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7 章(1 / 1)

从猫鼠游戏开始 夜天下 2000 汉字|27 英文 字 2个月前

会在哥伦比亚开办分行和各种业务外,还有机会通过城市银行,在哥伦比亚当地鲸吞金融业务。

甚至通过城市银行借钱给哥政府,拿到像城市建设、基建、电信、铁路、农牧业等等基础行业的大规模准入证。

一旦掌握了这些行业,就等于获得一张收益稳定,又能吃几十、上百年的门票。

再进一步的话,暗中掌握哥伦比亚各行各业,进而掌握政客都不是没可能。

不过控制一国的想法,李长亨根本没在意。

哥伦比亚不是岛国和南韩,一个主权完整的国家,本国人绝不会看着自己国家成为米国的附庸。

未来随着信息获得渠道越多,让普通人更容易了解时政,想忽悠和蒙骗底层,短时间或许可以做到,但时间久了,终归会暴露出来的。

所以李长亨的想法一直都是经济上的利益,要是能再买下几万、十几万英亩的农牧场,那就更好了。

听完李长亨的计划,花旗的股东们当然不愿意放过赚钱的机会,再说一旦入股城市银行,花旗的股价大概率会再涨一波。

李长亨很快获得所有股东的支持,但等他开口要报酬时,这群家伙一开始倒是想用他是最大股东来蒙混过去。

不过李长亨现在可不是花旗的董事长和董事会主席,只负责投资部的他,没义务帮集团兼并其他公司。

而且,真要说他有责任帮花旗获得更多利益,那李长亨也有借口要求集团奖励他的工作成果。

到时候那就不仅仅只是钱上面的奖励。

给股份和单纯给钱,花旗的股东们都不需要考虑,一定会选择只给钱。

否则按照和李长亨当初的合同,只要他帮花旗的市值涨80亿,又出得起钱,最后的股份是可以达到32%。

这要是在这份合约履行完之前,再让李长亨获得超过1.4的股份,那么他就能掌握34%,然后获得一票否决权。

这就意味着董事会在投票表决某项决议时,即便所有股东都赞同时,他都能用一票否决权否掉那个决议。

而他想做的事情,只需要拉拢51%减去34%股份的少部分股东支持他,任何事都能通过。

不想做的事,即便66%股份的股东赞同,也别想在董事会上通过。

等于砍掉了其他股东们,在董事会上一半的权利。

以李长亨的手段和赚钱的本事,到那时花旗其实已经算是完全被他掌控了。

当然,李长亨要是能帮股东们获得足够多的利益,获得超过33.34%股份的机会也不是没有。

而且此时的李长亨即便只握着19.5%的股份,影响力也已经让大大小小的股东们不愿意和他吵起来。

判谈来谈去,唯一争论的焦点只剩下钱的多寡。

李长亨看了看老洛克菲勒、摩根的代表,还有几个掌握着巨额养老基金的代表,很快就把拉拢其他集团,一起参与进来吃肉,再分担风险的想法说了出来。

果然等他这想法一说完,几个基金的股东代表和老洛克菲勒立马不在意是支付给李长亨一亿,还是6千万的事了。

1010 无赖法案

加上一些已经铁杆站在李长亨后面的股东,支持方的股份一下子就超过了7成。

摩根再不愿意,也只能投弃权票,更别说摩根士丹利和大通银行,同样垂涎于哥伦比亚的金融和储蓄业务。

投弃权票也只是不愿意看到,整个花旗董事会,在李长亨入股才一年多点的时间里,就完全掌握了这家财团。

这么一来,等于摩根已经承认李长亨的地位,已经和他们这些花了几十、一百多年才站在米国最顶层的家族,站在同一个水平了。

-------

在米国这边花了四五天,李长亨不仅搞定了花旗内部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

还搞定了3个财团4家大银行,在分刮哥伦比亚城市银行时的利益分配。

蛋糕已经切好了,李长亨也得到了3家财团和众多企业的支持。

这让他在逼迫卡利集团妥协时,背后差不多站着半个米国的资本和政治集团。

-----

在卡利集团的首领吉尔伯托,吩咐集团三当家巴丘,调查墨西哥行动的完整情报时。

吉尔伯托和麦德林的巴勃罗都不知道的是,米国参议院正在发起一项,由已经确定了会以副总桶身份,接任总桶的本杰明-阿瑟,亲自向众义院提交的‘本杰明-阿瑟名单’的决议。

‘名单’的内容很简单,只要DEA认定某个米国之外的企业、个人和相关合作者,存在在米国从事运输、贩卖面粉的嫌疑。

今后这些集团、个人,将被禁止在米国从事金融、进出口和高科技等行业。

金融和进出口两项,是几大财团主动要求的,目的无非是排除他们在米国之外的竞争对手。

那些被例如名单的外国企业,再想把产品卖进米国,就只能先把东西卖给米国的企业。

这等于被米国资本先咬一口利润。

或者成本上升,价格也跟着上升,而失去竞争力。

至于高科技行业,则是李长亨要求的。

最让人恨的牙痒痒的是,‘嫌疑’和被DEA拿到确定证据,完全是两回事。

DEA认为谁有嫌疑,国外的资本就得一边忍受生意上的损失,一边自己找证据证明自己没在米国卖面粉,或者和那些面粉商没任何业务往来和关系。

虽然没完全切断国外势力和米国做生意的希望,但自我证明的过程,基本上都得以年来计算。

在上诉的过程中损失的金钱还好说,但拖上三五年,不是破产,就是放弃米国的市场了。

这决案一发起,瞬间让无数米国之外的企业和利益集团心惊胆战起来。

而DEA也很快成为米国最有权势的执法部门之一,让早有准备的李长亨,都不得不叫停DEA的第三次大规模招人的计划。

并且为了避免被人掺沙子,还不得不和本杰明-阿瑟达成了,DEA受司珐部领导的同时,还受到总桶指挥的协议。

好在指挥不等于会成为和CIA一样,完全被总桶直管。

李长亨也很清楚,DEA早晚都会被总桶领导,这是另外一个世界里,早就是事实的结局。

对本杰明的妥协,还换来了他在剩下的两年任期里,不会更换司珐部现任各个大佬的承诺。

让李长亨和米国司法部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加深。

当然,本杰明这么做其实对他也有利,DEA的功劳越大,对他两年后的选举会有很大的帮助。

等李长亨搞定了米国这边的麻烦时,卡利集团的吉尔伯托则有种自己陷入深渊的恐惧感。

和麦德林90%的业务都放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