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她也明白了过来,说道:“终是言辞不谨。”
范纯仁说道:“古者坐而论道,谓之三公,岂必具案牍为事!今陛下责维徒口奏而已,遂以为有无君之意,臣恐命下之日,人心眩惑,谓陛下以疑似之罪而逐大臣。”
这尼玛的猪队友,跟你家爹一个德性!
苏油在心里狂翻白眼,赶紧奏道:“范公此言有失,韩公违反制度,这一条毋庸置疑。”
“太皇太后这是知道韩公乃先帝淮阳潜邸就一路跟随的旧臣,故而曲为包容,未肯尽言而已,臣要谢太皇太后隆恩,给元老留足了体面。”
高滔滔这才舒服了,也明白了苏油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语气开始轻缓了下来:“还是司徒明白。那此事当如何?”
苏油奏道:“前刘挚等攻韩缜益急,太皇太后出内批与给事中,曰缜自以恐妨贤路,故乞出外,为得进退之体。”
“太皇太后慈恩,待韩缜尚且如此,韩维乃反不及也?”
高滔滔说道:“然终不当在朝。”
苏油赶紧躬身:“韩维有失,固自当去,然臣请太皇太后待以优礼,升除一阶,诏中书省慰以均劳逸意,使得优退如何?”
高滔滔只要将韩维赶出朝廷就行,见苏油如此上道,说道:“那就除资政殿大学士,至于知何州,公等自行拟定吧。”
吕公著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士大夫的名声是最重要的,要是韩维落一个逐出朝堂,不是高滔滔名声不保,就是韩维名声不保,这事情可就麻烦大了。
赶紧说道:“臣这就下去重拟词头,命中书省以均劳逸意,改……汝州,未知太皇太后钧意以为妥否?”
高滔滔也不为己甚:“便如此吧,命舍人苏辙为词即可。”
韩维和苏辙都是保守派里边的温和派,同受欧阳修的影响,当年欧阳修的墓志铭是韩琦撰,宋敏求书,韩维题盖,苏辙作神道碑。
另一时空的“元祐党人碑”上,两人的名字也紧挨在一起。
苏油赶紧说道:“汝州好,大苏也刚从汝州回来。”
高滔滔不由得噗嗤一笑:“司徒在假还特意入朝,苏轶的婚事料理妥当了?”
苏油躬身:“多谢太皇太后关怀,臣贪图轻快,因此简单,其实也差不多了。”
高滔滔当年也是养在宫中,与赵曙共同生活多年,然后结为夫妻的。
赵曙一生未晋妃嫔,虽然有几个妃嫔,却都是赵曙死后才得以追封的,身前却是高滔滔独霸,两人足足生了五个孩子。
这也是高滔滔高看苏油的地方,苏家除了大苏纳了一妾外,其余都是一夫一妻,感情和睦,而且苏油还明言理学伦理之道,阐述一夫一妻才是人情之理。
这就叫“识于内而行于外”,知行合一,实践不悖。
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不速之客
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不速之客
就拿寡妇再嫁一事来说,《宋刑统》中只规定寡妇不得居夫丧而嫁,亦不得嫁与前夫袒免以上亲人,其余不论。
到后来仁宗下诏:“宗室大功以上亲不许改嫁。”有点类似后世戴安娜王妃的风波,认为损伤了皇室的尊严。
不久赵曙的亲爹赵允让就上书:“宗妇少丧夫,虽无子不得更嫁,此非人情,请使有归。”
苏油前不久将高滔滔公公的这道奏疏翻了出来,予以了高度评价,要求高滔滔废除这道法令。
这是赵允让唯一一件能够胜过仁宗的事情,高滔滔立即答应,算是给自家公公立了个小小的fg。
再反观程颐,嘴上虽然说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近不近人情先不说,可他自己家就出了俩再嫁寡妇,起码说一套做一套却是已经实锤了的。
于是高滔滔笑道:“恭喜司徒了,一家子都在一起,苏轶虽然也有一番奔波,总比司徒当年消停不少,总不至于再病假婚假一起请了吧?”
这是苏油一辈子的大糗事儿,殿内顿时气氛一松,尽皆莞尔。
这就是开始聊闲篇了,苏油赧然道:“臣当年少不更事,实在是贻笑大方。若非光献太后与厚陵、太皇太后包佑,还不知道要出多少丑呢。”
高滔滔笑道:“司徒过谦了,当年却也是风华正茂,文章勃发政务可观,不过在家事上,的确是糊涂了一点。”
“我看现在也长进不多,好在毕家幼女得了华容县君真传,家有贤媳,可以放心了。”
说到这里吕公著想起一件事情:“明润进位首相,当年‘八位’之区,还是明润设计打造的,按照制度,也该拨给一第才是,这都一年了却还不见动静,如今迎娶新妇进门,是不是可以顺便安排了。”
以前大宋宰相在汴京大多都是租房住,导致朝中有事的时候中官们需要东奔西跑地叫人,耽误时间不说,也是在不成体统。
神宗决意改变这种情况,提高行政效率,在宫前划出了一片地,修建了八处豪华宅邸,给宰执枢密们居住。
八套宅邸是苏油当年设计监工的,宽广华丽,方便舒适还卫生,是京中最好的房子。
苏油推辞道:“我家室人数不多,哪里用得着那么大的宅邸,文公年高,自当拨给他安养,这也是朝廷尊望之意。我年轻,张相公故居也住得习惯了,到现在也都宽敞,还有地方给小妹栽培植物呢。”
说到这里高滔滔都感到侥幸:“幸好东胜州的玉黍和马铃薯引来得及时,这三年的旱情,看看辽国那边……唉。”
苏油说道:“对了,雄州窦舜卿发来电报,辽国三京大荒,有部长帅饥民闯关南下,意图在大宋边境就食,请发常平仓备荒库四万石,设置粥棚,以止动乱,以收人心。”
高滔滔又叹了一口气:“也罢,终究都是人命,还是准了,不过这事情劳烦吕公就行,你赶快回家,先替两个孩子完了婚,再操劳国事吧。”
出得崇政殿,苏油不禁吐出口浊气,轻轻说道:“若以刚才范公之论,不但解不开此事,只怕自己都要搭进去。”
说完又对吕公著施礼:“吕公,拜托你向韩公致歉,就说苏油无能,对不住他。”
吕公著的政治素养比范纯仁高出太多,已经明白了这事情的内因:“是韩持国不谨,能得优去,持国那里必定感激,不会有怨,明润你放心。”
苏油说道:“这件事情错不在太皇太后,韩公没有想明白这一节,付出代价是必然的。”
范纯仁却有些不同意:“太皇太后,今日施赏有些……”
苏油说道:“那是大理寺的问题,不是太皇太后的问题,那些呈送到太皇太后案前的所谓疑案,有多少是大理寺定不下来的?有多少是争议到了不可调和,必须要太皇太后御裁的?”
“如果那么多案子本不当特赦,却送到太皇太后跟前,让太皇太后如何做?如果太皇太后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