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1 章(1 / 1)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 深思文学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事,那就给他升职成副连长,连长管事,那就给他升职成副营长,同样的道理,管事的营长成了副团长之后,那就得听团长的了,就连他那一个营的指挥权也已经在悄无声息之中变化。

至于最顶峰的团长该如何,师座可以尽可能给他们立功的机会,然后让他们迁升,大不了调到别的师去,只要离开虞师,离开团长这个实权位置就行。”

“除此之外就是训练,士兵们会下意识地服从什么人?当然是服从平日里对他们下达命令最多的人。所以团长得指挥营长,才能间接指挥得动整个营的人马,就是因为营长是对这个营发号施令最多的人。

换将之后,新上任的将领必须尽可能多的跟将士们接触,在将士们心中树立起威信,只要他这个人在,他的声音在,他这张脸在,一道命令下去就可以做到千呼百应,那就算是成功了。”

虞啸卿点了点头,道:“这么说的话还有一事要你帮忙,张立宪曾经在你手底下特训过,他身上发生的变化我能感觉的出来,新调任的军官,我想送往你这里特训一番。”

这是虞啸卿对韩征相当大的信任了。

韩征起身,郑重地向着虞啸卿敬礼,“定不辜负师座的信任。”

虞啸卿笑了笑,示意韩征坐下,他这才又问道:“说了这么多,现在你们可以告诉我。你们的绝密计划是什么了吧?”

韩征笑道:“当然,老龙,麻烦你把咱们的计划给师座汇报一下。”

“我们的计划是这样的,以南天突击队为先锋……”

……

……

“张立宪,你说韩征这些人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居然可以想到如此精妙的计划。”出了收容站,虞啸卿忍不住感慨道。

张立宪挠了挠头,傻笑道:“师座,您问我我哪儿知道呀!不过这项计划看来也只有他们南天突击队能够做的,我只知道从那次韩教官隔着三百米的距离一枪击中那只有拳头小的铃铛的时候,我就知道他绝不是个普通人。”

“他有如此枪法?”虞啸卿诧异。

“听说他爹是个猎户,从小跟着他爹练出来的。”

“原来如此。”

“师座,只是换将的办法,唐副师座可是个精明的老狐狸,他不可能看不出来的,他如果横加阻拦的话,咱们未必进行的下去啊!”

虞啸卿道:“就像韩征说的,走一步算一步吧,能换多少就换多少,到时候大势所趋,我虽不愿提及,但终究是虞家长子,那老家伙也只能放权了。”

“是。”

接着做事风风火火的虞啸卿便对整个虞师大刀阔斧地行动了起来。

先是将一批对自己忠心的军官送往收容站交给韩征特训。

紧接着,虞啸卿以各种理由和往昔的战功作为说辞,将那些原本属于唐基的人马都往上调任,明升暗降,职位貌似升了上去,可实际兵权却在悄无声息之间丢失。

原本忙着马七和共匪事情的唐基忽然回过神来的时候,他手底下的将领竟是已经被调换了将近13。

为此唐基谈不上愤怒,只是觉得有些惊讶,什么时候起正直的虞啸卿也学会动这样的歪主意了?

唐基找到张立宪逼问,张立宪谨奉虞啸卿的命令,自然不可能出卖韩征,只是一味地说自己不知道。

但唐基在整个虞师的耳目何其之多,很快他就打探到一件消息,虞啸卿居然送了一批年轻的军官到韩征手底下特训。

前后一联系,唐基隐隐约约的觉得虞啸卿近日的变化肯定与这个韩征有关。

“啸卿一心想攻取南天门,能够说动他的只有拿下南天门的办法,那天沙盘模拟演练虞师几乎伤亡殆尽,险些击溃了啸卿的心理防线,可这些日子他分明又变得十分有干劲,说明他找到了新的出路,难道是那个韩征提供了什么可以避免惨重伤亡就拿下南天门的办法?”

不得不说,唐基精明过人,前后一分析居然就把事情猜出了个大概。

只是了解虞啸卿性格的唐基知道,既然虞啸卿已经下定了决心,还如此大刀阔斧地将那些将领的权力架空,仅凭他这个副师长是阻拦不了的。

说的也是,管家就是管家,就算资历再老,有些薄面,哪能管得住少爷的事情呢?

眼见转了性子的虞啸卿就要超出自己的掌控,唐基不敢耽搁,连忙修书一封向虞啸卿的父亲汇报了虞师的情况……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

第50章 过江

虞啸卿在整个虞师换将,以致唐基向他的父亲修书暂时告一个段落不提。

在这期间又发生了不少事情。

第一件,真把龙宝儿当成自己儿子迷龙这段时间急着给孩子找学校,眼看着孩子都六七岁了,总不能一直在家里耽搁着吧!

用迷龙的话说,必须得给孩子找学校,让孩子读书啊,哪能让孩子以后跟我们一样当炮灰。

最后迷龙求到韩征的头上,韩征又出面找到老乡绅,老乡绅名下倒是办了一间学堂,索性就让龙宝儿先去读书。

第二件,禅达出现了一个小书虫,一个背着行囊读书的年轻人,他让孟烦了看到了自己往昔求学的过往。

“炮弹打不下春苗般的生机,铁翼下的种子徒生些抗力,应声站起来大时代的战士,高塔般竖立在我们的土地,什么力也瞬灭不了火炭般的眼睛,什么声也遮蔽不住愤怒的吼声,烟火里孕育着复兴的幼芽,真的,生存要从死里来争取……”

小书虫在东岸阵地高喊着这些让人嘲笑的的诗句。

不辣在不远处叫骂,“这家伙是谁嘞,放屁放的这么好听?”

“一句也听不懂啦!”要麻说道。

听得懂的已经入了神,孟烦了暗暗思索着这些诗词的用意。

龙文章则是用惊奇的目光四下打量着小书虫,他瞧出来了,这是一个空谈却热血的学生。

“小书虫,你来做什么来了?”孟烦了问,甚至没有问人家的名字就给人家起了外号。

实在是这年轻人从出现在南天军面前开始,就一直背着个行囊,行囊里装着几本书,时不时的就可以看见他来回翻阅的身影。

在这怒江东岸,前线阵地,这样一个总是看着书的年轻人,不叫小书虫又叫什么呢?

“我是来打仗的,保护自己的祖国。”小书虫回答的铿锵有力。

“就你?”

“不错,是我,一个我可能显得力单微薄,但我知道中华的这片土地上有千千万万个我,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我决定投笔从戎,杀鬼子。”

“你想怎么杀?你手无寸铁,日军手上的装备武器可要远比咱们厉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