢被人拐走,小孩施展智计脱身还帮官府抓住贼人那个。

高世则继续保留着高家的武人血统,皇家军事学院毕业。

王彦弼是扁罐他们这一代的翘楚,王寀则是漏勺他们少年班的高才。

真实历史上的王寀因为自幼多病信了神仙,后来被妖道陷害,被宋徽宗弃市。

当然如今不可能还是那样的命运,王韶亲身体验过石薇生死人肉白骨的医术,孩子一生病,就算送给苏油了。

苏家管吃管喝管治病还管教育,王寀的兴趣也从神仙变成了易理与科学,而且这娃非常聪明,诗词歌赋都拿得出手。

也是太子伴读的一员,前年还不到二十就中了进士,高滔滔很高兴,认为苏油没有给赵煦选错伴当,赐了个馆阁校勘,继续帮助赵煦同学学习。

汴京城有个卖诗混饭吃的人叫曹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