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然后,战士们就开始搜刮铁匠师傅!凡事年龄小于四十岁大于十七岁的铁匠师傅,有愿意跟着走的给安家费,带家眷走的也行,安家费没有了! 村里的铁匠还不少,因为鬼子来了都没敢出去打铁,正愁着过不下去呢,这一下子就招了二十几个合格的铁匠师傅。
判定铁匠手艺的办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砸豆子! 大铁锤抡起来一下子砸在一颗黄豆上面,要求那力道正好把黄豆砸开成两半。
就这分力气控制能力,不抡上几年大锤是练不出来的!要求的就是一个眼力、腰力、臂力的控制。
你还别不信,你拿着个小小的羊角锤试一下就知道了! 晒得干干的豆子,大锤举过头顶啪一下砸上去,只砸开外皮成了两半,豆子还不能砸扁了,这准头和力道控制能力可不好练。
能砸了豆子的铁匠,抡大锤砸铁钎子就跟玩似的,绝不会砸到扶钎子的人!要的就是一个准头! 九寨兵工厂里面,缺的就是这样的好手!所以,能招多少招多少,最好全给带回九寨。
就在胡一舟一行驻扎道河庄村的第二天,八路军的游击队就到了这里,一个姓李的游击队长跟胡一舟见了面,还有个姓辛的女游击队长。
“这是组织上让我给你们送来的武器弹药!还有,这一次我们需要带走一批铁匠,需要你们协助一下!另外,赶紧联系济南周边的游击队,利用咱们的交通网络,帮我把这些铁匠给送出去!” 见到了李队长,胡一舟也不客气,从徒骇河据点那里缴获的二十几条汉阳造步枪和一千多发子弹就交给了他们,然后让他们赶紧联系周围的交通网路。
这个李队长正是这一片的负责人,找他正合适!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李队长高兴的说道。
任谁一下子多出来二十多条枪也高兴啊…… 当然,这一路上缴获的三八大盖还有好多,都在战士们身上背着呢!这些他准备一路向西的时候,送给那些帮着护送铁匠的游击队们……
435章,回
地主家的院子里,看着几十个游击队员们围着二十几条汉阳造步枪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胡一舟有些悲哀。
这些,原本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铁匠、木浆、泥瓦匠、石匠等等的贫苦百姓。
他们能拿的出手的武器,顶多就是铁匠们打制的红缨枪和大砍刀。
这些人,恐怕一辈子都没摸过枪,甚至见都么见过几次。
可是现在,他们要的拿着枪,去保卫自己的家园,去跟训练有素的日本鬼子去战斗。
“当年啊,我还小!村里来了日本鬼子抓人,抓咱家的同志!后来老百姓不肯说,小鬼子就把老百姓绑起来砍头,最后咱们的同志就这么站出来迎着鬼子的刺刀就冲了上去……” “小鬼子的枪法准啊,我们村那时候还有保安队的!结果来了三个日本鬼子,二十几个保安队都打不过!日本鬼子撤退的时候,两个人开枪一个人撤。
撤退的那个跑十几米就换最后面的再撤!结果一场仗下来,三个鬼子兵一个都没死,还打死了一个看热闹的老百姓!” “唉,造孽啊!看到河滩边上那块地方没有?别过去玩,知道不!当年啊,日本鬼子在那里挖坑活埋了一大家子人!” “你就别吹游击队多厉害了!我们村当年就是鬼子的据点!后来45年的时候吧?游击队过来打这个据点!一共就五个小鬼子,就在那家的房顶上!” “五个人,一百多个人都没打过他!还搭上了二十多个人的命!” “当年那个谁家的祖上,是给游击队送信的!他拿着木匠工具,装成走村的木匠!结果被鬼子发现了,在他身上刺了他七刺刀!后来家里人把他抬回家,熬了三天才死了!” 胡一舟看着这些游击队员们,想起了小时候听家里的老人和学校的老校长说起的故事。
那时候是八几年,一些老人都还记得日本鬼子造下的孽,记得这一笔一笔的血债…… “胡团长,您好!”一声呼喊打断了胡一舟的思绪,把他从对于原本是空的怀念中拉到了这个时候空。
“呵呵,我来了!当然不会让这里的人再过的如此艰难!至少,这一路上缴获来的武器交给他们,就比原来要好一些啊!” 斩断思绪,胡一舟转过头,看向了说话的人:“您好,辛队长!请问您有什么事情么?” 胡一舟说话很客气!因为他老师曾经说过,当年有一个姓辛的女英雄,在鬼子包围驻地的时候,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跟鬼子同归于尽了! 不管面前这个20来岁的女游击队长是不是那个人,但一个女孩子能够拿起武器去跟日本鬼子打仗,这样的人就值得尊敬! “啊,您好!是这样的,您这次要带走多少铁匠师傅?木匠要不要?”辛队长问道。
“铁匠师傅……不超过200人就行!木匠也要,不过要手艺好的,50人左右!”胡一舟说道。
“行!我们去给您找找看!还有,谢谢您带来的武器!”辛队长敬了个礼跑了。
“谢谢你们的付出!”胡一舟看着辛队长的背影,默默地想着。
有了当地人的帮助,事情就顺利多了,在周边十里八乡这么一招呼,胡一舟他们招到了足足200个铁匠师傅和50个木匠师傅。
这些人,将会是九寨兵工厂的技术工人,所以一定要安全的带出去。
时间很快过去,从大魏李村向西的土路上,一支蜿蜒的队伍缓慢的在月光下走着。
队伍走的悄无声息,前面有游击队和特战侦察连一排带路,后面有特战侦察连二排断后,中间是胡一舟带着狙击手排居中调度。
队伍中的铁匠木匠们有老有少,他们没有带自家干活的工具,只是带了随身换洗的衣物和一些防身的刀具。
打铁的师傅走南闯北,随身带点家伙很正常,木匠们也有斧子凿子当作防身用。
当然,考虑到作战负重等问题,这些师傅们每个人都背了60斤小米当作辎重。
这些小米是从当地的地主家里高价买来的! 出于谨慎和小心,这些师傅们没人愿意把自己的家眷带着冒险,所以队伍中只有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
这个女人,就是商高的媳妇,抱着的自然是商高的儿子。
女人的娘家很穷,带着孩子的她在娘家过得并不好。
她娘家兄弟想把这个姐姐给改嫁了,但是倔强的她死活不从,就这么带着孩子艰难的活着。
所以,当胡一舟找到她们娘俩,告诉他们要带他们走并保证把孩子顺利抚养大的时候,女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