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就是有让你破费了……”

苏油摇头道:“这还真不是破费,以后我需要人帮衬一把的时候,他们得来帮我一把。”

“一是自己人我可以放心,二是我以后干事情,肯定要用到这些机器,到时候只有他们才会,我现找人找来也没用。因此看似帮他们,其实也是在帮我自己。”

五哥笑道:“油娃这话说得,帮我们还好像求我们似的。这要是还不知趣,那就不是人子了!”

说完神色一正:“油娃你放心,从今天起,你就是瘦娃小鼠的师长,但敢欺师灭祖,终身不得还乡,死后不入祖坟,除名族谱!”

苏油赶紧摆手:“不至于,断不至于!”

八公说道:“至于!我苏家子弟今日人人皆得入学,今后多一个进身之路,这叫功德无量。小油你断不可推辞,别忘了子贡赎人与子路受牛的故事!”

苏油不由得暗叹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躬身道:“苏油受教了,这事情便如此说定,你们接着商量采买猪娃的事情,这个我们可龙里又要占大便宜,到时候多买便宜的母猪娃,现在有了挑花的手艺,公猪母猪,我们都一样能养出好肉来!”

川味鳝鱼,最经典的莫过于鳝鱼烹黄瓜了,不过这天气没有,苏油也只有想着流口水,结果还是只能烧大蒜青笋。

锋利的小刀现在苏油家里多的是,沼泽里边鳝鱼泥鳅肥得不行,截流之后水位有所消退,苏油便领着娃子们开出了不少小沟,然后下了鳝笼。

鳝笼是长长的细竹丝编织的笼子,呈7字形,长头一段开口,开口处有竹丝的倒须,鳝鱼进去后边无法出来。

底部有一个直立的筒子,高出水面一些,鳝鱼来到筒子底部后,可以探头换气,保证鲜活。

笼子里装上锤碎的螺蚌做饵料,鳝鱼们每日都会光顾。

笼子下了不少,每天苏油都会带着娃子们去收集笼子,拿回来将鳝鱼分出大小,个头相近的养在一个缸里。

不能混养,否则饥饿的大鳝鱼会吞食小鳝鱼。

今天鳝鱼收集得差不多了,苏油便教男孩子们剖鳝鱼。

一片木板斜立在身前,下边接一个盆子,将鳝鱼在盆边敲昏,钉子钉住眼睛,从背脊上用小刀剖开,刮去内脏血液,斜切成片就处理好了。

好几个男娃一起动手,很快就得了一大盆鳝段,苏油便开始教孩子们做这道经典川菜。

第一百零四章 买山

第一百零四章买山

先将鳝鱼按一斤料酒两勺、白酒一勺的标准码味。

豆瓣,泡姜切末一小盆。

青笋切滚刀块一盆。

大蒜剥皮一小盆。

大葱切段一小盆。

调料准备好,先热锅加豆油烧热,接着下鳝鱼炸,炸到收干水分。

之后下豆瓣、泡姜末、大蒜。炒香后淋入高汤。大火烧开后加醪糟、生抽、糖霜、醋,接着加青笋中火熬煮。

待到水分收干,汤汁浓稠,青笋软熟后,倒入葱段,葱熟后停火起锅。

娃子们已经算是料理过不少的好吃食了,可这大蒜青笋烧鳝鱼的味道,还是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一边按照苏油指挥制作美食,一边不停地咽口水。

石富在泡姜和豆瓣下锅的时候就被勾来了,在锅边一直就没离开,一个劲地抽鼻子:“香,真香……”

苏油挑起一块鳝鱼片:“来,石老,常常咸淡。”

石富吃了,一边往祠堂跑一边大呼小叫:“八公快将好酒拿出来!今天的吃食,不来瓶好酒都对不起这菜……”

苏油拿大碗盛了两碗,让小鼠给三嫂和五嫂各送一碗过去。

茱萸壳经过草木灰制作的土苏打处理,效果比用石灰粉好出太多,苦味去尽之后,得到的便是香辣,再用它调和豆瓣酱,腌制到现在风味也出来了,吃得娃子们一边猛刨米饭一边哈气。

八公吃了一块,觉得毛孔都通畅了不少,在来上一口小酒,眼睛都眯了起来:“果然好吃食啊!亨之来走一个,这东西下酒,简直滋味妙绝!”

石富和他碰了一杯:“鳝鱼的滋味居然如此香浓,原来以前那是不会做,遇到行家,这就变成金不换了。”

苏油笑道:“要是夏天里,用黄瓜来烹,那才是绝顶美味,现在嘛……还差了那么一点点。”

三哥五哥直点头:“可以了,已经了不得了!鳝鱼田里多的是,有小油在,八公愣是不差肉吃!”

八公皱眉道:“你们没见着这么多油?这玩意儿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费油和佐料了……”

苏油笑道:“哪里就能浪费?今晚吃完肉,明日里用这汤下面块,那滋味也是一绝!”

众人谈笑了一阵,苏油问道:“三哥,二十贯钱,能买多少田土?”

三哥说道:“二十贯钱,好地可以置办十七八亩左右,可有个问题,我可龙里周边田地都是有主的,一时半会的还真不好置办。”

苏油说道:“我们周边不是有很多荒山吗?”

三哥笑道:“小油这就说外行话了,荒山是有,不过畲田法只能种麦,豆,产量不高,没必要折腾。”

畲田法,就是刀耕火种,秋季一把火将山烧出一片,翻耕后点上麦豆,也能有些收成。是现在流行的山地开垦之法。

苏油摇头道:“那样不划算,不过我们山里是有水源的,如果我们一层层垒砌土坎,将水引过去,开出一片片水田来,就跟水边上来的石头阶梯一样,是不是也能种稻?”

说完跑进屋子内取来纸笔,画了一个图样:“你们看,大致就是这个样子,坡度越缓,一道矮堤能围出来的平田面积越大,沼泽地周围一圈,有变成好田地的可能。”

八公拍板:“明日里我便同小油去山上看看,事情要真能成的话,二十贯钱能置办出不少田地来,官府还得给我可龙里表彰!”

这年头田土至重,开荒是地方上一等一的政绩,仅次于平乱。

事情说定,吃过饭,苏油领着石薇鼓捣地衣,将地衣分门别类加水捣成糊状,滤出汁液用纸张浸泡,然后挂晾起来。

一边鼓捣一边聊天,苏油问石薇:“薇儿,小鸡小鸭们都还好吧?”

石薇一边用夹子夹住纸张挂在拉出的绳子上,一边说道:“挺好的,都很活泼,就是大了,也瘦了。”

苏油笑道:“那不是瘦了,是出苗了,接下来可以每天中午移出暖房,让它们适应一阵,接着便可以散养了。”

“饲养过程中见到好苗子,你便将它们挑出来,养得精细一些,这样一代代筛选,最后就能得到大肥鸡大肥鸭。”

石薇点头道:“就跟你见三哥家青菜好,叫三嫂留种一样的道理?”

苏油说道:“嗯,差不多是那个道理,不过这事情细说起来也非常复杂,先大致那样做吧。”

事情做完,又和石薇下了两盘跳棋,两人这才休息。

现在家里可供玩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