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家里,这膘长得,看着都喜庆!
见三个孩子过来,八公放下手里的活,说道:“哟,小鼠这是怎么了?男娃可不兴哭鼻子啊!”
苏油首先发难:“八公!可是你告诉我的,可龙里的所有孩子,都要读书的!”
八公说道:“啊对,没错,我还说开年后跟明允说说这事情,请个先生什么的,不过你那什么理工怎么弄?估计除了你眉山城也没人能明白……”
苏油说道:“先不说那个,小鼠他们学得好好的,可他们爹妈都说是不要他们来了。”
八公将桶一撂:“还反了他们!好日子过迷心了吧?!小油你去,叫老三老五到祠堂见我!”
苏油笑了:“嘿嘿嘿,好嘞!”
石薇喊道:“小油哥哥你等等我,我也去!”
……
冬日里农家也不得闲,三哥三嫂正在翻芥菜。
芥菜有好多种,现在这种是长杆,三嫂将最好的那种挑出来,棵棵都到大腿一半,去掉叶子只留下杆子。
三哥则拿刀剁菜叶,准备拌了谷糠喂鸡:“老婆子你先去把蛋壳弄来锤碎,油娃说蛋壳蚌壳喂鸡,吃了爱生蛋,壳还硬!”
三嫂说道:“不,小油说的,要油杆青菜。这孩子没少给乡亲们出力,家里别的没有,青菜那多得是,我得挑好些的送过去!”
三哥就不耐烦:“那也不忙在这一会儿……哟,油娃不经念叨啊,薇儿也来了?我们家小鼠呢?”
苏油笑道:“哟喂这菜长得可真好!三嫂留着种没?明年我们可还种这个啊!”
三嫂笑道:“这菜有些苦味,没菘菜好吃,我也不知道你要多少,你看够不,不够嫂子再去给你砍!”
苏油笑道:“有多少要多少,不白要啊,花钱买!”
三嫂就不高兴了:“这孩子说的叫什么话!自家兄弟能吃得了多少?”
苏油说道:“还真得买,而且还要麻烦三嫂去周围问问,村里这菜还有哪些人家种的,我都收!有大用处!”
第一百零三章 鳝鱼
第一百零三章鳝鱼
三嫂说道:“小油你要这么多青菜干啥?”
苏油说道:“嗯,我要弄一道好吃食,到时候三嫂你也来吧,学学怎么做,以后也是家里一样进项。”
三哥怪不好意思的:“小油,你看小鼠打你回来就跟着你,天天好吃好喝的,三哥觉得这样不是个事儿,因此就……”
苏油笑道:“哦,那事儿啊?其实你跟小鼠爹妈都想多了……对了,八公让你去祠堂一趟。”
三哥讶异道:“去祠堂干嘛?哎哟莫不是我让小鼠回来惹八公生气了?”
石薇说道:“你们不让小鼠……”
苏油赶紧拉拉她的小手,对三哥摆手:“哪儿能呢?这不眼看着就要到春节了吗?估计是商量进城买年货的事情吧。还有现在家家都有猪圈了,明天开春村里猪娃要得多,怎么收购也得有个章程。”
三哥一拍脑门:“对对对,一家两头猪娃,这就一百多猪娃子,还真是个事儿,我这就去!是不是还得叫上五哥?”
苏油一摆手:“你先去吧,五哥那里我去叫。”
走了两步又转头:“三嫂晚上就别做饭了,我让三哥给你带回来,今晚我们吃大蒜青笋烧鳝鱼!”
三嫂说道:“你这孩子又破费!还有这么冷天别下田……”
苏油远远地回应道:“没破费,本来就是小鼠和瘦娃弄来的,我们也没下田,都是用的笼子……”
看着苏油和石薇远去的小声音,三嫂就不由得好笑:“小鼠会用笼子抓鳝鱼?不是你教的才见鬼了!哎哟这鳝鱼那么腥能吃吗……”
到了五哥家里,也是这一套说辞,果然五个一听也是上心,放下手里的活计就像祠堂奔去。
苏油和石薇步子小,等两人慢悠悠回到祠堂,三哥和五哥都被八公训得一个脸白一个脸绿了。
小鼠躲在祠堂石鼓边上偷听。
苏油轻手轻脚过去一拍小鼠肩膀:“听得过瘾不?”
小鼠吓得大叫一声,转头道:“哎呀小油你差点吓死我了!”
石薇捂着嘴直乐,就听祠堂里八公问道:“谁在外头?小油你回来了?”
苏油拉着小鼠和石薇进去:“嗯,我们回来了。”
五哥指着苏油手指头直抖:“你你你……你骗我紧赶慢赶地过来被八公的训斥……”
三哥也气得翻白眼:“就是,早知道是这事儿,我也好走在老五后头啊,跑那么快干啥……”
五哥:“……”
苏油两手一摊:“我没骗你们啊,我们今晚真吃鳝鱼……”
三哥五哥脑门上都是黑线:“我们说的是那事儿吗我们?!”
八公拍了拍桌子:“苏家的娃子以后都要读书,这话是我对小油说的,孩子就听进去了,怎么着?你们想要我在孩子面前丢这张老脸?”
三哥五哥赶紧赔笑脸:“哪儿能呢,八公,读书当然是好事,就怕读书读不出来,农事也没操练好,最后高不成低不就的游手好闲就成爹妈的不是了。”
八公说道:“这个你们放心好了,小油他们不但在读书,平日里还要跟着干活,不说别的,那些个机器老三你会?老五你会?”
俩哥哥脑袋摇得呼噜呼噜的:“没法跟八公您比……”
这就是标准的哪壶不开提哪壶,八公气得胡子都飞起来了,一拍桌子:“老子也不会!”
估计是拍疼了,一边甩手一边说道:“可小鼠瘦娃他们就会!怎么会的?还不是学会的?石家老四说了,就现在跟着小油那帮孩子,基础打得牢靠,学起机器来那叫一个快,他还想着调几个子弟过来跟着学呢!”
“你们可倒好,自家人先推脱上了,现在村里的三姑六姨,谁不是没事就来暖房看怎么用热炕孵鸡娃?你们大老爷们,见识还不如家里的妇人?!”
苏油插嘴道:“小鼠瘦娃他们学这个,不是图他们以后考进士入朝堂,也是为了有一技傍身,别的不说,识得了文字,以后程家书坊里做个排字工,一天也是三四百文。学会了操作车床,石家铁坊估计工钱得开到五百文以上,两天一贯钱的收入,三哥五哥,我们是一家人,因此好处自然从自家先考虑起。”
“除了这个,还要明理,小鼠瘦娃是至孝之人,但是孝顺只是百德之始百善之先,但是也只是开始而已。”
“后边的东西,都要从读书中得来。光一个孝字,还是不够以后兴家立业的。”
俩哥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油娃都把话说到这份上,老哥哥们可就生受了。回去就教训你那俩不争气的侄儿,可别把我们孙儿耽误了。”
苏油说道:“年后我可能得去城里,我想是不是这样,我这里拿出二十贯钱来,三位看着合适,置办点田产,算是族学所用的学田,请个先生,教大家读书识字。”
“至于理工上的学问,每七天我会派人来实践,倒是后顺便给村里的娃子讲讲课,就跟现在我传授城里土地庙的伙伴们一样,你们看如何?”
三哥说道:“事情当然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