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校恰恰要利用的也是这点,京畿地区的税可不好收啊,郭允厚对于这点不可能不明白,那么朱由校他就要抛给郭允厚一个不得不吞下的好处,让他支持自己。
崔呈秀?
朱由校在崔呈秀的后面打了一个问号,这个人是魏忠贤的铁杆,按理来说应该对皇上的话绝对支持才对,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小支持不反对,只要不是朱由校态度强硬下面反对不了,他绝对不开口表露支持的话。
态度暧昧,所以朱由校给他打了一个问号。
礼部尚书孟绍虞,说实话朱由校对这位礼部尚书真的没有什么了解,只是在历史上记载了这位礼部尚书明亡之后郁郁而终。
吏部尚书周应秋?也是魏忠贤的铁杆。
这么说来好像朕应该感谢一下魏忠贤啊,内阁六部尚书基本都是他安排下的人,东林党的人大部分都被挤压出了朝堂,他们就算心里不愿意明面是也是不敢太过反对吧。
“虽然有些人废物是废物了点,但是朕也只能盼望着他能听话了,不过也对不废物怎么能投靠魏忠贤啊。”朱由校自嘲的摇摇头。
对了还少了一个人,顺天府税改怎么也不能少的了顺天府府尹卢象升啊。
朱由校伸手招来一个小黄门让他赶紧去把卢象升也给召过来。
摊开一张白纸拿起一只水笔把脑中的构思一点一点的写出来,然后再连在一起完善。
“陛下诸位大臣已经在门外等候了。”小猴子快步进来禀报道。
几位内阁大臣还有六部尚书站在这乾清宫的大殿中,互相的说着什么。
“来阁老皇上召集为什么来所谓何事?”周应秋问道。
“周尚书,老夫也是不得而知啊,侯公公来传旨的时候没说是什么事情。”来道宗两手一摊表示自己一问三不知。
“是不是因为承天门外的诸位的朝臣的事情?”张瑞图问道。
“怎么张阁老也不知道?”施凤来皮笑面不笑的说道。
“那施阁老是知道了?”张瑞图对施凤来也没什么好脸色。
“我看皇上这次召集为什么应该不是承天门的事情,倒是顺天府出了什么事情。”郭允厚对着一直老老实实表现的很是恭谦的听着几位阁老还有尚书说话的卢象升笑了笑。
卢象升能说什么呢,他也不知道什么啊,只能恭谦的摇摇头,表示自己也是不得而知啊。
“皇上驾到!”小猴子高声喊道。
“陛下万福!”几位大臣鞠身拱手行礼道。
这也不是上朝所以无须行跪拜大礼,不过这也就是我大明了,换成了我大清,见到皇上你们这些奴才还不赶紧的跪在地上说话!
“诸位爱卿免礼吧,赐座。”朱由校说道。
“谢皇上。”几位大臣端着身体半边皮股挨着板凳的坐下。
“敢问陛下召集我等所谓何事?”来道宗拱手问道。
“的确有一件大事要说。”朱由校微微点头,准备开门见山。
“不知陛下所谓的大事究竟是何事?”施凤来不知为何心里有些忐忑。
“朕欲改税制!”朱由校身形一正,提起气势。
下面的大臣无不哗然,皇上这句话在他们听来就如同是一个加倍版的闪光震撼弹在耳边炸开了。
陛下这句话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这个东西也是随便能碰的?这里面牵扯的多大,六部尚书都心里都胆寒啊。
第二百七十六章 京城税务司
税制也是能改的?
这一改全天下人不得要疯啊!
“朕当然是知道税务之事重大不能乱改,所以朕只改京畿地区的税务。”朱由校接着说道。
顿时群臣松了口气,眼神有些幽怨。
皇上您可不要玩大喘气啊,吓死我们了有没有,感觉心都要蹦出来了。
听闻只是改京畿地区的税制,这个倒还好,范围不是那么广,还是可以听听的。
“敢问陛下如何改?”郭允厚起身道,无论怎么改第一个影响到的肯定是他的户部,所以郭允厚都准备好了,只要不利于户部他第一个反对,没得商量。
“朕欲设立一个京城税务司,以后京畿地区的税务皆是由此税务司收取。”朱由校故意只说要设立一个京城税务司,其实其中还有东西他没说。
那就是这个税务司所收的税务种类和税务的比例,这个才是隐藏之下的最关键的东西。
果然朱由校没说,下面的大臣也没有往上面想,他们怎么会想到在未来收税还有那么多弯弯道道的。
“敢问陛下这京城税务司可归我们户部?”郭允厚接着问道。
在他想来什么京城税务司的都无所谓,只要归我们户部,那么一切都不成问题,老夫肯定支持的,能在我们户部多一个郎中也是好事啊。
剩下的几位大臣也觉得有些无聊了,感觉好处都被户部郭允厚给占了,自己又落不到什么好处,不知道皇上把自己等人找过来是何意,直接找郭允厚不就完了嘛,感觉心里还有点酸酸的。
不过周应秋却不这么想,天下官员归吏部,户部多出了一个司这也是我吏部选官啊,到时候这个郎中谁去做还不是我说了算。
好!好啊!一个四品的郎中可是得值不少的钱,妥了果断的支持皇上啊。
不过朱由校接下来的话可是让诸位大臣陷入了沉思。
“这个京城税务司,归朕直管,不入内阁独立于六部之外。”
“陛下臣反对!臣绝对不同意这京城税务司的成立,陛下国库空虚,在把京城的税务从我们户部剥离,那么我们户部还有进账吗?”郭允厚红着脸眼神犀利,表示自己坚决的反对。
“朕答应每年一月京城税务司会给户部一百万两白银。”朱由校没有犹豫自己抛出了大杀器。
郭允厚顿时眼睛一亮,一百万两白银!
他在心里算了一下,这几年京城的税务上缴到户部国库的也是越来越少了,今年也不过二十多万两,若是能得到每年一百万两银子,那么这可是一个占了天大便宜的生意啊,值得做,值得做啊,区区一个京畿地区而已,名义上是天下之最的京师,可是达官贵人太多了,税都收不上来,今儿若是能得这么大一笔银子,这简直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此时郭允厚的眼睛里面出现了两个银锭子,什么与民争利,什么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在这一百万两银子的刺激下他什么都不在乎了,你们是不知道啊,我们户部苦啊,虽然说户部执掌国库,但是天下税务就那么点,还越来越少,国库里面都可以跑马了啊,若是每年可