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条运河的开立计划,隋唐大运河是以照顾洛阳长安为主,从杭州经过汴京到洛阳,再从洛阳经过汴京到河北。
而真正的京杭大运河,是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于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方才着手开凿的。
元朝花了十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
而北京与天津之间,原有运河已废,于是又新修了通惠河。
如此一来,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整整缩短了近两千里,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工程重点分两处,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
然后主要又包括三段,第一段济州河,从任城即后世的济宁,至须城即后世的东平县安山,全长一百五十里;
第二段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由寿张西北至临清,全长两百五十里;
第三段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五十里。
第三段现在不用管,北京还在辽人手里。
第一段以元代统治者的尿性,修造了整整七年。
不过也得到了长足的经验,到了修第二三段的时候,虽然长度增加了一倍,时间却减少了一半,只用了三年时间。
元朝抓工程都能一年一百里,苏油准备将效率翻个倍,边勘察边施工,两年时间内应该能够初步完成。
届时河北就有两条运河一条铁路一条海路整整四条大动脉,对于朝廷掌控北方,具有无可争议的巨大好处。
新军靠的就是后勤,只要能够保证后勤,整个辽国都将覆盖在新军的铁火之下。
朝廷没有过这样的先例,高滔滔下两制上官员讨论。
苏油在都省联席会议上讲解了此次巡视的必要性,而且如今有了火车,有了电报,如果有急务,洛阳到汴京数小时可达,长安到汴京也不过一日,召之即至。
而且如今朝中尚有文吕二公坐镇,下有范纯仁、刘挚、王存、苏辙、苏元贞、王韶、晁补之众正盈朝,庶务无需担忧,按照年初造作的预算和进度按部就班执行就是了。
说得也有道理,朝中现在也的确清净,最后大家还是同意了。
苏油此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看看自己不在的时候,朝堂的运转是否如他把控的时候一个样子。
这也是为自己数年之后去位做预演。
丙戌,朝廷颁布吏试新法,包括了吏习、刑名、钱谷、常平、工役、仓廪、文教、武训八科条例。
留给了地方官吏两年的学习时间,第三年开始,所有县级官吏都要参加八科考试,由州长官主持监考,州级各部门也要考试,由路级长官主持监考。
而朝廷各部各级,也有相应的考试。
当然也没有一棒子打死只以笔杆子论人才,考试成绩只作为参考,作为铨选时的加分项,纳入考绩。
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天赋
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天赋
考题就在八科吏试法中随机抽出,主要目的还是提高官吏的专业熟练程度。
因为考的是实务,具备理工基础的官吏,软实力肯定会比没有理工基础的那些强出不少。
庚寅,得到朝廷授权,苏油正式开始视察洛汴渠。
辛丑,刘安世上书:“臣伏见祖宗以来,执政大臣亲戚子弟,未尝敢授内外华要之职。
自王安石秉政以来,尽废列圣之制,专用亲党,务快私意。
今在位之臣,犹袭故态,子弟亲戚,布满要津,此最当今大患也。
愿出此章,遍示三省,俾不废祖宗之法。”
中书舍人曾肇言:“近日以来,颇有干求内降,特与差遣者,窃恐侥倖之人,转相扳援。
谨并录上仁宗朝缘内降戒饬诏书事迹凡八条,别为一通,伏乞置之坐右,少助省览。”
九月,庚申,禁宗室联姻内臣家。
苏油在中牟上书,三件事儿,一个方法就能解决,无论何等出身,历仕之初不得超过朝廷状元授职的从八品。
今后升职,皆需经过笔试和面试,尤其是内降官职和内臣出外,最要紧是那些莫名其妙的走马承受,更是需要和普通官员一样,去户部经历应试,否则不得除授。
内官和恩荫官当中良莠不齐,有些的确不输名臣,但是大多数都是烂泥糊不上墙。
其实苏油并不歧视他们,如前朝秦翰,当今李舜举,苏油还非常佩服,至于李若愚童贯,用得也非常顺手,王中正都给改造成了一方清官。
苏油要求他们至少要在政务上合格,不管是谁,起码要能经过基本的入职培训,通过公务员考试后,才能履职,不能任性胡来。
这一招可以堵住封建王朝一个绝大的漏洞,高滔滔也认为没毛病,诏皆从之。
事情由文彦博、吕公著主抓,二公摆明了是站最后一班岗,不存在留什么情面的问题。
朝廷今后选拔官员,将会原来越来越正规,这也是一个大王朝必然的规律。
朝中有议论,认为苏油外出,就是为了躲这三件事儿。
苏油也懒得辩驳。
……
经过修整的汴渠宽度达到了三十米,两岸风光其实不错,尤其是进入乡间,杨柳的间隙里,可以看到远处金灿灿的麦田,与坐落其间的竹篱茅舍,或者青瓦粉墙。
还有农人们在田野里繁忙的身影,一派丰收的忙碌的景象。
大宋如今推广了脚踏式脱粒机,就是一个带小圆齿儿的滚筒,脚踏带动滚筒旋转,能够将稻粒与麦粒从秸秆上脱下来。
同样的东西,换成带铁刺的滚筒,又可以改造成为梳棉机,极大地提高效率。
今年的收成不错,除了风调雨顺之外,还有汴渠底部淤积的河泥,被百姓用作肥料添到地里的因素在里边。
一艘蒸汽动力船,拉着一队长长的漕船向着洛阳驶去,而船队的末尾,还牵引着一艘游艇。
漏勺被苏油抓了包,张方平和赵抃当年怎么对付自己,现在苏油就怎么对付漏勺。
看完昨天的邸报,苏油将报纸折起来,对漏勺问道:“漏勺啊,如果有一个有钱人,他有一个穷邻居,有钱人每年都要周济他,这周济着周济着,便成了富人家里每年的一项常务一般。”
“如果富人现在不给穷邻居周济了,穷邻居就要打上富人家门来,这事情该如何解决?”
漏勺想了一下,问道:“富人家有家丁吧?难道打不过穷邻居吗?”
苏油说道:“以前是真打不过,现在倒是能打得过了,但是有一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