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钱?”
“蔡京我知道,政务明敏,但是却并不宽仁,不要又出一个吴居厚啊……”
苏油笑了:“启禀太皇太后,有司马学士关注着,蔡京他也不敢。”
“对了,大苏即将抵京,不知道太皇太后知道他在常州吃河豚的故事吗?”
“哦?”
苏油说道:“常州那家旗亭河豚本就做得极好,邀请大苏去品尝,分文不取,却担心得不到大苏一语评价。”
“待到大苏吃完河豚,终于叹息一声‘也值一死’,便合舍欢悦。”
“那家旗亭,之后就成了常州生意最好的一家,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大苏品尝过他家的河豚,还评价了四个字。”
“一个子瞻都是如此,何况皇家?”
“商贾们都不傻,虽然给内宫烧造琉璃瓦挣不到钱,但是从此就得到一个曾替内宫供应琉璃瓦的名声。”
“在百姓心里,皇家用的,就是大宋最好的。供奉内中,就是最好商品的代名词,他们的利润,大可以十倍地从今后的业务中捞回来。”
高滔滔叹了口气:“原来如此,真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苏油说道:“司马学士自己定的规矩,大家都是在这个游戏规矩下做业务,司马学士没有看到‘皇家’二字的价值,不等于别人看不到,这就是商机。”
“聪明的人会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吉昌号的掌柜,便是如此。”
“对了,内宫地下的五色土,臣请发卖给天师府,以补贴建设费用。”
高滔滔感觉匪夷所思:“那些毒土,你还想卖钱?!”
苏油拱手道:“《阿房宫赋》有言,‘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我赵宋皇室岂可如此?”
“当年内库出库底煤粉,作价一文一斤,都无人认买。”
“臣让石家购入,以之制作蜂窝煤,委实挣了一把黑心钱。”
“如今自己入仕,成了监督方,自然不能让皇家再做这样大亏本的事情。”
“那些毒土对别人无用,但是里边含有大量的硫磺、丹砂,可以提炼出来,天师府对这些需求量很大。”
“当然皇室如今肯定不差这一点钱,然而就跟陛下每年还要种御田,太皇太后与太后要亲蚕一样,是倡导风气。”
“陛下种农桑,天下就重农桑;陛下克勤克俭物尽其用,天下也必从之。”
高滔滔对苏油这番说辞非常满意:“司徒教导是用心了的,便照此办理吧。”
如今内宫人员简单,赵顼身前将中官压到了一百名,宫女更少。
加上二王已经出外,赵煦还没有大婚,宫中剩下的就是赵顼留下的妃嫔与年纪还小的弟妹。
因此空出来的地方很多,高滔滔下旨,先紧着给陛下和宫中几位小国公小郡王先修。
非常重男轻女,但是苏油不敢反驳,只告诉扁罐加快进度。
汴京是一个自发生长起来的城市,缺少城市规划,大家都喜欢挤个热闹,加上承平百年,人实在有点多。
经过几次大疏散,大改造,如今至少大内皇城周围的情况变得好了一些,至少原二十八作那一片大区进行过合理规划,情况好了很多。
皇室曾经几次动过心思扩建皇城,太祖的时候已经命人把规划图都做好了。
然而看过之后,太祖又不忍居人迁移,断了念头。
之后仁宗也想过扩一点点,然后住在城墙边上的百姓要当钉子户,也只得作罢。
之前的宫殿多为单体或者两层,苏油没有动皇城前那些大殿,只把后宫那部分改造成三层甚至四层,其中一层在地下,其余在地上。
正好要移走毒土,可以与地下工程部分结合进行。
工程是复杂的,而且马上要过年了,因此没有大动。
不过很多工程预制件可以在将作监先搞起来了。
还有就是搬家,皇宫里的东西都珍贵,光搬家都得好些日子。
搞笑的是,在搬家清理的过程中,宫内还发现了不少的好东西,比如太祖最喜欢随身携带,时时把玩的玉斧,就在福宁宫一个极度偏僻的库房中发现。
这把玉斧与那个宗室里讳莫如深的传言有关,苏油检查了一遍,并没有发现血迹。
但是太宗上台绝对有猫腻,这一点是后世史家公认,毕竟那时候整个开封府的官员和禁军,基本都被太宗掌控。
只能说,处理得真特么干净。
还有真宗的瓶瓶罐罐,刘太后对害死真宗的天书丹道深恶痛绝,临制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将天书随真宗陪葬,又下令用砖石直接封了丹室。
现在在真宗丹室中发现了全套的方士炼丹工具和药品,以及当时大臣如丁谓、王旦、王钦若的密奏、青词、祥瑞奏报等马屁文章。
司马光见到之后大加痛斥,认为真宗一朝的朝政,就是坏在了这些人的手里。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旱情
丙寅,于阗等西域诸国进狮子、白驼、名马、美玉。
于阗如今与大宋接壤,巢谷又击退了前来挑衅的黑汗军,还擒获了对方大将,于是于阗的腰杆立刻就硬了起来。
尉迟家族发动政变复辟,以尉迟威为国主,重新宣布以佛教为国教,并且邀请在敦煌译经的高僧前往讲学。
得了鼓励,于阗周围传统佛教地区那些曾经被征服的小国纷纷叛离黑汗,遣使入贡,想要成为大宋的被保护国。
乙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韩缜见情势愈加不妙,为了自保,也为了报复蔡确邢恕嚣张之时留下的积怨,爆出了一个大料。
蔡确与章惇、邢恕等共谋诬罔太皇太后,自谓有定策功!
于帘前具陈确等奸状,由是内朝与外廷备知之。
御史台立刻再起上书风云。
刘挚言:“宰臣蔡确山陵使回,必须引咎自劾;而确不顾廉隅,恐失爵位,无故自留。伏望早发睿断,罢确政事,以明国宪。”
“又言:“昨者确等覃恩转官,学士草确制,有云‘独高定策之功’,命下之日,识者皆知其过,而确乃偃然受之。”
“确与章惇固结朋党,自陛下进用司马光、吕公著以来,意不以为便,故确内则阳为和同,而阴使惇外肆强悍,陵侮沮害。”
“中外以为确与惇不罢,则善良无由自立,天下终不得被仁厚之泽。”
丙子,朱光庭奏言:“蔡确、章惇、韩缜,宜令解机务;司马光、苏油、范纯仁,宜进之宰辅;韩维宜置之宥密。”
“退三奸于外以清百辟,进四贤于内以赞万几,太平之风,自兹始矣。”
山雨欲来风满楼,然而高滔滔并没有理会,既没有表明态度,也没有下令调查。
丁丑,罢太学保任同罪法,拨后苑西作院给将作监为料场,罢铸钱监有四。
以天章阁待制范纯仁为给事中。
也是这个月,牛温舒携李庸在五泉县接受耶律洪基赐宴,耶律洪基以牛温舒和谈大功,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