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1 / 1)

护国大将军 宁愿孤独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举手说道。王铮没想到老爹还没说话,倒是翠姑先提出了反对意见。

举手后才能说话,是王铮为这次大会定的规矩。

“啪。”王铮把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往面前的石桌上一拍。“反对无效。”

翠姑拿起银票一看,居然有五十两,顿时喜笑颜看,高兴的都把自己反对的初衷忘了。

她已经想到王铮会搬出去住,却没想到王铮会行动的这么快。她当然不希望王铮搬出去,因此才提出了反对意见。但她没想到的是,王铮为了堵她的嘴,出手居然就是五十两的银票。

现在,她被银票收买,真的已经忘了自己提出意见的初衷。

“铮娃子,你哪来的银票?”老爹眯着眼,神色不善地看着王铮。

他老李家八辈子都是良善人家,可不能出一个歹人。

王铮知道,自己要是不说出这些银票的来历,今天过不去山娃爹娘的这道坎。于是,他回身去了西厢房,拿出一张红色的百元大钞,走回到石桌前说道。

“这是我从胡商那里淘来的物件,能值不少银子,今天我去镇上卖了一张,这些银票都是正经来的,老爹无需担心。”

“那就好。”这下老爹就放心了,也就不再说话。他早就看出王铮不是个平凡人,今天,现在,王铮终于露出了他不平凡的一面。

山娃娘和山娃爹是同样的心思,甚至包括山娃,都对王铮有着盲目的信任。自然不会怀疑王铮说的会是瞎话。

“第二,反正咱家现在也有了银子,吃穿不用再发愁。我决定,改良农具,改善土壤,更改耕作方法。从今天开始,地里怎么摆弄,庄稼怎么种,我说了算。”

“那咋能哩?咋能···”山娃爹忘了王铮定下的规矩,发言却没举手,他刚一张嘴想要反对,只听‘啪’的一声,一张银票就拍在了面前。

“这五十两的银票,抵得上咱家半年的庄稼产量吗?”像对翠姑一样,王铮也把一张银票拍在了山娃爹的面前。

“足够了足够了,咋能用完咧!只是···你娃又不会种地···”

“啪。”

“可我咋···”

“啪。”

王铮为了不让人反对他办事,早就想好了用银票堵住嘴的办法。反正,他本来也打算把所有的银票,全都交给山娃娘保管的。既堵住了反对的声音,又达到了把银票给山娃娘的目的,何乐而不为?

“好咧!我不说咧!娃别给我咧!”山娃爹眉花眼笑,拿起银票看了又看,他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银票是啥模样。

再说,这都有一百五十两银票了,买他家的八亩地也用不完,更别说只是半年的收成了。

王铮看山娃爹总算是不反对了,正想继续说话,却见一直对他很是盲从的山娃却举起了手。

“咋?你也有反对意见?”

“我没反对意见。”山娃嘿嘿笑着心虚地说。

“没反对意见你举啥手?”

“我想要银票,我还从没见过银票,我想看看银票是啥模样。”

“就为了看看银票?你就不想要几两银子随便花?”

“嘿嘿,想,我和狗娃早就想去镇上喝酒了,可我没银钱。只是,五十两太多了,我不敢要。”

“哈!给,都给你,看完把银票都给娘,让娘放好。”然后王铮从怀里又掏出几个五两一个的小元宝和一把碎银,堆在石桌上推到山娃娘的面前。

“娘,银票和银两你都放着,以后咱家的吃喝花用,都从你手里支取。”

“咋行哩?这咋行哩?”山娃娘吓得站了起来,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巨额银两,真把她这个从没出过远门的农家妇人吓了一跳。

“我说行就行,山娃,财不露白,银票看看就行了,快帮着娘都收拾起来,别让外人来了看到。”

“还是铮娃子放着吧!我怕。”

“娘别怕,什么事也不会有,这还是一小部分,晚上,也有可能是明天,估计还会有人送银子过来,以后咱家,天天白面馍,天天大鱼大肉。”

把银子和银票放好,又给了山娃两串铜钱,让他明天和狗娃等一帮小伙伴去镇上喝酒,会议恢复正题。

第三,王铮让老爹明日也去镇上,拿点厚礼拜访孙媒婆,让他尽快给翠姑和山娃各自说个媒,一定要都是规规矩矩的好人家,并且向孙媒婆许诺,翠姑的嫁妆丰厚,山娃的聘礼也不会少。

“我反对。”山娃听说要给自己说婆娘,喜得眉花眼笑。可是翠姑却突然冷了脸。

王铮看了眼翠姑,没说话,他无法和翠姑说的太多,要不然,今天就会很不愉快。

自动无视翠姑的反对,王铮开始下一项。

第四,让老爹召集附近十里八村有名的匠人,他想把这个院子扒了,起大屋,盖大房子。

这一点没人反对,虽然现今家里有了不少银子,可谁也不知道。只有起了气派亮堂的大屋,才能给翠姑招来金龟婿,才能给王铮以及山娃,都找个好婆娘。

在王铮用银票猛砸的高压政策下,除了翠姑很是幽怨地抹着泪不太满意,也算是比较圆满。

会议结束以后,山娃的爹娘看了看抹着眼泪回屋的翠姑,无声地叹了口气。山娃娘回了堂房继续做针线,王铮已经买了布料,他虽然给别人都买了,忘了给他自己也买几块,山娃娘却首先就想到了王铮,先给他做新衣服。

山娃爹和山娃拿好工具,和王铮去了地里,王铮不容反对地坚持,必须搭窝棚,窝棚搭好后,今晚他就睡在地里。

他的理由是,他要改良土地,睡在地里,就不用来回地搬弄那些新造的农具,也能多干些农活。

山娃爹明知道王铮是为了避嫌,却不好说什么。他虽然很是赞成自家闺女和王铮成为一对儿,可他毕竟是翠姑的亲爹,哪有亲爹给女儿说媒的道理。

他想着,明天到了镇上,把王铮和翠姑的事儿暗示给孙媒婆,这件事儿,由她提出来才会堵住乡亲的嘴。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王铮虽然很有本事,去镇上转了转就带回来几百两的银票,可他毕竟地无一垄房无一间,假如和翠姑成婚,是要住在家里的。

在外人眼里,和翠姑成婚却住在了翠姑的家里,王铮就算是入赘到了他老李家。这一点,王铮会同意吗?翠姑有那么大的魅力让王铮同意吗?

在现在的大郑,只有特别没本事的男人才会入赘到女家,以后生的孩子也要随女方的姓氏,在家里只有闷着头干活的命,没有地位,没有发言权,甚至连晚上想和婆娘欢好,也要看婆娘的心情。

所有人都会对他指指点点,一生都会看不起他。即便他有学问,却连考秀才的资格也没有,朝廷更不可能招一个赘婿做官,朝廷也要脸面,那些个御史言官都不是吃干饭不干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