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马匹,苏油便将之调配给转运司使用。
毕仲游招募熟蕃,组成马队,车队,支应及时,让陕西路转运司得到了好几次嘉奖。
于是转运使范纯粹、李察干脆将后勤调度的大事,“悉诿仲游。”
书办们进进出出,不时前来报告,毕仲游的能力与其兄仿佛,手里不停翻着账簿,耳朵听着胥吏们的请示,嘴里随口做出批示答复,竟然都不耽误。
门外又响起了匆匆的脚步声,是官靴的声音,毕仲游终于抬起头来:“哟,赵兄,你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权管勾熙河、秦凤路转运司事,通直郎赵济。
神宗熙宁七年,赵济曾上书:“河浅废运,自此物贱伤农,宜议兴复,以便公私。”当时就引起了苏油的注意。
大宋的很多官员对于治理运河没有概念,认为是劳民伤财,曾经要求停工的声音还一度占了上风。
直到张方平,苏油等人相继对大佬们科普了什么叫宏观经济调控,什么叫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这样的声音才渐渐地消停了。
而赵济在熙宁七年就能看到漕运对物价物资调控的重要性,仅凭这一条就足够入苏油的法眼。
西事将起,六路需要懂经济,运输,仓储的人才,赵济与毕仲游同时被调往西路。
赵济从招袋里取出一道书,焦急地道:“公叔,公叔!此番你我将吃剑矣!”
毕仲游取过书:“三十万石!解运韦州?!为何突然如此紧急?”
赵济一脸的恐慌:“六路都转运司要求的,多的不知道,只说前方军情有变,十日为期,现在可怎么办?”
毕仲游将书折起来:“赵兄且莫心急,之前范公几次移要我启用馈挽之夫,我都予以拒绝,只用马力,便是防备着今日!”
赵济眼泪都快要下来了:“怎么能不急?我陕西八十县,馈挽之夫三十万,运期如此迫遽,一旦悉集,受其赋而给之食,必旷日乃可,岂是十日便能备办?”
就在此刻,门外也骑马奔进来一员红衣大员,人还没有下马,便高声喊道:“公叔可在?”
两人赶紧施礼:“属下见过副使。”
来人却是陕西路转运副使李察:“见到都经略司移了?”
毕仲游说道:“刚刚得知,正要与赵兄商议”
“还商议什么啊?!”李察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都经略司这是乱命,范公在幕府怎么不据理力争?!这也太过分了!”
“转运司刚刚商量过了,没办法!公叔,老夫的性命,这就交给你了啊!”
如今运粮,可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理论上讲,转运司本身是不管理仓储的,那是提举常平司的事儿,遇到有现在这样的粮食发运任务,转运司首先要下到各县,命县吏征集县中今年承担役务的里正。
等到里正们拿到分配的任务,在乡里筹集粮食,组织人力运到县衙集中,完成征粮之后,则自动转为“衙前”。
然后衙前们根据县里领取到的任务,将征集来的这些粮食送到目的地,取得凭据后回自家县衙勾销,役务才算是完成。
中间的管理工作是与衙门不相干的,两地衙门只管发与收,中间的人是死是活,没人管。
同样的,军方也不管地方如何操作,只管到时候问粮食到没到,用王中正的话说,“转运不至,有剑耳。”
管理方式实在是粗暴。
因此六路都经略司这项命令一下来,转运司要在十日之内完成集粮,组织人力,运输三项工作,没人认为可以完成。
毕仲游拱手:“范运帅不在,仲游敢情李公印信旗牌。”
李察拖过一张椅子来摆在毕仲游的旁边:“别说印信,我今天人就坐这儿了!”
“李公你这”毕仲游不禁有些忍俊不禁:“也罢,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各县官吏,来转运司领受任务。”
李察交代随来的书办:“赶紧!”
毕仲游连忙交代:“最重要的,让他们携带各县的仓廪账簿!”
半日后,路内各官都到了,毕仲游命他们打开账簿:“现在我们开始计核各县仓廪,我念数,你们对数。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你们随时打断我。”
“龙首县,今年尚未承役丁夫一千三百人,县中仓廪十万石”
“华亭县,今年尚未承役丁夫八百五十一人,县中仓廪七万三千石”
接下来,毕仲游一边念数,一边在身后的大黑板上表格中填写记录。
八十多个县的数据,都厅里只闻毕仲游清朗的报数声和粉笔在黑板上的吱吱划动声,诸县县吏翻看着账簿,不由得目瞪口呆。
神人,一项没错!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大火
八十县数据写完,毕仲游已经新算出了陕西路总共的粮储,在表格旁边写上了一排数字:“合计为丁夫三十一万两千七百三十二人,粮食三百六十万石是吧?”
边上敲打着算盘的书办点头:“无差。”
毕仲游说道:“现在便以都经略司的三十万石役务折给诸县,各位看好了,这就是你们县里此次需要提供的力夫和所需调发的粮食。”
说完又开始在表格后边填写按照各县仓储折算的数字。
填写完毕,毕仲游继续说道:“这个数没错吧?如果没错,就是大家的任务了。”
下面顿时就闹开了,一名老吏喊道:“这些是仓粮,不是役务,要再周转一次,只怕是更来不及!”
毕仲游抬起手来:“大家听我说完!转运司当然知道命各县力夫酬粮已然来不及,我们一步步来,先说这个数有没有谬误?”
各县吏员们这才没闹了,这个数没问题。
毕仲游说道:“那好,一会儿各县就按照这个数,在转运司登记名簿,核对见欠转运司钱粮,签字领受此次役务丁夫赶赴渭州的路费,回去之后发给役夫,命他们齐集渭州。”
“不要粮了?”下边几个县的衙役们又喊了起来。
“不要粮了!”毕仲游说道:“但是此次的役夫必须有马,转运司按一人一马的费用发给各县。”
“人可少,马可多,比如你的县里役夫是两千人,你能组织起一支三百人,一千七百马的马队,转运司照样发给你两千人的役钱!”
轰!底下一下子就闹开了!
毕仲游示意大家安静:“各位回去,封锁库房,设为专仓,令先效金帛缗钱之最,勿启扃鐍,共簿其名数,以为质当。”
“之后领丁壮马队,集于龙首县,那里有四通商号的六十万石存粮!”
“马队到后,各自领取六路都转运司需要的粮秣,多领一倍,半作军资,另外一半,自给!”
“等到役务完成,各县再以仓房封质的钱粮,还给四通商号就行了。”
这一下各县吏员们振奋异常,甚至都有些急不可耐了,这生意,啊不这役务,不但不亏,还大有赚头啊!
《宋史·毕仲游传》
仲游字公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