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4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三司使,仍知户部尚书。

还是这个月,高滔滔有些暗自后悔没有听从苏油的建议,为了省钱,没有将后宫建设规划得更好一些。

苏轼抵京了,在半路搭乘上了苏油的小游艇飞鱼号。

飞鱼号一直留在杭州,这次是被二十一节度赵宗佑“借”来乘坐,回汴京述职。

东胜洲船队回来了!驻泊杭州!

嵩山号,泰山号,左旋螺号,夜光螺号,还有五艘夔州型,整整从玉黍城带回了价值五千万贯的黄金和白银!

五千万贯!

按照协议,这次收益一半归朝廷,入户部南曹国库,一半归原四通商号,现在属于四通投资局。

四通投资局赵宋皇帝名下的股份,占一半以上,也就是说,这一趟拉回来的金银里边,有一千多万贯是属于刚刚十一岁的赵煦童鞋的私房钱。

但是小破孩的私房钱有一个共同属性,就是永远归慈祥的家长代管,以高滔滔这等自小生长在皇宫的贵人,拿到宫内电报房送来的电报,双手都不禁微微颤抖。

这是一条黄金航线。

军机处立刻给张散发报,要求加强对日本宋城的控制,那里是大洋循环航线的重要出发地。

这些金银如果一下子全部投入市场肯定会出问题,因此苏油奏请将之存入皇宋银行金库,作为国家货币发行的准备金。

如此一来,国家货币准备金便可以用金银作为储备,铜禁可以解除了。

这次考察比扁罐他们那次详尽得多,除了金银,还有各种物产,其中就有橡胶。

赵宗佑还带回了几个部落和城邦的土人,要在新年大朝会宣德门外的蛮夷里站班。

半年时间的考察,让宋人摸清了玉黍城周围的势力分布,那是一片大到不可思议的大陆。

一千五百人,分别在温华、嘉福、金山、玉黍、檀山建立了五个军州,开始修城屯田。

四峰岛因为冬季过于寒冷,被赵宗佑放弃了。

加复城因为名字太难听,被赵宗佑无情地剥夺了扁罐的命名权。

不用担心遭遇敌人,因为那里的敌人实在是太弱了。

其中温华、嘉福、檀山,将是今后船队的补给休憩地,金山和玉黍将是主要的矿藏开发地。

司马光感觉自己已经有些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华夏一族在自己这片多灾多难土地上,为了解决民生,艰难奋进了上千年。

从大禹时期就治理黄河,将沼泽变成稻田,将高山变成梯田。

为了一口粮食,华夏人用了百倍的努力,凿通了数千里的运河,开出了无数的沟渠,建设起了无数的水利工程!

然而在南海有自己就汩汩冒油的油田,有刨开地表就是高品位的锡矿、铁矿、煤矿,东胜州有含银一半的矿脉。

南海有一年六收的土地!东胜州有亩产七百斤的口粮!

华夏一族如此艰难,都能创造出这样辉煌的文明,他们如此得天独厚,本应该躺赢才对,怎么敢那样偷懒,还在拿着石器木棒互敲?!

苏油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怨念,还恭维了司马光一句:“因为他们那里没有用圆木做警枕,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学士啊……”

司马光满脸涨红:“明润你又闹什么?!”

苏油说道:“司马公,食少事繁,以孔明之智,尚且不免,这眼看就要年底了,该好好休息的时候,就好好休息。”

司马光不以为然:“死生命也,王事岂容懈怠?对了,大朝会礼仪你要注意,文公、介甫公不在朝中,你就是朝臣班位第一人。”

苏油这才反应过来,按照官位,如今他是朝官当中最高的,宗室之下第一人:“哎哟这可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站班第一人,我不会啊?”

“你不是有宗兄吗?让他教你。”

苏油吓得心肝乱跳:“要不我跟扁罐一样,转到右班去?”

别说司马光气了个倒仰,连吕公著都气得吹胡子瞪眼:“你敢!我朝未有过右班宰执,你敢给我转右班!”

这是几乎就是明说明润你就是下一任宰相了。

苏油还是有些慌:“要不……我称个病?”

“胡闹!”司马光这么好的涵养都不禁想骂人:“大朝仪你就那么怕?昨日我询问陛下,陛下都跟我保证说他到时候一定做好!”

赵煦?!十一岁就被你们残忍地拉出来做人样子,你们还好意思说嘴?

不过想到赵煦到时候孤零零一个人在台上做样子,苏油终于不忍心,有自己在下面,起码赵煦心里会好过一些:“那等散朝我去询问下宗兄。”

吕公著说道:“今年自冬不雪,明润一直所言的灾变……”

苏油说道:“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我也正想要告知吕公,根据气象资料,来春我朝北部恐怕会有旱情。”

“大宋对抗洪水的部门,有都水司、河渠司,然而他们对于旱情却没有管理之权。”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巴不得年年大旱,永远不雨,这样就永远没有河情的压力了。”

吕公著好气哦:“明润你这叫什么话?!”

苏油摊手:“话虽然丑,可是从其职务职能来说,的确就是如此啊?因此我觉得,朝中应该有一个部门,专门负责统计气象资料,防备水旱灾伤才行。”

“交给都水河渠,他们从职责出发,只忧雨大不忧雨小也是常情,光斥责也没用的。”

吕公著这才反应过来苏油提醒的是制度规范,不由得点头:“是这个道理,雨旱关系土地墒情,那应该归户部。”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大爆款

苏油说道:“对,所以首先要确定职责,有人做这事儿,然后由他们督促州县,备灾抗旱。”

“其实抗旱如今不难,只要朝廷肯做事,剩下的用理工之学便能解决。”

“如何解决?”

苏油说道:“如今全国地下水都非常丰富,除了陕西部分地区,其余地方地下水位也都很高,可以大规模推广风力机井,畜力机井,以及河流水力汲水机械。”

“还有从东胜州过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可以官给种子,安排官田户栽种。”

“机械在相州已经非常成熟,作物在两位长公主和我庄上已经摸索出种植方法,朝廷可以拨出一笔经费来料理此事。”

司马光问道:“还来得及吗?”

苏油说道:“来得及,商州、兰州、郑州、徐州、郓州的工厂都有此能力,解决北部旱情能够完成。”

“我回京之前路过郑州,跟石家交代过此事,半年下来,机井设备已经备下了三千套,锅驼机也有五百台。”

司马光感到惭愧:“四年丰积,天下欢愉,只有明润不断提醒朝野备灾,还做下这么多准备。”

“九月河北大水,所幸各地物料充分,未成大患,今冬旱情若不缓解,来春必定遭灾。”

“范文正公所谓先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