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就在玉米地里偷偷撞见过村子里年轻的小哥和姑娘亲嘴了,那些村妇撒泼骂人的话也没少听,是以她虽比程微小一些,可于这些方面,完全不是一张白纸的程微能比的。
天啊,嫡母,嫡母居然误会她有了身孕,这,这实在太侮辱人了
程彤一脸委屈的瞪着韩氏,捂嘴哭起来,哭到一半,猛然想起刚刚才吐了,她这一捂嘴,岂不是
又羞恼,又恶心,还有被小霸王吓出来的惊惧,多方夹击之下,程四姑娘白眼一翻,昏过去了。
“这,这都是怎么回事啊”韩氏一脸茫然望向段老夫人。
段老夫人以手扶额,好让自己别气出个好歹来,高声喊道:“来人,快把四姑娘抬进屋里去,你们也都跟我进去”
闹闹哄哄好一会儿,双方才搞清楚都发生了什么事儿。
段老夫人面沉似水,看着陶氏和韩氏:“这么说,二姑娘就这么跑了”
陶氏和韩氏齐齐点头。
“还不快去找回来”段老夫人气得咬牙,这大过年的,昏倒一个已经够晦气了,再来一个寻短见的,还让不让人好好过年了,正月十五赏花灯还没过呢
段老夫人说了这话,陶氏和韩氏尚没有什么反应,韩止面色大变,掉头就跑。
段老夫人一只棉鞋砸在他后背上,厉声吼道:“谁让你去了”
韩止被砸了个趔趄差点摔倒,容昕低了头,悄悄乐起来。
“昕儿,你腿脚快,赶紧去找找程二姑娘。”景王世子妃曾氏觉得老夫人撞见这事,纯粹是自己儿子的功劳,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抬手打了容昕一下。
容昕很不乐意地嘀咕:“母亲,我不想去,我又不会哄女孩子。”
曾氏气得嘴唇一抖。
这倒霉孩子,她什么时候让他哄了,给她哄回家一个儿媳妇来吗
“我是让你把程二姑娘领回来再啰嗦,打断你的腿”曾氏杀气凛凛地道。
容昕不敢再反抗,不情不愿地应了一声是,抬脚出去了。
没过一会儿,他又折回来了,身后跟着程二姑娘程瑶。
“外祖母,母亲,我速度快吧”容昕扬着笑脸邀功。
跟在后面的程瑶差点吐血,分明是她自己回来赔罪的,被这小霸王一说,怎么成了她不懂事跑了,被人寻回来的
她当机立断跪下来,满面羞惭:“外祖母,大夫人,母亲,瑶儿给你们赔罪了。都是我的错,不该没了规矩,让外祖母、大夫人担心,给母亲丢脸。”
她跪着转向韩氏,砰砰磕头:“母亲,等回去,您就把女儿送到家庙里去吧,女儿愿意从此青灯古佛,安安静静过日子,再也不沾惹是非。”
韩止心中大骇,扑通一声跪下来:“不关瑶表妹的事,都是我的错,一直以来,是我情不自禁心悦她,纠缠她,想和她在一起。祖母、母亲,你们要责罚,就狠狠责罚我好了,瑶表妹有什么错呢她唯一的错,只是错在被我喜欢罢了。”
s:今天会有三更,其中一更是500票加更,目测应该不需要四更了。
第七十四章 暂且收场
韩止越说越是心疼程瑶。
从头到尾,瑶表妹都没有主动靠近过他,是他情不自禁被她吸引,才去招惹她的,就算如此,瑶表妹在他面前也从未说过什么不规矩的话。
可是现在,她却要跪在众人面前,对所有人道歉。
瑶表妹说得对,说到底,不过是因为她只是个庶女罢了。
想当初,微表妹对他表白,每次见了他都恨不得凑上来,祖母又是怎么做的
呵呵,不是每天逼着他上门提亲去吗
韩止心中冷笑。
今日,他定要护瑶表妹周全,他年纪再小,也是卫国公世子,将来的卫国公,要是连心上人都护不住,那还有什么意思
“止儿,你住口”陶氏气得眼前眩晕,一脸病容望向段老夫人,“老夫人,我看此事并没什么好说的。止儿不懂事,是我管教不周,回头定会好好教导他,以后不许再招惹是非,至于二姑娘”
她转向韩氏:“大妹,止儿说的不错,原本两个孩子并没什么,咱们何必大惊小怪的,我看二姑娘年纪渐大了,以后跟着你在家中多学些规矩就是了,哪能送到庙里去呢,不知道的还以为真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
程瑶身子一抖,脸上没了血色。
卫国公夫人这话听着是在为她开脱,可实际上,却是要她以后少登卫国公府的门。
是她以往太天真,以为凭借着人品才华让人喜爱就够了。可实际上,那喜爱不过是水上浮萍,稍有风吹草动。就散了。
说到底,出身地位,才是最要紧的
程瑶跪在地上,敛眸垂头,暗暗握了握拳头。
韩止却悄悄松了口气。
只要瑶表妹不受责罚,那就什么都好说,祖母和母亲一时接受不了。他多花些工夫磨一磨,来日方长,总是有机会的。
他转向韩氏。忍着心中的怒气央求:“姑母,侄儿给您磕头,求您别为难瑶表妹”
“够了”陶氏气得不行,一向温婉端庄的贵夫人。竟忍不住抬脚踹了儿子一脚。“你是程二姑娘什么人,你姑母又是程二姑娘什么人,轮得到你来求情韩止,你是想气死我是不是”
“母亲,我不是这个意思”韩止一个头两个大,都要急哭了。
他从来不知道,女人都是这么难以理解的生物,容昕胡闹揍人没事。他下跪求情,反而处处是错了。
程瑶忍不住皱了眉。暗道韩止平日里瞧着还算靠谱,怎么处理家务事上如此笨拙,就算一开始国公夫人不讨厌她,听儿子这么说,不讨厌她才怪了。
有几个婆婆发现儿子把心思全放在别的女人身上,能高兴的啊
她心中焦急,却也没法子,暗道一声罢了,今日已是这般,只能以后徐徐图之。
就算今日之事传扬出去,于她名声不利,可说到底,她并没犯什么大错,总不能有人喜欢她,她就要以死明志吧
这个时候,程瑶不由庆幸是生在了大梁,对女子的束缚不算太严苛的时代。
韩氏同样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她带一个女儿出来,名声就毁一个,以后还要不要出门见人啊
特别是侄子跪在面前时,心又软了几分,心道经此之后,以大嫂的性子,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侄子的亲事定下来,她虽是真心为侄子打算,可毕竟是做了棒打鸳鸯的人,真让侄子从此怨恨她,她也是不愿的。
于是韩氏笑道:“大嫂,你就别恼止儿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哪有不调皮的至于瑶儿,你们都放心,我怎么会罚她呢,要是女儿长大了没人求,我才该头疼了。”
这话把陶氏臊得面红耳赤,暗中恨得咬牙。
都这个时候了,小姑子还不忘讽刺她,这是埋汰她儿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