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巴的精灵,如后世芝麻街动画片里的角色一样,在绘声绘色地给漏勺讲故事。
这袜子还是个神经病,语气古怪夸张不说,讲到一点小动静就哇哇乱叫,逗得漏勺咯咯咯笑个不停。
袜子正讲得起劲,猛然回头大吃一惊:“啊娘亲和哥哥回来了!我们的秘密被发现了!快变回去变回去!”
然后躺倒在床上一动不动,重新变成了一只普通的袜子。
苏油这才坐起来:“啊这一觉睡得真舒服,咦?爹爹的袜子什么时候从脚上跑下来了?”
漏勺将袜子捡起来,狠狠地亲了一口:“袜袜乖,爹爹睡觉,袜袜讲故事。”
石薇上前劈手一把夺过,丢到苏油的脸上:“叫你带孩子,就不知道干点好的!臭袜子都能玩!”
说完又忍不住噗嗤一笑:“你当爹的花样怎么这么多!”
苏油一边穿袜子一边问:“今天又打到什么了?”
“没什么。”
苏油不信:“一般当娘的这么说,扁罐还不反驳的时候,就是你们娘俩背着我干大事儿的时候”
果然,就见平正盛从门外探出一个脑袋:“嫂嫂那头黑熊怎么处理?”
苏油吓得跳了起来:“你带着扁罐去熊!”
石薇将漏勺抱了起来:“有我在嘛,这还是我们扁罐第一次打到大物呢!走吃饭去喽”
苏油一边忙着蹬袜子一边忙着找鞋:“喂”
吃过饭,苏油将扁罐带到了自己的小工作室里边,那里摆着一根煮好刷净的熊腿骨头。
苏油给工作台换上薄圆锯片,用脚踏动,锯片呜呜转动了起来。
贴着导轨,将熊骨切断,然后剖开,取片。
从存料箱里取出一块小直刀的刀胚,换上砂带,打磨,抛光,然后在刀柄贴上地丁胶皮,再贴上熊骨,在铆钉位置打孔。
然后取下,上胶,这一次粘贴牢固,钉上黄铜铆钉。
将刀柄重新拿到砂带机上打磨,然后将刀子夹在老虎钳上,用扁锉手工修出把握的凹槽,最后抛光。
一柄简洁实用,充满硬朗风格的熊骨柄小刀便制作完成了。
随便翻出来一个小皮鞘将刀子插进去,交给扁罐:“先这么用着,等到另一支腿骨处理好,爹爹给你再做一个熊骨刀鞘,那个比较麻烦,还要雕花。”
扁罐高兴坏了:“谢谢爹爹!”
苏油又翻出几根彩绳:“现在我们做给弟弟的礼物,你来编绳子。”
于是父子俩一个开始埋头编绳子,一个翻出处理好的青鱼石加工。
青鱼石阴干之后放入小油罐中浸泡,如今取出来,已经变得晶莹剔透,如同一块明亮的粉色琥珀。
打磨光亮之后,苏油取出一片银片,放到小铁砧上敲打让银片能够包住青鱼石。
这个很费功夫,扁罐很快编好了绳子,然后就聚精会神地看父亲在明亮的铂金喷灯下操作。
等到银片成型,苏油点燃酒精喷灯,将银丝融化,将银片焊接起来。
还用银丝在银片圈子两边编了个花儿,同样焊接成穿环。
然后小心地将青鱼石包进银圈,轻轻地敲击银圈边缘,将之包裹起来。
取出软布,将银圈打磨光亮,一枚漂亮的银镶鱼惊石完工。
取来扁罐编织好的绳子,两端穿入一枚小金珠,结到鱼惊石两边银圈上,绳子上做出可以互相滑动套接的环,整个饰品就跟后世一块小手表的模样差不多。
苏油非常满意,熄灭了灯火,对扁罐说道:“走,我们去给弟弟戴上。”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巩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曾巩
次日起来,扁罐便带着自己的小刀去找王彦弼显摆去了。
苏油便则抱着漏勺四处晃荡:“漏勺,给老族叔拱拱手,诶真乖。”
苏颂一下子就见到漏勺手腕上的东西:“那是啥?琥珀?怎么这个色?”
苏油得意洋洋:“这是从青鱼喉部取出来的一块骨头,漂亮吧?据说有去除小儿惊悸的效果,叫鱼惊石。”
苏颂大讶:“鱼体内还有石头?”
苏油说道:“不奇怪啊,大石首,小石首,这两种海鱼的名字,就是因为它们的脑袋里边,有块小石头啊。”
“其实这就是鱼体内的骨头,不过大青鱼的这枚骨头炮制出来,效果可以吧?”
苏颂放下筷子:“我得记到笔记里去。”
等到苏颂走了,苏油又看着拿着一卷书册进门的苏轼:“来漏勺,我们给子瞻老哥哥招招手”
元丰三年的新年,来得悄无声息。
春,正月,乙丑朔,以太皇太后在殡,不视朝。
甲子,礼院献上太皇太后的谥号:“大行太皇太后祔仁宗陵庙,当去太字。册初称大行太皇太后,所上尊谥即称慈圣光献皇后。谥宝宜以慈圣光献皇后之宝为。”
赵顼从之。
癸酉,升许州为颍昌府,高丽国遣使来贡。
己丑,于阗来贡。辛卯,南海诸国来贡。
二月,丙午,赵顼御崇政殿,正式视朝。
第一道诏书,以保和殿大学士苏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翰林学士章惇,参知政事。
苏油和章惇按照规矩,上表辞谢。
第二道诏书,命苏辙为告哀使,晁补之为副,颁赐仪仗,出使辽国。
第三道诏书,命蔡卞为使,邵伯温为副,颁赐仪仗,出使日本,高丽。
当初,太学生檀宗益上书,言太学教养七策:一尊讲官,二重正禄,三正三舍,四择长谕,五增小学,六严责罚,七崇师业。
赵顼览其言,以为可行,命蔡京、毕仲衍、范镗同立法。
蔡京如今完成任务:“窃以取士兼察行艺,则是古者乡里之选。盖艺可以一日而校,行则非历岁月不可考。今酌周官书考宾兴之意,为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上国子监敕式令并学令凡百四十三条。”
第四道诏书,通令颁行学令。
这道法令,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小学科目的设立里边,理工之学乱入了。
数学,理工,化学初步,被增设为必修教程。
同时加强了体锻,格斗,甚至还有眼保健操。
以此为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开始推行。
第五道诏书,台谏正式分立,复置御史六察,监督京中地方。
台谏分立之后,御史台只具备了监督权,根据打一棒子给一甜枣的原则,监督权的权限范围,在苏油的建议下被扩大了。
监督的官员不再局限于朝官,地方官员也被纳入了监督体系,最低到达县令一级。
苏元贞被赵顼提拔担任殿中侍御史,这是当年赵抃扳倒陈执中的那个位置。
丁未,苏油荐言:“比闻朝廷遣中官出使,所至多委州郡造买器物,其当职官承望风旨,追呼督索,无所不至,远方之民,受弊良甚,乞重立条约。”
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订立招投标原则,造买器物,通过商业合同约束官府和商家。
这做法其实在两浙路已经推行了很久,南海大开发之后,这种方式更是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