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1 / 1)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 深思文学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据点的时候,张大彪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就如眼前韩征一行决定率先突袭的这处小据点,居然就没有哨兵。

或许是因为这片区域还没有出现过游击队,还没有把这些日伪军打怕的缘故吧!

不管怎么说,韩征一行的机会来了。

这小型据点防御型低层建筑是用造假低廉的砖石和木头构建而成,与日军修建普通炮楼所用的材料是一样的,本身的坚固程度并不算强,几炮轰过来就能直接炸毁,连同里边的日伪军一同送上西天。

可就是这样简陋,脆弱的防御建筑,却是小鬼子施行囚笼政策的基础,专门用来对付中国军队的。

特别是用来针对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游击队。

三九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疯狂地压榨游击队和八路军的生存空间。

按理说,这样脆弱的敌方建筑一炮摧毁了也就是了。

至少在欧洲战场上,小鬼子绝对不敢拿这样简陋的防御建筑来糊弄对手,而是用全部由钢筋混凝土修筑的碉堡和暗堡代替,防御力量也由仅仅一挺轻机枪和几支破烂步枪,变成了加强的重机枪和火炮装备,否则敌人便会教他们知道什么叫做血淋淋的教训。

如此区别对待,这是一种怎样的羞辱!

可事实就是如此惨痛,日军简陋且完全不够坚固的炮楼就在敌后战场上叫嚣着,甚至肆意地屠杀中国士兵们的性命。

炮楼里没有火炮,就连掷弹筒也很少见,小鬼子似乎觉得把这些重要的军用装备放在这里对付游击队,简直是一种浪费,就连防守的力量,多的也不过十几号人,有的时候干脆只留下一两个小鬼子指挥。

可纵然如此。

弹药稀缺,装备落后的八路军游击队们哪里会有半点火炮,只能在咆哮之中以生命为代价发起冲锋,然后留下惨重的伤亡后撤,面对“脆弱”却又“坚不可摧”的日军炮楼,一时束手无策……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

第24章 复仇的盛宴

没有人愿意面对这样惨痛却又令人无可奈何的局面,后世人如此,当世人更如此。

砖石木头构建的炮楼和防御建筑而已,在后世的韩征看来,脆弱的可怜,后世的军队有不下一万种火力和方法将其轻易摧毁。

绝不会让发生在这里的辛酸和惨烈重演。

然而这里终究不是后世,面对这样脆弱的可怜的日军工事,韩征也只能带着一班的战士们以身涉险,如此摸进偷袭,以避开这日军工事所谓的“坚固”。

韩征有些僵硬的手指触碰在这带着浓浓寒意的低层建筑时,眼见着这小小的建筑竟是开出了七八道射击口,好似杀机四伏的陷阱,随时等待着抗战军人们的自投罗网。

倘若发生,那时的惨烈如何,可想而知,一定是用先烈们的尸体铺满。

韩征在心底呐喊:决不能让这样的惨痛再发生了,狂妄的侵略者们,我会让你们知道,你们自以为固若金汤的炮楼工事,不过是加速你们灭亡且自掘的坟墓罢了。

建筑的入口是一道老式两叶木门,木门很厚,子弹都难以穿透,紧紧地关闭着,里面有上下两道门插,分别确保上下两处难以被门外的人强行突破,两道门插传过栓口的下部还分别会设有拇指大小的插销,也就是农村常说的门销子或者门鼻子。

这是小鬼子学的咱中国农民们的智慧,门鼻子的设计是个四分之一的圆,左面是竖直的断面,右面是圆面,门鼻子的存在可以让门插轻易地从左往右插进栓口,也就是确保了木门的紧锁,可是想要退出门插时,却需要门里面的人左手将门鼻子按进缩缝,右手同时回退门插,这才能将木门彻底打开,就相当于是一种简易的防盗装置。

却偏偏很实用。

至少韩征自认是拿这种紧锁着的木门没辙的,除非是直接将木门整体给卸下来,但那样的话动静儿太大,很容易就会惊动敌军。

通往建筑里面的机枪口又太小,估计也就能钻进去个孩子。

好在队伍里有能人,韩征看向老兵赵三饱,早在这次的行动之前,韩征就解决了突破倒插的紧锁木门的难题。

赵三饱就是这方面的奇人,用赵三饱的话说,他爹是个酒鬼和赌鬼,总喜欢半夜三更的不回家,就在外面和人家喝酒赌博,他娘气恼不过,总会把门从里面插死,半夜里听到任何动静儿都不带起来开门的,冻死那个不成器的好了。

结果怎么着,无论三饱他娘怎么插门,半夜里也没有听到任何动静儿,第二日凌晨,一准儿会发现自己的丈夫还是酣睡在自己的枕边。

这可真是见了鬼了,要不人说,可恨之人必有可奇之处呢!

后来赵三饱他爹把这门“手艺”传给了赵三饱,扬言:这手艺世代相传,传男不传女,赵家好男儿,岂能被自家婆娘难倒?

就这么着,赵三饱这令人哭笑不得的才能就派上了用场。

只见三饱胸有成竹地半蹲到木门前,从衣兜里摸出早就准备好的铁丝,铁丝的一段有一个小弯钩,他提前把铁丝弯成一道弧线,然后透过门缝儿打量了片刻这木门的构造,似乎是在确定门鼻子所在的方位,然后整个人的脑袋凑近,耳朵紧贴在木门上,一会儿用铁丝捣鼓,一会儿用刺刀拨动。

片刻工夫,谁也不晓得赵三饱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只听里面轻微地“嚓”了一声,他重新站起身来,一边摸着自己挺着的肚子,一边扭过头来冲着张大彪和韩征露出胜利的笑容。

成了!

韩征点头示意继续,赵三饱小心翼翼地推动了木门。

或许是木门转轴的地方太过粗糙,突然发出“嘎吱——”的声响,赵三饱吓得连忙停止了动作,好在声音并不算大,屋子里没有听到任何动静。

虚惊一场过后,赵三饱有了经验,他将半扇木门稍微抬起一些,然后再慢慢转动,木门果然没了响动,顺利地打开,一行人鱼贯而入。

屋子里静悄悄的,最先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条几米长的过道,韩征和张大彪在最前方带头走着,过道的左侧有机枪口,从外面洒进来月光,再加上开启的木门外传进来的光亮,一行人可以依稀看清道路。

过道的尽头是一个转角,过了转角,是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