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3 章(1 / 1)

抗战之捍卫者 歪打不留一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亮。

“根据情报显示,从明天开始,磁县的小鬼子会集中人手在铁路以西征粮!因为前段时间鬼子在铁路以东征粮,八路军只是抢收了一部分,并没有跟鬼子正面冲突。” “所以,小鬼子已经疏忽大意了!” “根据上头给咱们的情报,小鬼子在河北这边排了一个师团的机动队伍。

可这一个师团各个县市一分,每个县城的兵力并不多!” “而磁县这里只有一个大队的兵力驻守,这还是因为磁县在铁路边上,收上来的粮食便于抢运,而我们之前还在这里搞了下大动作的原因。” “据说,那些距离铁路远的县城,鬼子根本就没这么多人。”毕有亮的话有些多,但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情报,就是跟这次打征粮队没啥直接关系。

“好吧,我说重点!”毕有亮看着周围不善的目光说道。

“根据情报,小鬼子的征粮队都是一个小队的鬼子带着几百个汉奸伪军在行动!他们会分开几路走,一路会顺铁路向南,然后沿着漳河向西,征缴沿途村庄的粮食;另一路会沿着滏阳河南岸向西征缴粮食;” “还有一路,会从窑头村斜着向咱们这边行进,征缴沿途的村子里的粮食!” “这样一来,鬼子就会分出去一个中队的兵力,县城会留守一个中队,能动用的机动兵力也就一个中队!” “而鬼子因为大意,也因为急于把粮食收缴上去,所以每一路的鬼子都会继续分散,一个村子顶多一个小分队的鬼子带着二三十个伪军!” “所以,我们要干的事情,就是击中兵力把其中的一路给吃掉,另外两路则是能吃就吃,不能吃也要重创!吃掉的这一路,就是中间这一路!” “为了配合我们行动,八路军的两个主力连队会配合桑连长他们一起行动!还有附近的几支游击队也会配合行动!”毕有亮说道。

“位置呢?在哪里吃?村子里还是路上?我记得中间这一路会有一些丘陵地带吧?难不成要打伏击?”文才问道。

“过了鬼子杨庄田庄往西会有一段丘陵山路,就是不知道鬼子会不会集结起来往西走!但是初步的计划,就是在这片丘陵地带设伏!” “我们游击队的任务,如果鬼子集中起来,就在鬼子经过那里的时候,给鬼子打一个措手不及,力图全歼打头的鬼子部队!毕竟鬼子是来征粮的,武器弹药不会带太多,咱们机会很大!” “如果鬼子分散行动,那咱们就选一路吃掉,其他的交给桑连长他们!总之四个字——见机行事!”毕有亮说完了。

“好吧!说了等于没说!不过总比蒙着头瞎打要好一些!那咱们连夜出发,让战士们带足了装备,再带上两天的干粮饮水!咱们也准备下!”陈文才说道。

“要不要留下些人看家?”毕有亮问道。

“一个都不要留下!告诉老百姓们,连夜转移到山上,粮食该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藏起来!”陈文才说道。

“行!咱们位置靠西,上山容易!”毕有亮同意到。

414章,打

商议妥当之后,五个人分头行动!整顿队伍的整顿队伍,分发弹药的分发弹药,组织百姓转移的组织百姓转移。

因为谁也不知道鬼子会不会疯狂的对着百姓们撒气,所以姜家套村的几百个老百姓就进了山,山上有个隐蔽的山洞可以供他们躲藏。

这就是现如今的悲哀! 小鬼子可以肆无忌惮的杀人,一个鬼子士兵在这个村子受伤或者失踪,那么这个村子的老百姓最终的结局就是被鬼子的大部队屠戮殆尽,甚至连村子都烧干净! 这就是侵略者血腥、高压、恐怖的政策!为的就是消除抵抗,消灭老百姓抵抗的心理,逼迫老百姓反对对日寇发起反击! 而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老百姓不支持队伍抗日,而小鬼子则是可以肆无忌惮的去欺辱百姓家里的妻女,去杀人。

往往是一个两个的日本鬼子士兵进村,而老百姓只能眼铮铮的看着自己的妻女被欺辱…… 反抗,就是死,就是全村一起死! 面对这样的政策,咱们却无可奈何,只能想尽办法的保护老百姓不受侵害,然后再跟鬼子作斗争! 好在,现在小鬼子在后方的兵力不足,还有转圜的余地。、 一场夏日的中雨结束,空气中湿漉漉的,麦田里的麦茬子露着惨白的面容,一些刚种上的玉米和糜子之类的粗粮才刚刚冒头。

田地里……一片枯黄……因为百姓们见不得任何绿色的可以果腹的野菜长在地里!但凡是见到的,都会被挖回家里煮熟了吃掉。

至于杂草,早就被辛勤的农妇们拔除干净了! 因为铁路沿线的十来个村子被鬼子屠杀了一遍,造成了很多农田没人照料。

所以这些农田的小麦长势并不算好。

但这些并不妨碍八路们抢收的热情,最先被收割干净的就是这些农田。

现在,这些农田也有百姓偷偷的种上了庄稼。

在日寇的铁蹄下,百姓们朝不保夕,可为了活着,只能如此苟延残喘般的过着。

经过半夜的行军,九寨保安团河北民兵总队的45个队员已经埋伏在了杨庄往西南的两个小山包上。

山包上岩石很多,不适合种地,倒是有些酸枣之类的刺木和楸木之类的树木。

当然,也有很多野生的柘木,这可是做弓的好材料。

经历了半夜的行军,人们身上早就湿漉漉的了,一半是雨水,一半是汗水。

可是没有人去抱怨!下地干活的时候被雨淋着干活的时候有的是,这点都不是个事! 关键是,谁也不想自家辛苦半年的麦子被鬼子给抢走了!你们抢走了,俺们吃啥?只能跟你们玩命啊!别的村子咱们管不着,那些人手里没有家伙,咱们可不一样! 天很快就大亮了起来,经过太阳一晒,地上的湿气被蒸腾而上,战士们身上又开始淌汗了! “都藏好了,谁都别动!这一回可是跟鬼子打,不是汉奸土匪恶霸!鬼子的枪法可不赖,都给惊醒着点!” 在酸枣树后面、在大石头后面,甚至在密密丛丛的青蒿丛后面,民兵们藏得严严实实的,不时的有各班的副班长和机枪手们在叮嘱周围的新兵们怎么打仗。

山顶上,陈文才和张以添王东辉俩人坐在了一起,陈文才还拿着一个望远镜在四处观望。

“文才,看到什么没有?”张以添问道。

“没有见到鬼子,倒是看见桑连长他们藏在哪里了!唉,等会打起来,我倒是不担心咱们,反倒是桑连长他们别拉垮了!”陈文才放下望远镜说道。

“先不管他们,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