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7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来钱的王道。

比如荔枝糖水罐头,龙眼糖水罐头,这两样本来可是不大利于保存的东西,现在完全可以供应汴京市场,甚至可与运到陕西,高丽。

一个荔枝罐头在西夏和辽国的售价,那是高得惊人,权贵们宴会的餐桌上,要是每桌有一盏荔枝银耳羹,那就是主人最高规格的接待。

其余的糖果,尤其是奶糖,咖啡奶糖,成为了西方商人哄抢的物资。

第一批样品被蒲珊抢了个大便宜,因为搞鱼露转批,蒲珊算是积少成多,有了一些积蓄,第一批奶糖出来后,他抱着对大学士吃货属性的绝对信任,将所有积蓄全部换成了奶糖,第一次回乡,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视察完三州,在布政州抗暴纪念碑主持了落成典礼,祭奠了以黄牧为首的死事义士忠魂,鼓励三州百姓放下仇恨,努力生产之后,苏油才与三州的主事官们一一告别,朝横山关进发。

沿着古道一路上山,沿途林木苍翠,鸟语啾啾。

横山关是大石关,占城中心位置的天然屏障,隔绝南北。

这里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山上除了军寨,还有税监。

不过割据结束之后,交州,旧州,新州之间,海贸大兴,三十多艘大宋使伴的眉山型纵帆船来往频繁,苏油干脆让良保和故伦回新州镇守,这里只留下了七百军士维护道路。

天气已经渐渐暑热,但是横山关上,倒是个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到得关上,旧州节度使王珍,带着儿子王德前来拜见。

苏油的队伍里边,又多了平正盛,木依。

随王珍一起来的,还有陈田和程岳。

苏油赶紧上前,给陈田问安。

陈田拍着苏油的肩膀,笑得眼中都带起了泪花:“少爷真出息了,薇儿呢?快让老军看看,这都二十年没见着了”

石薇上前盈盈屈膝:“石薇拜见陈翁。”

陈田看看石薇,又看看苏油:“谁想得到!谁想得到!当年眉山城边的两个小孩子,做出了这么多大事!”

“老军送云板去土地庙那时节,听油娃问起开饭馆的事情,当时心里就想啊,这孩子将来指定出息。”

“你想啊,早上卖豆花饭,中午跷脚牛肉,晚上卖点卤杂,一天就是十好几贯,二十年下来,那得是多大收成?哈哈哈哈”

说起这些来故事就多了,苏油又问起了嶲州众人的情况,而陈田也要打听眉山乡亲们的情况,亲热无比。

王珍这才知道这老军了不得,乃是苏少保的长辈级人物,幸好一直以来都礼遇有加未敢怠慢,待得两人聊过一阵之后,这才上前来参见。

黄永其实早就被曹南发展成了宁海军情报分司的暗桩,占城归宋后,果然如他所言,大宋给了王珍一个节度使的官职,王珍不由得对这个老弟更是看重。

大宋给黄永的职务是旧州知州,他是人,现在充当王珍和苏油之间的润滑剂,那是刚刚好。

旧州也有自己的优势,即便国际中转大港地位将被新州所取代,但旧州从高海拔到低海拔的独特地理气候优势,那也是不言而喻的。

苏油给旧州的定下的重点发展产业,就是茶叶,咖啡,胡椒,葡萄。

还有各种香料和名木,以及畜牧业,海产业。

光这几样,就已经够旧州发展了。

此外,旧州还是连接新州,交州,冶州,福州,泉州,广州等“短途”海运运输的枢纽,同时还是新州的供货基地,和新州一短一长,也算是具备自己独有的优势。

还有就是旧州有水师,虽然王珍的水师有些不够看,但是负责三郡的内海海防,已经足够了。

毕竟现在南海上海盗们已经被肃清,正常贸易秩序已经建立了起来。

横山关气候舒适,动物众多,苏油便在这里避暑了几天,让石薇平正盛陈田他们这些将门去玩围。

王德也参与了,因为苏油给他们父子俩带来了一柄神机铳和一柄转轮铳,都是金银螺钿装饰的奢侈款。

这也是首效之功的好处,王珍父子是获赠大宋神机铳的头两位“异族”将领。

但是真要理论起来,王珍祖上,其实也是闽人。

长山山脉里物太多了,所谓“多虎,熊,野牛,麋,豹之属。鸟兽驯良,不知畏弓;麝麂满冈,鸣咆聒野。”

至少在大宋境内,没有这么好的场,哪怕是偏远的二林部,夔州,也不如这里。

石薇发现这里还是药物宝库,采药的兴趣比打还大。

王珍和苏油臭味相投,俩都是懒人,别人出去寻采药的时候,两人就泡茶聊天吃水果。

旧州的水果很多,很多苏油连名字都叫不上来。

有一种叫来禽的水果,像是一种大李子,味道也如同大李子,成熟的很甜。

还有一种叫乌榄,是橄榄的一种,但是个头比一般橄榄更大,品质更好。

王珍肠胃不是太好,石薇让王德了两头野猪,用乌榄给王珍煲野猪肚。

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养成

第九百三十章世家的养成

后世乌榄在国内七月开始收获,而在占城,还要早上两个月,五月开始下树。

当地人用盐进行腌制,还用热沙子炒橄榄仁,然后取出来当做坚果,也可以榨油。

当然苏油一点都不馋橄榄的身子,他馋的是橄榄的核。

乌榄的榄核非常大,苏油收集了不少大核,准备带回去让巧手们搞成核雕,然后拿回汴京城去,让道隆大和尚买单。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作门类材料,明代常熟的王叔远首创以橄榄核雕制“东坡夜游赤壁”之舟,舟上舱轩篷楫,什物俱全,镌刻苏东坡等五个人物,精妙传神。魏学的名篇核舟记就是反映王叔远首创雕刻核舟之事。

还有明代夏白眼,在一颗橄榄核上雕刻十六个婴儿,童身只有半粒米大,“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人称一时圣手。

能够做到这个程度,除了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手艺之外,承载艺术作品的材料本身,也有独到之处。

橄榄核无论表里,均无明显纹路,质地细腻坚韧缜密,易于奏刀,可雕刻出细如发丝的精细工艺品,在不同深度无明显的色泽差异,艺术表现力极强。

且核质润泽,本身含有油脂,盘玩后能够迅速的红润包浆。

这个门类的艺术品起肇于明代,当年苏油搞非遗产业的时候,也曾经考察过舟山核雕,大体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

如今蜀工的工艺水准已经不输另一个时空的明清,完全可以将核雕这门手艺重现出来。

而对于喜欢雅玩,椰蒂念珠都能卖出天价的大宋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