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1 / 1)

护国大将军 宁愿孤独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个事儿,才是山娃的爹娘明知道翠姑的心事,却依旧无可奈何的主要原因。翠姑这个已经算是徐家人的寡妇,招了王铮这个长得英俊还有本事的头婚男子为婿,是翠姑莫大的福分,可对王铮来说,却真真是害了他啊!

··········

搭窝棚用的都是树枝和茅草,活并不重,山娃腰里有了铜钱,干起来也特别卖力,王铮帮不上什么忙,就去山泉那边看了看。

山泉水并不大,但也不算太小,千百年间,每日白白地哗哗地流下山脚,流向远方。

王铮看了下,估摸了一下山泉到山娃家地里的落差,发现落差很大。心里琢磨,如果把大腿般粗细的毛竹从中间劈成两半,中间的竹节打通,毛竹一根接一根,下面用稍细一些的毛竹做成三脚架,上头用草绳扎紧,就做成了一个简易的水渠。

以后,等地里平整成了规矩有序的梯田,用山泉水浇地,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工程量也不会很大,他和老爹以及山娃,三人用数天的时间,估计就能完成。

看完山泉,再来到那个只有下暴雨时才会存点水的臭水塘边,最近很少下雨,土地龟裂,水塘里自然也没有水,裸露的黑泥看起来就特别肥沃,假如把这些黑泥挑到地里,即便没有后世才有的化肥,庄稼也会有充足的养分。

等把里面的黑泥挑到地里,水塘就更大了些,然后从山泉到这个水塘,修建一条永久的水渠,从水塘到李家洼所有乡民的田间地头,也都根据地势的高低起伏,修造一条盘旋往复,大部分地块都能浇上水的土渠。

平时,山泉流进水塘,又从水塘流经李家洼乡民的田间地头,流出李家洼,汇入江河流进大海。

天旱时节,乡民们挖开自家地头的土渠,就能灌溉浇地,以后,李家洼的这些土地,就都成了旱涝保丰收的上等农田了。乡民们打的粮食多了,生活水平提高,也就能吃饱饭了。

天快黑时,窝棚搭好了,王铮这看看那摸摸,感觉还很结实,还有个胳膊粗的木棍做成的门,就特别满意。让山娃回家拿来了简单的铺盖卷。王铮就算是有了个新住处。

“哥,夜了我也睡窝棚。”山娃担心王铮的安全,就也想睡在这里陪他。

“不行。”王铮断然拒绝。

“为啥子?”

“你忘了娘放着的银票了?你得和小狼在家看门,以后也不准睡在狗娃家,记住没?”

“哦···记下了。”

山娃虽然爱玩,却也懂得轻重,现在又特别和王铮亲近,对他的话言听计从。再说,此处地处野狼山外,是千百年冲积形成的斜坡,再往下就是李家洼,山娃家就在村头,并不远。

这里平时从没见过山里的大型野兽出没,最多也只看见过野兔和狐狸一类的没有威胁的小动物,王铮睡在这里,安全方面,并不用考虑太多,有那个粗糙结实的窝棚就足够了。

王铮和山娃是在窝棚外吃的晚饭,山娃不仅送来了午时吃剩下的半截羊腿和别的素菜,还有大概二斤果酒几个白面馍,以及半罐子开水。

“山娃,你回去了,把床下的罐子交给娘,让娘放好,里面的几件物件,都是我从胡商手里买的,都很金贵,以后,我可能还用得上。”

王铮左手撕了一块羊腿肉放进嘴里大嚼,右手端起陶碗,看着山娃说。

“嗯,那些可都是银子,我让娘放好了。”山娃嚼着羊肉含糊不清地说。

“另外,明儿爹去镇上,让他去找找牲口行户,看能不能买一头牛和一匹骡子?再买一辆平板车。牛和骡子平时攒了粪便上地,农活时还能拉犁拉耙。再说,咱家还要盖房子,骡子也能拉砖瓦材料。”

“嗯,我记下了。哥,你真有本事。”

“哈!什么本事啊?不过就是卖了东西换成了银子罢了。”

“换了别人,可卖不了那么多银子。”山娃赞叹地说道。

正在这时,只听山娃爹在不远处喊道:“山娃,快回家,有人找你。”

“爹,谁找我?”山娃站起身问道。

“不晓得,不认得,像是个外乡人,说是今儿晌午给你说了的,天黑时给你送东西。”

“哈!···”王铮大喜,那个汉子果然言而有信,真就在天黑时分送银票来了。

“是找我的,山娃,走,回家,更多的银票来了。”

011章 住窝棚的解释

收拾了地上的食物,王铮和山娃追上山娃爹,一边和他俩解释,一边快步向山娃家走去。

回到家里,果见一个穿着下人短褂背着个包袱的中年汉子,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桌边,喝着翠姑倒的茶水。

那中年汉子一看到王铮来了,连忙迎上前去纳头便拜。

“璧县刘二公子差小人前来,感谢恩公大恩,并送上所欠恩公的钱款。”

王铮一看,有点面熟,记起来他是今天上午跟在那个刘姓汉子身边的随从,于是连忙迎上去搀扶起那汉子。

“看这个刘兄,这么着急做啥?应该先救了他兄长再说嘛!我又不急。再说了,他现今正是需要银两上下打点的时候,晚个三五年也是没啥的。不过,刘兄说了天黑之前,还真就是天黑之前,果是信人也。”

王铮连忙客套,不过,他心里也真是感动。这个刘兄,王铮一不知道他的全称,二不知道他的地址,他要是真不送银票,王铮还真没办法找他要回来。

古时的人,还真是讲诚信。

“我璧县刘家,一直坚信人无信而不立,现今持家的两位公子,更是以诚信待人。李公子高义,尚且不知我家二公子的姓名,就义薄云天,把价值千两银子的宝物交与二公子,二公子感念李家公子的大恩,怎能不诚信以报?我家二公子说,待他有了空闲,不管能不能救出大公子,必将亲来李府谢恩。”

“呵呵!我也只是动了恻隐之心,一点小事而已,无须多礼。翠姑,快做点吃食,这位老兄大老远赶来,应该还没吃晚饭。”

王铮不会说古话,拿捏的特别别扭,说的也是不伦不类半文半白。于是,他索性也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再考虑别人会怎么评价他。

“恩公且慢,小人已经在镇上吃过了晚饭,无需麻烦。恩公···”

那汉子解下背上沉甸甸的大包袱,解开放在石桌上,然后继续说道:“恩公,这是九百两银票五十两碎银以及三十吊铜钱,加上今晌午给了恩公的二十两碎银,合计正好是千两白银,恩公点数一下。另外我家二公子说,他已经把恩公当成了莫逆之交的朋友,以后愿与恩公成为生死之交,就不多给恩公银子了,免得陷恩公于不义。”

“好好,刘兄是诚信良善之人,我也正有和刘兄为友之意。可他现如今正是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