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咱们一样,也是紧挨着的通铺,黑夜里的刺杀最好是同时下手,若是出现先后的顺序,万一有一个反应过来,其他的肯定会惊醒,那情况可就不妙了。
所以也就是说,咱们八个人最好同时出手干掉所有的日伪军。
可我们人数不够,必须得详细分工。”
“营长。”
“到。”
“我们两人负责干掉据点可能会存在的哨兵,再视情况而定,每人负责两到三个鬼子,如果能很快腾出手来,再帮其他人。”
“是。”张大彪应道。
“李兵、黄云山、赵三宝,你们三个都是上过多次战场的老兵了,你们每个人根据具体情况,负责一到两个人。”
“是。”三人应道。
韩征道:“至于其他人,不要贪多,确保稳妥,每人负责一个,这么一来,无论是什么情况,鬼子有多少人,咱们都可以具体分工,迅速下手干掉他们。
至于具体的情况,这几天我也教过你们一些简单的手势表达,首先确定日伪军的人数,然后各自抵达指定暗杀位置,等到大家统一用手势确定准备就绪之后,立即动手。”
“另外我把咱们八个人分成三个组,赵双,孙大丫,你们俩为一组侦查组,战斗结束之后马上进入侦查位置,负责侦查周围动静,确保没有日伪军察觉。”
“是。”
“李兵,黄云山,你们两个老兵为一组检查组,检查确保所有的日伪军的确被杀死了,然后迅速投入到我们这第三组缴获组。”
“是。”
“最后,每一处据点的停留时间绝对不能超过十分钟,十分钟一到,不管缴获了多少物资,所有人立即撤离。”
韩征安排完,想了想,应该没有什么纰漏了,望向张大彪,“营长,你看看还有啥要补充的吗?”
张大彪早被韩征这一系列的细节安排所震撼,他低骂道:“老子在这方面可没什么经验,你安排就是了。”
“是。”韩征领命道。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
第23章 百密一疏 小队出击
二月末,春节才过,元宵节可能都还没到,晋西北这地方的天气依旧冷的吓人,特别是入了夜,一旦过了凌晨十二点,直到天边泛起白鱼肚的前夕,这户外的温度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下降。
八路军抗日条件艰苦,发新军装是别指望了。
衣服不穿到包不住腚沟,谁也舍不得换的。
战士们大多穿的是被服厂专门研制出来的深灰色棉布军服,当然,要是再把从鬼子伪军那儿缴获来的衣服加上,那可就五花八门了,啥样的衣服都有。
而这种被服厂研制出来的棉布衣,最大的创新就是两面双层,冬夏两季度通用。
冬天在衣服的夹层里塞上一些棉花,就成了过冬的棉衣,到了夏天再把棉花全给抽出来,也就成了单衣,要是一面儿穿的太脏,还可以换个面儿接着穿。
八路军战士们就是靠着这样的夹层破步,挨过那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
营长张大彪此刻穿得并不算厚,整个人匍匐在冰冷刺骨的土地上,再加上肆虐的夜风一吹起来,嘴巴冻得直哆嗦,他把掩体用的枯草尽量的往自己的身上堆了堆,两只手把领口扯得更紧了,想多保留几分从身体里散发出来的热量。
可惜无济于事,整个世界似乎都是一片冰凉的。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儿去,五班的三个老兵和三个新兵们忍不住上下牙齿打着架。
张大彪看到领头的韩征正在不断地搓手往自己两个耳朵上捂,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耳朵也已经快要没了知觉。
就连四周的枯草似乎也被冻得硬结,冷风吹过来,连动都不带动上一下的。
张大彪的嘴巴里大口大口地冒着肉眼可见的热气,“他娘的,韩征,这要是再不行动,也甭用鬼子动手,咱们自个儿就先冻死了。”
韩征借着月光看了看手中的怀表,已经是凌晨一点一十三分了。
营长说的不错,再这样挨下去,还没动手战士们自己都冻僵了,不能再等啦!
“行动——”
韩征下了命令,所有人顿时打起十二分精神,这么冷的天儿,最怕的就是窝在地上不能动弹,只要能动起来,什么都好说。
一行人借着夜幕和土坡上树木的掩护,在悄无声息间向着土坡下的日伪军据点摸近。
三十米。
二十五米,二十米,十五米……十米……
队伍前进的十分顺利,战士们摸进的小心翼翼,就连脚步的每一次下落都会提前注意地面上是否会踩到枯枝之类,会发出响动的物体。
据点建筑近在迟尺。
正如韩征所说,日伪军在这条公路上设下一道道小型据点,为的是严格的把控来往的民众,本身的防御工事并不严密。
就比如呈现在韩征一行人眼前的这处小据点,一座低层的建筑,驻守的日伪军便是吃住在其中,建筑周围壕沟,铁丝网之类的防御工事一点也没有见着。
低层的建筑外面围着环形的麻袋工事,应该是架设机枪用的,路上拦有木栅栏,整个布置十分简陋。
甚至在战士们看来,小鬼子这不是把肥肉放在路上,敞开了大门,让咱八路军随时来吃吗?
事实却并非如此,韩征一行选择的这处据点,只是这条公路上一系列的据点之中相对来说比较简陋的。
这些小据点的存在,一来可以更加有力的控制出入的民众,二来可以不断地从这些民众身上搜刮过路费,作为军需储备,三来建造简单,半天的功夫就能堆出一处来,能够节省很多的物资。
日军同样考虑到敌军会来偷袭的因素,所以刻意把这些小型据点设立的比较密集,一旦有一处据点遭遇突袭,其他据点可以立马进行增援。
除此之外,每隔上几个小型据点,会有一座几层高的炮楼协助防御,这些高层炮楼的射击覆盖范围很广,甚至可以把周围所有的小型据点都照顾到。
正如韩征行动前所说的那样,一旦暴露便意味着九死一生。
但日军自以为精心设计的布置下,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破绽:
这些夹在高层炮楼和大型据点之间的小型据点,防守力量实在是太薄弱了,兵力不说少也就算了,就连防御工事基本上也形同虚设。
偏偏驻扎在这些小型据点中的日伪军,自以为有炮楼和随时能够抵达的援军,便觉得能够高枕无忧。
夜幕降临的时候,有些纯粹由伪军把守的小型据点,甚至就连哨兵都不带安排的。
所以当韩征把侦察到的情报带回营部,向张大彪申请偷袭这些日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