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6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夷仲兄保证,扁罐的将来如何,只靠他自己的本事儿,恩荫的路子是不走的。”

“但是有一条,那就是不纳妾侍,不蓄歌姬,夫妇一体同心,这是我苏油的死规矩。”

“除了大苏,你看你的上司我老族兄,已故的老堂兄,我,子由,还有土地庙七子,都是如此。”

“观儿要是成了苏家新妇,就不怕有寻常士大夫勋贵家后院当中那些破事儿。”

“好,既然如此,国公这门亲,我们就恬颜认下了!”听到苏油如此说,毕仲衍再没有什么犹疑。

“哈哈哈,好,那以后我就叫夷仲和公叔,这世兄二字就不带了……”

“……”毕仲衍这才想到这一茬:“我与子瞻子由一直平辈相称,这可不正好了。”

牵着观儿的手离开药局,苏油一路走着一路想,如今这年月,盲婚哑嫁乃是常态,这已经是他能给扁罐争取的最大自由度了。

今后还要引导俩孩子好好相处,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

而且感情这种事情很难讲,蜀国公主够贤惠了吧,遇到个该死的王诜不还是没辙?

小丫头似乎也知道些什么,虽然毕仲衍只说了让观儿去苏家住一段时间,方便跟着苏山长学习,可是苏油一路想事情没说话,小丫头也就乖乖地跟着没说话。

没多久都到家了,苏油这才从思绪中清醒了过来:“哎呀,忘了给观儿量定衣裳了。”

观儿低声说道:“明天二兄会送过来的。”

苏油这才笑道:“那就好,昨天太晚了怕你累着,今天好好洗个澡,大叔家里的澡堂洗澡可舒服了,今后你就吃住在大叔家,每天去学习,用不了几年,我大宋还要再出一位女山长。”

观儿听见了门内的钢琴声和歌声:“大叔你听……”

苏油一听,却是绿箬的声音,正唱到“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由得惊讶道:“还真是《水调歌头》,观儿你品鉴乐曲的能力不一般啊!”

两人进了门,过了外进,来到中院,就见张麒吹着洞箫,绿箬弹着钢琴,石薇扁罐漏勺等人在一边倾听。

张麒跟着苏油四处奔波,绿箬没有随行,两人直到现在才怀上孩子,已经显怀了。

苏油笑道:“这挺好,打娘胎里就听着最美妙的乐曲,这叫胎教,对孩子今后的智力很有好处的。”

绿箬笑了笑,对观儿招手:“你就是观儿呀,听苏山长说是个聪明的小姑娘,竟然还这么漂亮!”

观儿对绿箬很有好感:“婶婶你真美,弹的曲子可真好听。”

苏油笑道:“当年毕文简公以美风雅,善谈吐著称,观者每忘倦,听者每忘饥,观儿是文简公曾孙女,这叫遗传。”

“对了,今天上午出门就听见你在弹琴,是制度此曲吧?”

绿箬感叹道:“大先生这首词,颇有仙灵之气,以往的曲牌配大先生的词,气质上差距太远,因此我重制了一曲。”

苏油笑道:“你们还真是厉害,来给你介绍一位小知音。”

说完将观儿退到绿箬的面前:“今日出门之时,观儿说你是在为《明月几时有》制曲,当时我还将信将疑,原来当真如此。”

“是吗?”绿箬大为惊喜:“小小年纪,竟然有这等鉴赏之力,可算是了不起。观儿你要是喜欢钢琴,那婶婶每日教你。”

观儿笑着点头:“谢谢婶婶,观儿想学。”

苏油说道:“先吃饭吧,吃过饭薇儿带观儿洗澡,之后我还有事情和观儿说。”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四代三家

吃过饭,石薇带着观儿去沐浴,张麒进来,送来了一套衣服,除了内衣,还包括一件粉青薄呢子背刺石榴花儿的直襟背屯,两下摆开紋绣着牡丹花;一条青缎裙桐女裙儿;一条暗竹纹华闪锦披风;另外还有一套小巧的白玉头面。

苏油拍了拍脑门:“这家里还就得靠绿箬置办这些,这可真是救了命了!”

张麒笑道:“这是绿箬用自己的一些旧衣临时改的,她现在也穿不了这么鲜的衣服,放着也可惜了。”

苏油也笑:“还得手艺好,这么快就能改出来。”

张麒说道:“用缝纫机还能不快?绿箬说了,先穿着,改日再给观儿重新置办几套纯女红的。”

等到石薇带着洗得脸蛋红扑扑的观儿出来,换上了这一身,不由得称赞道:“好漂亮的小女孩,婶婶家里就俩男娃,淘气得不行,还是女娃漂亮乖巧讨人喜欢。”

苏油点头:“的确不错,走吧观儿,大叔带你去一个地方。”

石薇疑惑道:“这么晚了还去哪里?”

苏油说道:“我带观儿去一趟可贞堂。”

扁罐和王彦弼也从书房里跑了出来:“我们也去!”

苏油想了一下:“走吧,那就一起去,顺便看看你们那些位大哥哥。”

可贞堂里边还拘着一大群呢,现在的可贞堂,已经具备了非常大的规模,加上外围的相关产业,这里形成了一个化社区。

当时小妹将可贞堂买在郊区,就是贪图地价便宜,地方大,可如今这里却成了大宋的顶级地块。

好在苏陈两家当年就预先夹出了河湾一带两百多亩地,本来被小妹打造成大花园,结果书越来越多,苏油干脆将这片河湾全部买了下来,临河一面修了一个码头,用水泥柱起了一排吊脚柱子,柱子上铺了预制板,修出了一溜吊脚楼,将两百多亩地全部包在了里边。

中间大花园里,一栋楼接一栋楼的造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学院式建筑群。

这里是大宋藏书最丰富的地方,哪怕天子密阁都不能比。

密阁的书籍珍贵是珍贵,但是光论数量,这里的书籍是密阁的好几倍。

除此之外还有博物馆,里边收藏着丰富多彩的物。

这里的职员有上百人,分别工作在印书坊;物鉴定,修缮,收购坊;供学子借书还书的图书馆;物陈列展览馆,还有研究所,大礼堂,后勤处,膳堂,安保处

汴京可贞堂,已经成了全大宋读书人的化圣殿。

因此苏迈他们住在这里,还真是什么都不缺,可以专心致志地攻读复习。

苏油也忙,只能偶尔来看望他们,倒是陈昭明和小妹一直住在这里,经常和他们探讨学问。

如今的苏家,真敢说自己是大宋一等一的士大夫家族,除了高官,著名化偶像外,海量的收藏,也是底气之一。

苏迈他们被关在一栋小楼里,王珪和邢恕到底不太放心,一人派了一个仆人伺候这群少爷们,每日就负责端茶送水,送换洗衣服。

好在苏迈一群人本身就喜欢这个,躲在小楼里攻读诗书,休息的时候偶尔出去散散步,射射箭,大多数时候就是吟诗联句,一点都不觉得寂寞和无聊。

苏油也懒得考较他们的学问,每次过来关心的是生活,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